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产业与高校志愿服务新型融合模式的探究

2020-03-31蔡梦晨郭锦涛俞钢杰陈浩曾鸿钰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融合

蔡梦晨 郭锦涛 俞钢杰 陈浩 曾鸿钰

摘要:“振兴乡村”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更是当代青年力量。开创“青年下乡,振兴乡村”的乡村振兴模式,有利于开拓国内各村落新的经济发展方向,促进电子商务与乡村发展的融合,完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发挥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特色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品发展经济。

关键词:乡村兴;高校志愿服务;融合

一、 前言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乡村活动越发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乡村可以跟当地大学采取合作。利用以大学生为首的当代青年的力量发展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旅游企业对于在校志愿者的培训制度,既是为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为旅游行业的人才进行储备,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二、乡村产业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的作用

(一)“乡村+公益”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将公益这一元素有效地融入农村发展之中,从精神层面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心针,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了解乡村、热爱乡村、服务乡村,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实现青春价值,同时在乡村实践过程中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好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振兴乡村的青春力量,用乡村梦实现青春梦。

(二)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使他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青年时期是每一位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正确的政治参与能够为青年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正确的价值导向:本项目有利于充分发挥青年这一社会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树立青年群体正确的三观以及政治参与观念,再以其为龙头带动乡村青年价值观导向。

三、乡村产业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存在问题

浙江省各地区均从自身情况出发,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本项目成员对此不断探索发现,浙江省各个村落发展道路、振兴模式尽管各有特色,却殊途同归。无外乎改善人居环境、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发掘内在文化、增强村民凝聚力、发掘旅游绿色经济等方式,最终为乡村发展增砖添瓦。

然而,很少有乡村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公益”的重要性。公益作为弘扬当代社会主旋律的新抓手,更是凝聚村落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乡风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浙江省农村进行乡村公益发展模式的探索有明显的社会效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乡村产业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拥有的基础

(一)本文作者均为在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于自己的当地文化有着了解,且都十分热爱志愿服务,在校期间多次参加校内外的志愿服务,包括大型的志愿服务,如亚太金融国际论坛等。每年学校组织暑假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实地走访調研等为有力的基础。

(二)形成线上招募青年志愿者,可以将组织表达能力强的同学针对人流量多的村落景点讲解景点工作;也可以组队对于卫生死角进行定期检查从而实现环境卫生整治的效果;或与保卫处等建立及时的联系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三)国家战略的支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更是明确指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下, 探索新时代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俨然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乡村产业与高校志愿服务融合的创新

通过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为热心群众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经验与活动热情,准确对接需求;依靠我国乡村振兴的契机,利用其中服务缺位的契机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本项目的可持续造血模式中,从而使本项目在发展成熟以后,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模式”的全新发展;

产业发展吸引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持,结合各村的切实情况,则是应该大力发展经济以及文化旅游业。可持续性公益项目的自主造血模式必然需要引入商业机制,因为商业是”永续“的,而这与社会公共事业引入商业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妙。公共事业乃至公益事业在引入商业模式之后,不仅可以提供自主造血的经济支撑,更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价值。当然,为防止商业模式发展过程中脱离了“公益”的主旋律,则更加需要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再将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使大型文旅企业与当地资源禀赋优势互补, 实现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呈现出亮点不断、旅游扶贫效果显著的态势。

六、结论

通过融媒体、微信朋友圈、QQ空间、网站等传播方式扩大本项目影响力,提高软实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本项目。紧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历史潮流,青年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村落的结合一定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推广网上销售,推动村庄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村落与“互联网+”的浪潮相接轨,必将带动全村落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加速网商集聚、服务集聚和创新整合,促进电子商务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完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发挥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艺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乡村科技,2019(31).

[2]王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对于乡村人才振兴的战略性价值分析[J].迅科技,2019(27).

[3]江德斌.“新农商”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石[N].中国工商时报.2019-05-31(003).

[4]黄倩.全面升级押运系统 奋力构建平安农商[N].江苏经济报.2019-09-10(B03).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志愿服务新展望(以台州市岭根村为例)研究成果 (编号:201912792012)。

作者简介:

蔡梦晨(1997—),男,浙江玉环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校企合作、人力资源管理;郭锦涛(1999—),男,浙江台州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俞钢杰(1997—),男,浙江绍兴人,研究方向:金融工程,在读本科生;陈浩(2000-),男,浙江金华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曾鸿钰(1999—),女,江苏常州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猜你喜欢

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以《价格变动的影响》“融合课”为例
公益广告
破次元
阅读理解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