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视野中“图像放大”的概念及意义
2020-03-31权弘毅
在当代的公共艺术表现中,由于人的视觉感官对“美”的需求,需要把表现的对象进行视觉处理。其中利用“图像放大”的方式构成作品与场域之间的视觉关系,是艺术家常用的表达方式。从表面上看,“放大图像”只是把对象物的尺寸“放大”了,而事实上,它的内涵具有一定的视觉感官以外的指向性。
一、什么是“图像”,怎样“放大”
在视觉艺术活动中,图像的“放大”与“缩小”是构成视觉审美的重要因素。这种审美造型主要与图像学、美学、造型理论等有关,是视觉表达的新的解读方式,也由此构成了艺术的新的知识系統。
“图像的放大”,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图像”,怎样“放大”。“图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画成、摄制或印制的形象。”也就是说,图像是在人的干预下形成的趋于平面的“形象”。而图像学理论家米歇尔认为,形象、文本、意识形态构成了图像学。这说明,图像不仅仅是我们所常见的图像(图片、画、雕塑、艺术品)本身,而是讨论“形象”这一观念的方式,包括图画、视觉设计、想象、视觉感知、模仿等相关的所有观念。实际上,图像是主体有意识的行为下产生的某种视觉关系。
“图像放大”就是在这种“图像”认识背景下产生的。“放大”具有扩大之意,是在主体的主观意识作用下实现的。“图像放大”是艺术家根据某一形象的感官认识的独特性,把形象适度的“放大”,获得新的视觉感的一种表现方式。一般情况下,公共空间展示的作品尺度根据场域的需要而制定。这就需要艺术家敏锐的觉察力。
在公共艺术表现中,有的艺术家善于把日常形象作为作品主题。比如,国内的当代艺术家刘建华、林天苗,国外的公共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这些艺术家中有的艺术家把日常形象通过再现的方式展现,有的艺术家直接把日常形象与现场结合展现,有的艺术家把某一日常形象放大,给予形象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和意义。其中,霍夫曼是善于运用卡通形象“放大”来表达意图的艺术家。他的代表作“大黄鸭”[1]出现在香港海港城时,巨大的形象引起了人群的轰动。人们的这些反应不仅仅是由于玩具小黄鸭忽然变成了巨大的大黄鸭,而且是由于这些“放大”的视觉因素会产生社会公共舆论,由此改变了原有的视觉关系,从而形成既矛盾又有新的视觉感受的社会图像。
二、“图像的放大”即图像的重构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图像的放大”不仅是图像的再现与模仿,更是“图像的重构”。这需要重新梳理自然物体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很难想象把一件自然物体(比如玩具小黄鸭)当成艺术作品。因为,通常人们认为自然物体成为艺术作品需要一个艺术转化的过程。在自然物体与艺术家之间一定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物像”原有的存在方式。引起这种“化学反应”的就是艺术家的表现意图、材料选择、场域选定。这种表现方式使自然物体与环境之间发生了新的视觉关系,从而形成某种视觉图像。
我们知道,视觉图像的作用和意义在不断地扩大。通常人们通过视觉图像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视觉图像构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多的艺术家敏锐地觉察到视觉图像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把视觉图像用于艺术表达和创作。
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艺术家往往把视觉图像的“放大”当作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当然这种图像的“放大”需要一个图像转换的过程。这种图像转换是由原图像的消解、图像转化、图像重构组成。消解、转化、重构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原图像的消解
当图像成为公共艺术表达的媒介时,图像的作用和意义因艺术家的理性思维或视觉经验而改变,从而使图像阐释的内涵、图像的所指、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也被消解。当公共艺术家被某一形象感知时,破除原有感知状态中的视觉现实以及所传递的韵味,并有意把它放大,甚至把一些象征的、神秘的意味联系在一起,消解了原有图像的视觉指向。因而图像原有被限定的视觉表象在媒介的选择和空间存在的方式上会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形成图像的、新的内在精神。例如,我们观赏一些花卉,常常被花卉的鲜艳和芳香打动。而在艺术家那里却不仅仅是这样。就像著名的艺术家杰夫·昆斯的代表作《郁金香》[2]。艺术家在原来的花卉形态基础上进行了选择性的视觉处理。也就是在充分理解花卉的视觉结构和形态前提下,对所感知的花卉(郁金香)进行分析、提炼,并进行改造,使花卉本来的形象逐渐“模糊和淡化”。在此过程中花卉的原有视觉感受被消解,而形成了艺术家独有的视觉图像符号,表达了劫难过后的乐观与治愈。
