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先前学习的初中语文有效性课堂展示模式

2020-03-31施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初中语文

施丛

摘要: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为此,我们从精读课、自读课、试卷评析课、作文评讲课入手探究课堂展示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明确分工或引导下生生合作自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从被动变为主动。

关键词:课堂展示;先前学习;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66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学生的课堂展示存有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对于语文课堂。支持者认为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可以说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反对者认为将课堂交由学生把控,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易于滑向表面。笔者认为,要想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明确分工并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本文中,笔者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的一些尝试。

一、聚焦课前质疑,让课堂在质疑中走向深入

精读课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要精讲要讲透,其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精读课文教学时要有目的性地用好这一“范文”。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预习反馈。梳理预习中的认识和疑问,将遇到的疑问形成简要的问题。

2.互助合作。(1)组内学生一对一结对,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包括基础知识和问题疑问。结对组员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学生,但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2)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由组长主持,组内学生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确定小组问题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待提交班级进行讨论、探究。

3.交流展示,合作探究。(1)有层次、有梯度地深入揣摩、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归纳、整理文章的写作方法。对于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可以重点从方法的分析、关键词语的把握、准确的诵读指导、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等方面探究语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2)在局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结合对关键问题或关涉文章重点的问题深入探究,探究文章主题、情感、思想等,感悟文章的深刻主题。

以《喂——出来》为例:

此文是新星一的科幻小说,学生对这篇富有隐喻的课文很感兴趣,在课前学习时提了很多问题,“文中的庙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村民会同意卖掉洞?村里的老人为什么说不卖呢?”“各式各样的人出现在文中,作者想说明什么呢?”基于学生的自学疑惑,在课堂学习中设计了三个话题:①这是一个________的洞。②圈画出故事中形形色色人物面对洞的表现,选典型代表分析他们的心理。③作者希望“出来”什么?

整堂课各小组学生认真合作,探究了自学时产生的疑惑,又围绕课堂的三个话题深入分析解读了课文,整个流程下来教师隐而不露,学生积极参与,见解独到。

二、教师引领,让自读课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自学课文不是可有可无,自学课文能检验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以下为自学课的教学流程。1.课前分配各小组学习任务(包括制作PPT)。2.交流展示,相互质疑。3.教师点拨拓展。

在教学《满井游记》时,教师将课前设计的五个任务布置给各小组。(1)熟读课文,介绍作者,包括“公安派”的流派风格。(2)结合课文注解,翻译全文。(3)赏读课文。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请在文中划出相关景物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然后联系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例:麦田浅鬣寸许,浅绿的麦苗已经从微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像短短的马鬃一样。微风吹来,麦田变成了一匹飞驰的骏马,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此处作者运用比喻,呈现了麦苗刚刚萌芽的姿态,独特生动地展现了早春特有之景。无不渗透着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4)体会文中作者情感。(5)查找袁宏道其他散文,选段赏析。同时在课堂上引领各小组组员进行充分探讨,第二天,请小组学生上台展示小组成果。

三、以點带面,让试卷评讲有的放矢

纵观传统的试卷分析课,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提供答案,学生逐题订正,一节试卷分析课收效甚微,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单纯地校对答案意义不大,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校对答案只是获得了答案,并未真正理解解题思路。为此,设计了试卷分析课的教学流程,将学生的“学”再一次推到了主体地位。

1.教师总结考试总体情况。

2.小组合作订正试卷。(1)组内学生一对一结对,交流答题情况。结对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学生,但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2)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由组长主持,组内学生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确定小组问题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待提交班级进行讨论、探究。

3.展示交流,探究合作。针对考试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小组合作探究,反思失分原因,归纳解题要点。

四、集思广益,让作文锦上添花

恰当有效的评讲是学生作文提升的关键,如何让作文评讲更有效呢?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教师明确作文训练要求,总结写作得失。

2.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小组学生交流本组作文,选择某一位组员的作文作为修改对象,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群策群力加油润色,并且说明修改理由。

3.展示交流,共同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钟灵泉说:“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是推进新课改的当务之急。”而课堂转型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精读课文,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思维,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在课堂学习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引领,学生定能在主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学院路校区325000)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探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展示“自信度”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课堂展示评价机制构建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