APP下载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背景下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2020-03-31黄璐璐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挑战策略

黄璐璐

【摘要】在新时期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仅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对的重要工作之一,了解改革现状,对于推进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阅读、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科研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突破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养老保险并轨;人力资源;挑战;策略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传统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项目中的“双轨制”,差异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明显高于企业退休金,不能有效地展示出公平和效率。自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以来,“双轨制”养老保险已经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建立完善缴费与待遇挂钩机制,既可以变革传统的用人机制,又可以改变“待遇差”,维护公平感、正义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但由于在推进过程中,各地区之间、科研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差异性,均导致养老保险制度还需进一步地完善与改进。

一、改革后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的新机遇

(一)有利于解决社会公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和社会保险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原则,制订相对一致的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养老金的计算、享受养老金的条件的制度,确保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统一,逐步缩小两种体制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较大的问题。

(二)有利于建设人才队伍。改革前,因为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员工横向流动很困难,待遇衔接非常复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社会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改革后,在相同养老保险制度下,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之间的流动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转移续接容易操作。在这种制度下,将大大改善不同性质的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的渠道,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参与企业的经济建设,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一批企业职工,将生产实践经验带入到科研单位应用研究中,不断地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有利于统筹人员经费。改革前,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经费有限,资金缺乏长远统筹,整体负担不均衡,个别事业单位退休費不堪重负,甚至无法保证及时足额支付,随着改革的进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工作将由单位保障过渡到社会保障,逐步有效缓解部分事业单位的养老压力。改革后,将从制度上规范好事业单位统筹安排好人员经费,由单位和个人每月共同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职工退休后,由社会保险部门统一支付养老金。

二、改革后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的新挑战

(一)单位配套资金压力。目前,虽然科研事业单位仍享受着国家财政拨款,但越来越多单位需要自筹部分人员经费,在养老保险改革新形势下,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短缺的压力是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科研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实施时间较晚,所需养老资金的压力就更大。根据最新相关文件的规定和内容管理要求,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要按照总工资的16%进行计算,职业年金的缴纳部分也要按照工资总额的8%予以计算,两者的缴纳总额就达到在职人员工资的1/3左右。改革前,科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养老金总额逐年的提高,由于退休金由国家和科研事业单位共同承担,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经济的不断发展,退休人员的资金增长很快成为科研事业单位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上基金积累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影响科研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科研事业单位较大的财政压力,需要国家与单位进一步共同厘清责任,通过强化财政支付力度等措施,逐步缓解科研事业单位缴费压力。

(二)缴费基数确定难度。各科研事业单位不论是否在同一地区,其工资差别很大,科研事业单位工资构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统一津补贴。2.基础性绩效工资。3.奖励性绩效工资等。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各单位自行制定相关发放办法及标准,就会出现各事业单位之间、同单位各岗位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别。科研事业单位既包含科研人员又包含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对科研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中的缴费工资基数还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对如何确定各类人员缴费基数,是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难点。

(三)稳定人才队伍压力。打破事业单位人员的“铁饭碗”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质,人才的稳定是内部管理的核心,改革虽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流动的水平,若是不能将人员的稳定程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无法发挥人才队伍的优势。当前,由于企业建立稳定长效的工资增长机制,其职工工资标准与事业单位发放标准为两套体系,待遇上有一定的差别。目前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实际领取待遇与在职时缴费工资有关,部分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担忧与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差别,这也是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近几年流动起来的主要原因。改革前,由于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环境中,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所领取的退休金略高于企业人员。改革后,养老金的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工资直接挂钩,需加强相关政策宣传。

三、改革后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的策略建议

科研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成政策,确保养老保险改革资金到位。此次养老保险改革中,上级政府财政部门应承担兜底责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增加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投入,科研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人员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解决科研事业单位养老改革配套资金短缺是当前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让改革顺利进行,政府可以每年以一定比例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将部分的资源性收入拨入社保基金;或适当统筹一部分养老金入市,拓宽运营渠道,提高养老基金的保值率和增值率等方式,保障科研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足够的参保经费,消除职工的心理顾虑。

(二)抓住重点,为改革做好政策宣传宣讲。由于涉及科研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科研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力求平稳过渡。为减少职工心理压力,改革前的退休制度与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在给付水平上不应存在明显的差距。通过不同的改革时点来区分处理,遵循“老人老办法”来平稳过渡改革前退休人员,遵循“新人新办法”,按照改革后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执行。养老改革中最重要的最难运用的是

“中人过渡办法”,如何在“中人”退休时,将改革实施前的视同缴费年限,按一定的比例系数折算为个人当前账户的缴存额,再按新政策的方法来计发养老金,空账部分由国家财政逐步补偿。为此,如何妥善解决“中人”退休问题,实施“过渡性养老金”,应是着力解决的改革性问题。

(三)组合考核,优化和发展人才队伍。既要保障职工的退休生活质量,又要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基础养老金、职业年金应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障制度,由单位与职工共同承担缴费,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用于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可以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收入多元化,稳定人才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在构建职业年金时,运营收入如超出预期,则职工的养老金超过改革前,那么违背了改革的目的,因此资金发放水平需经过预估以及市场精确计算并设定上限,通过税收等进行相应的调控。职业年金在计算缴费基数过程中,也要考虑今后退休生活水准,有利于保障科研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待遇。

四、结语

要想从根本上维护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实际价值,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灵活地管理和调控人员经费,深度挖掘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促进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全面落实的同时,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把握机遇,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促进科研事业单位有序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难点及措施[J].管理观察,2019,708(01):77-78.

[2]王子琦.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与探讨[J].财会学习,2019,210(1):128-129.

[3]庞国娣.关于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难点及化解之策的探讨[J].才智,2019(03):250.

[4]蔡锋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背景下高校人力资源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28-29.

[5]王诗群,徐达奇.推进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财政压力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6).

[6]陆婧.浅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难点及其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7]夏诗园.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创新研究[J].金融理論与教学,2018,152(06):27-3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挑战策略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叽咕乐挑战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Passage Four
第52Q 迈向新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