2.图像转化
图像转化是相对于“原图像”而言的,从现实感知的物象形态结构的变化角度提出“艺术化”的视觉表达。公共艺术创作中,图像转化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被艺术家广泛使用。我们知道,自然图像在常规的状态下即可实现视觉平衡。但是,如果有意改变图像的结构和比例(图像放大会改变图像结构),就会产生视觉感受力的变化,对应于原来的图像,新产生的图像在视觉上更加形象化和形式化。当某一物像被选中并设计“放大”时,呈现出物象的自然形态向新的艺术形态转化,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造型问题。比如,图像与形式语言、造型规律、造型方法在图像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而这是图像转化中不得不面对的,而且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事实上,在图像放大中视觉感染力是通过造型语言、公共互动等形式体现出来的。而图像转化使“放大的图像”超越了原有图像的个别视觉特征。这种特征为观者在解读图像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图像提供了条件。
实际上,图像的转化使原来的视觉形态以及自然存在的状态根据艺术家意图分解和重组。
图像转化的意义在于,首先,观者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放大之前的自然视觉形态在图像的“放大”过程中,视觉形象从媒介和尺度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种视觉变化更加突出原来图像的特征,从而形成独特的视觉图像语言。而这种新的视觉图像的语言与原有的图像既有形式的关联,又在视觉感染力上有一定的突破,使图像的造型语言更加突出,进而形成新的审美趣味。这种图像的转化使观众视觉感受无限扩大。其次,从公共艺术的表达角度看,图像转化是针对空间表达、凸显公共性、形成造型语言的。这表明图像的语言形式、视觉评判等都出于公共视觉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图像转化充满了内在变化。而这种变化与表现的主题内容和造型语言、图像形态以及社会人文、历史均有关联。因此,图像的转化不仅是图像视觉比例的扩大,人们的思考方式也会随之得到改变,从而把人们的思路引向一种符合自身的场域的阅读之中。也就是用开放式的新思维重新思考图像带来的视觉价值。
3.图像重构
当艺术家对原有的图像已有明确的“放大”设计意图,并把原有视觉表现形态转化为新的形态时,需要对形态进行分析和拆解,再通过造型规律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态。
放大后的视觉图像重构使图像的视觉感染力发生变化。这使观众的情感也会相应放大。图像的放大并不是偶然性的视觉关系,而是一种重新解读图像的方法。我们知道,形态语言是艺术表达的重要因素,也是艺术家表达意图的手段。因此,图像的重构,首先要对原本的图像形态进行重构(放大),使其视觉冲击力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在材料上重新选择和结构、在尺度方面重新构造等方式使作品的特征放大,使原来的图像在改变过程中通过新旧形态的对比呈现视觉张力。其次,图像重构改变了图像存在的环境以及空间特征。空间表达是公共艺术中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区别的依据。由于公共艺术需要体现“公共性”特征,被选定的图像最终要在公共空间里表现出来。而这样的图像重构使艺术作品在公共艺术领域中形成新颖而强烈的视觉效果。的确,某一视觉形象在形态、尺度上根据环境需要而“放大”,或者在图像放大过程中有意忽略一些细节而保持图像的整体性,图像会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三、图像的重构即情感记忆的建构
“图像放大”实际上是艺术家有意而为的形象视觉化。这种有意味的“放大”视觉形象用鲜明和独特的方式传达给观众。从艺术心理角度讲,艺术家对物体的形和形体的视觉感受转化为“放大”这一表现形态,是艺术思维的运动与表现过程。由于艺术思维具有“联想性”的思维特点,因此“放大”在一定意义上给“图像转向”背后的视觉映像提供一个思考的依据。例如,在公共艺术表现中,对某一过去的记忆缅怀和纪念或者再现某一段经历时,会运用放大图像的方式进行。
我们知道,记忆是对以往所经历的事物或内部记录的表征,也就是信息的重构过程。其实,在图像识别和重构上记忆有着特别的作用。尤其是记忆中某一图像的放大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往经验的记忆,也能够使经验放大引起心理反应。
而在记忆图像的表达上夸张的图像特征,突出图像的环节使图像更加具有变现力和感染力。记忆在某种程度上是感受的积累。也就是说,图像记忆是对所经历过的视觉感官经验进行组合、存储或提取的重构过程。而“图像放大”与以往记忆情景有着情感的关联。因此,以往的情景印象越深,图像重构的因素越强。也就是说,这种“图像的放大”是对一种存在的体验和反思,是以往印象的感受重构。比如,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的作品《大蜘蛛》[3]与自己的母亲有密切关联。她认为母亲像蜘蛛一样具有坚韧、细致、耐心的性格,始终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她有意把蜘蛛(图像)放大,象征了母亲更坚强、无畏。这种心理暗示使艺术家在情感和视觉上得到满足,也呈现了布尔乔亚生活体验和记忆图像的力量。
