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程学习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初探

2020-03-31谌晓

艺海 2020年1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

〔摘 要〕随着我国义务阶段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我们往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差异问题。本文结合现有相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绘画学习中的性别差异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以广州大学部分美术教育实习学校第一学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性别差异在美术课堂中的表现入手,就学生在绘画学习中性别差异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性别差异;绘画教育;因“性”施教

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因材施教的先行者。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让其各尽其才。如今,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常常运用于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活动。但就我国目前的校内课堂教学活动现状而言,大多数教师只是停留在观察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或是针对学生性格、爱好的个别差异进行一定程度的差别教学,却忽略了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差异问题,特别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不少美术教学活动往往难以同时让男生、女生都产生学习兴趣。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两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存在先天的差异。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我们可以针对两性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成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差别教学,使他们发挥美术学习中的优势成分,弥补弱势成分,从而使男生、女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

《义务教育法》第29条明确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提出,“实施义务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美术学习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课程之一,无论在造型·表现领域、设计· 应用领域,还是在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都存在部分课题只有男生或者只有女生对其感兴趣,这也是本文需要探索如何解决的研究方向。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实验得出结论:女性在语言表达、短时记忆等方面优于男性;而男性在空间知觉、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优于女性。本文所研究的并不是两性谁在美术学习中更有优势,而是从两性呈现的不同特点入手,论证两性在小学美术课程学习中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出兩性各自的优势和薄弱方面;以及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根据这些性别差异问题因“性”施教。

一、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文件提出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需要分学段设计课程和学习活动。小学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2年级(6-8岁),第二学段为3-4年级(8-10岁),第三学段为5-6年级(10-12岁)。本研究主要以第一学段6至8岁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学段学生的神经系统迅速发育,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志和动机作用的额叶迅速增大,对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由于控制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与儿童绘画学习直接相关的手部关节发展还没完成,因而还不能很好地画出细致、深入的形象。在观察事物时注意力很难维持,一般只能集中精神在十来分钟左右。在思维发展方面,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容易接受直观的形象,不易理解抽象的知识,想象力非常丰富,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再造性、无意性、幻想性的想象力。该学段的学生求知欲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但他们的意志较为薄弱,需要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

在美术课程学习活动中,第一学段的学生呈现出概念化的倾向,此学段的学生具有典型的“童话式幻想心理”,他们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中体现出纯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大胆的表现力等等特点。同时此学段的学生会表现一些荒诞的事物,他们会把事物拟人化,把他们表现为有生命、有情感的事物。

二、美术课堂中两性表现的差异

笔者在担任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育实习课程任课老师期间,分别走访了本校美术师范生教育实习所在广州市各个区的小学学校,通过对本校美术实习生给第一学段学生上课情况的考察,发现两性在一些美术课堂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现象。下面就以一位本校美术师范实习生在从化区某小学上课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这位实习生分别在一年级的五个班讲授了美术课程《倒影》一课,通过授课观察发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环节——课堂导入。两性在欣赏《猴子捞月亮》的视频时,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对于猴子捞到什么的结果,男生显得更为感兴趣。当实习生老师提问:“猴子捞到的月亮是什么”时,男生的思维显得特别活跃,他们喜欢分享自己对视频的看法和感受,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男生举手发言的数量也明显比女生多。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通过展示倒影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倒影的成像。男生对于倒影是怎样形成的十分感兴趣,甚至观察到物体和倒影之间上下对称的关系,女生则被图片的美感所吸引,注意力集中在物体和倒影之间的差别,能够感受到倒影的朦胧美。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点欠缺,而女生则表达得相对流畅,有组织性。

第三环节——体验学习。通过展示的三张动物倒影的图片,实习老师让学生猜猜图片上的倒影是什么动物?男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出图片中的倒影是哪种动物,他们的敏锐度和反应速度比女生要强。在小组合作完成小游戏“眼力大比拼”时,男生喜欢集聚在一起激烈讨论,分析出哪一张图片的倒影是正确的,哪一张图片的倒影是错误的。女生虽然也有相互交流,但她们相对于男生显得较为安静,她们比较喜欢认真细心地观察图片。

第四环节——作品欣赏与指导。这时,男生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会有摆弄桌子上的绘画工具的现象,有的男生甚至转个头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感受。他们比较好动,教室外稍有一点动静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女生则更有秩序性,安静听课的占绝大部分。但其实大多数男生还是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只是有时需要老师的提醒。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多数女生表现出优柔寡断,不知道要画什么,她们会参考第四环节中老师展示的优秀学生作品,有些女生甚至直接临摹。她们的思维比较固定,在表现自己的想法时显得有些拘谨、不够大胆;而男生的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女生,他们能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画面;甚至能够跳出客观存在的物体,表现一些现实不存在或者通过他们自己想象而创作的事物。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男生会对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探究尝试。而女生在绘画工具的探究方面不如男生,她们很少尝试新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方式。

第六环节—课堂评价总结。笔者在观察学生当堂画出的美术作品时发现,男生多数线条粗犷,不够细致,创造出来的绘画作品大多缺少造型与轮廓感。他们在色彩运用上,对比强烈,从画面的用色来看,大部分男生喜欢选择深绿、深蓝等深色进行绘画表现;女生则多数偏爱粉色、淡黄、浅蓝等浅颜色,色彩显得相对柔和协调。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男生对于逻辑思维推理比较感兴趣,女生则对范图画面的美感持有兴趣,评价表达上也比男生更为流畅自如。在绘画填色时,男生常常会涂出边缘,颜色涂画得粗糙。女生则用线流畅,更注重画面的秩序美和装饰美。她们色彩感觉较强,颜色柔和丰富且十分协调。在颜色填涂时,女生比男生更均匀饱满,一般不会超出边缘线或尽量不超出边缘线。

结 语

总之,通过美术课堂观察和研究调查证实,美术教师以同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在绘画学习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造成学生在绘画学习中的性别差异问题除了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主要还受到家庭环境教育和学校环境教育因素的影响。而如何利用两性差异进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性”施教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谌晓.体验式学习视角下美术专业实习支教教学实践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

[4]张璐.中学语文性别差异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初、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性别差异研究
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
脑干及外周听觉结构与功能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