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后勤的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0-03-31刘陈城
刘陈城
摘要:后勤管理工作看似管理诸多杂事,但在本质上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国企后勤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制定完善的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执行后勤精细化管理,结合信息化建设等方式,希望有效提高国企后勤管理质量。
关键词: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
引言:革命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国有企业中,后勤管理部门,是企业运行的大管家,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全部工具都依靠后勤部门的精心分配。可以说,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管理的质量,因此,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1.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存在的不足
后勤管理工作本质上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式,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达到让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可以说,后勤管理工作是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而必须存在且不可替代的工作。但在当前国有企业中,后勤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对后勤管理工作不重视。后勤管理是辅助性质的工作,无法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特别是在如今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国企将大量精力放在科研攻关与市场争夺上,忽略了后勤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二,国企现行后勤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信息时代,很多国企为后勤管理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已经过时,无法使管理软件正常运行;部分国企后勤管理工作依然采用纸质档案的记录方式,不仅增加了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方式均与其他部门脱节甚至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制约了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第三,国企部门较多,难免出现岗位重叠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文职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后勤部门的工作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经常出现企业资源去向不明的情况,出现事故之后相互推诿,从而给企业发展造成隐患。
2.国有企业后勤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2.1制定完善的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的后勤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从根本上制定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使一切工作的进行有根有据,才能使管理水平提高。第一,对企业后勤部门和其他部门文职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核查,确认交集频繁的工作范围。第二,根据工作交集,约谈相关人员,了解具体工作由哪些部门执行最为合适,在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上进行调整。第三,对后勤部门的管理单元进行合理的疏导和整合,必要时进行重组,将企业现有后勤资源全部重新统计之后,根据其他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务必保证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佳。第四,国企领导应该组织全体员工召开提高对后勤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认知大会,强调后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使企业内部上下同心、形成统一思想,将后勤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完善的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能够从思想高度改善企业工作氛围,使员工形成节约意识,重视企业各项资源,重拾艰苦朴素的作风,将更多的精力充分投入到自身负责的工作中,从而使企业稳步发展[1]。
2.2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执行后勤精细化管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和利益為最终目的。国有企业在执行后勤精细化管理时,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出精细化后勤管理的作用。首先,国企在长时间内没有重视后勤人员工作的辛苦,因此需要进行适当调整。领导同志在适当的时间应该面向企业充分肯定后勤人员为企业做出的贡献,从精神上予以支持并且制定出完善的后勤部门晋升奖励机制,对企业整体都能起到良好的鼓励作用。其次,后勤管理工作表面上是管理企业资源,实际上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潜力的挖掘和激励。作为企业的管家,后勤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以人为核心,使全体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重视。国有企业人员较多,后勤人员如果入职时间较短,来不及对所有同事进行了解,此时精细化管理能够发挥作用,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分配后勤资源,先做到相对公平、一视同仁;随着了解程度的不断深入,进行合理调整,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最后,后勤部门需要重视全体员工的价值和作用,在人格上全面推行平等制度,用公平原则对待每一名员工,充分发挥后勤人员的能动性,鼓励他们开展创造性思维,增强主人翁意识,使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2]。
2.3将后勤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逐渐向全面信息化靠拢。但发展有先后顺序,后勤部门通常是信息化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给精细化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将后勤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满意度。第一,与财务部门工作信息化类似,应该为后勤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等智能设备,并引进智能管理软件。此举可以大幅度减少后勤人员无意义的工作时间,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资源细化分配方案的制定中,全面提高后勤资源使用率。第二,通过后勤管理软件,企业全体员工能够清晰了解后勤资源的总体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如此可以避免企业出现私下议论、嚼舌根等不良现象。第三,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方便后勤人员进行资源统计,对每一项资源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出现资源损耗、更换、回收等情况时,在短时间内即可进行备注,不仅能够支持精细化管理,还能为财务部门进行周期性资源成本计算提供真实数据。在此情况下,国企应该对对后勤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调整,引进复合型管理人才,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完美对接,从而使后勤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结语:综合来看,国有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如果能够稳步进行,对企业发展的帮助是巨大的。在执行精细化管理时,需要重点分析后勤管理工作的难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有限的后勤资源充分结合个人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使国企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曹曦.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精细化管理深度实施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9,38(36):118-119.
[2]唐刘继.论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