从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出,记忆本身就是建构经验图像的过程。而记忆图像在经验的建构与形成中有较大的影响,对视觉心理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也就是说,“图像放大”需要在获得图像信息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等一系列的图像转化和重构,并通过一定的心理内化作用与原来的图像联系起来,产生视觉心理的效应。有时候记忆印象是伴随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对有些人来说,记忆印象对生活、事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使艺术家通过记忆“放大”来表达某种意图。因此,记忆图像的“放大”往往会将某种事件与公众心理更好地连接。这对公共艺术表现来说尤为重要。
实际上,公共艺术中所表现的“图像放大”是通过对图像中的主体对客体的意识组合结构以及改变后的图像映射社会现实以外的意图来实现的。就像公共空间中放大雕塑是一种“图像文本”,是主体对客体的视觉感官因素构成的相关图像,它记录着环境中特有的事情。
四、进入公共艺术的图像
提到“放大”,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被扩大的某种形象,而且追问“放大”的意义与内涵时也会从表面“扩大”入手。实际上,追问“图像放大”的意义不应该只是讨论“放大”本身,而是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场域、时间和历史条件下才有意义。同时我们知道,“放大”本身不具有美感。因此,需要通过“放大”背后隐藏的审美意图来把握“放大”后的图像视觉的意义。
从公共艺术角度来看,“图像放大”属于一种造型表现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强化对形象的情感印象。“图像放大”是为了突出视觉形象,与原有的形象比较中寻求视觉差别。这种表达增强了对象的造型美感和视觉冲击力,通过这种视觉冲击力使观众的情感也被“放大”。值得注意的是,“放大”的意义虽然是对对象物的“夸大”,但它不是盲目的,而要与展示环境相结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第二,艺术家主观意图更加明显,从而强化对图像传达的理解力。这是公共艺术在反映当代社会的精神内核表达的需要。实际上,“放大”本身还不能与艺术直接勾连。只有在一定的审美条件下“图像放大”才产生视觉冲击力,从而形成更强大的传播力。
第三,放大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放大”的视觉象征是以超越现实的造型形态和造型方法以及运用合理的造型材料来表达图像的独特性,并且通过视觉的象征暗示视觉感官以外的现象。
从上述的概念与意义来看,“图像放大”是公共艺术中作品介入的一种方式。这种作品介入方式使作品与场域之间构成新的图像关系,进而使艺术作品与大众心灵形成最大程度的情感勾连。
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艺术发展的新态势使公共领域中的艺术表达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需要将公共领域的艺术置于公共艺术框架内把握。而“图像放大”的概念与意义在新艺术语境下把作品的形态从传统意义的“美化”环境引向“公众意愿”,从而使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凸显出来。
【作者简介】权弘毅:任职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展策展人,“2019艺术家与儿童HI ART 艺术节”出品人。
注释:
[1]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荷兰当代著名设计师,以创作大型城市艺术装置闻名。代表作有《大黃鸭》、《粉红兔》、《大黄兔》等巨型作品。2007年,《大黄鸭》开始游历世界。
[2]杰夫·昆斯: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郁金香》为其雕塑作品。2015年11月13日晚间,法国巴黎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时隔一年,杰夫·昆斯为缅怀逝者,于11月21日发表在巴黎创作和平纪念雕塑的设计图,将创造一件雕塑作品——郁金香花束,希望藉此作品抚平巴黎人心中的伤痕。
[3]路易丝·布尔乔亚:法裔美国艺术家(1911-2010)。她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遍布世界各大美术馆的巨型蜘蛛雕塑,被视为她独创的艺术符号。
(责任编辑 苏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