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中国钱币文物打造中学高效历史课堂

2020-03-31黄学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黄学纲

摘要:中学历史学科是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文明、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一门人文学科。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单纯重视文字资料教学,而忽略了历史文物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导致教师课堂教学低效。把中国钱币文物应用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既是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是历史教学思想的改革,其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落实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所以,把中国钱币文物常态化地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失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解决目前历史教学中学生厌学、助推高效历史课堂构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高效课堂;中国钱币文物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66

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后渴望实现的中心目标。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笔者也在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并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把中国钱币文物常态化地带入中学历史课堂,十分有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下面笔者将就此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

一、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单纯重视文字资料的教学而忽略了历史文物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历史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接触到的只是枯燥的文字和虚拟的图片,看不到真实的历史文物,无法触碰到真实的历史,无法与古人和历史“直接对话”,这就导致学生普遍感到课本上叙述的历史遥不可及,历史与自己不沾边,学生因而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的缺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二、把中国钱币文物应用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战略意义

把中国钱币文物应用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既是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是历史教学思想的革新,其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落实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

高效历史课堂,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教学效果突出,并且充分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中国钱币文物具有直观形象性和历史文物神秘性的特点,借助钱币文物的直观性和神秘性,首先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钱币是具象的实物,品种丰富五花八门。钱币是历史文物,历代钱币,尤其是古钱币,都带着历史文物特有的沧桑感和神秘性,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必然会撩拨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热情和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把中国钱币文物常态化应用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中国钱币文物与其他文物一样,既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载体,又蕴含无形的文化精神,将钱币文物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其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的独特价值,具有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并诞生感染力和教育力,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历史教育功能。它不仅可以提供直观形象的知识信息,让学生真实的近距离地触摸和感受历史,而且还可以反映深远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养成内在的文化精神和家国情怀。论文化气息之深厚,莫过于文物。中国钱币文物是实实在在的实物资料,是历代中国人进行商品交换的媒介遗物,学生若有机会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接触这些文物,学习历史就相当于不断触碰悠久的绵绵不绝的祖国真实的历史,就会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史料实证的史学方法,形成唯物史观,滋生家国情怀。因此,利用丰富的古钱币为主的中国货币文物组织历史教学,可提升学生观察、判断、分析、创造等历史学科能力,落实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关键品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将钱币文物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为什么特别选择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是钱币文物而不是其他文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古钱币为主的中国货币文物有以下四个特点。

1.轻巧性(教师带进课堂不费力);

2.系统性(中国历朝历代甚至几乎每个帝王都发行过各不相同的钱币,中国钱币能系统反映和管窥中国历史,为历史教师将钱币文物系统应用于各阶段历史教学内容中具备了可能性);

3.非稀缺性(教师容易获得,并将其用于教学);

4.作用于经济史教学价值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钱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历代钱币直接反映历代不同商业等经济状况)。

正因为钱币文物具有上述四个特点,将其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才具备普遍的可操作性及可行性。

总之,中学历史学科是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文明、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一门人文学科。把中国钱币文物有效应用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所以把中国钱币文物常态化地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失为历史教师解决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厌学、助推高效历史课堂构建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朋.文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赵恒烈.文物与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1984(7):48-51.

[4]廖國一.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J].历史教学问题,1999(4).

[5]许德煌.“钱”释历史[J].教学参考,2012(11).

[6]龚兴德.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文物意识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三中741000)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