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养读物与幼儿园创造性戏剧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2020-03-31李媛
李媛
〔摘 要〕运用创造性戏剧这种综合教育方式,在蒙养读物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探讨。教师引导幼儿在自然的戏剧环境中,在《幼学琼林》的教学主题背景下,参与想象游戏、肢体动作的伸展和语言表达。在实践积累中提出开展创造性戏剧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创造性戏剧 国学读物 《幼学琼林》
创造性戏剧(creative drama)一词,由美国戏剧教育学家先锋温妮佛列德·伍尔德(Winifren Dramatics)在1930年出版《创作性戏剧活动》(Creative Dramatics)一书的名称发展而来。美国儿童戏剧协会(Children,s Theatre Associstion of America簡称CTAA)1987年将“创作性戏剧”定义为:一种即兴的、不以观赏为目的、重视过程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参与者在领导者的引导下,去想象、操作并反映出人们的经验。“创造性戏剧是一种原动力很强的过程,领导者透过戏剧互动的方式,引导参与者去探索、发展、表达及沟通彼此的想法、概念和感觉。”①儿童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戏剧活动的反复过程,强调本身就是“戏剧”,日常所玩的游戏,都可以发展成一种比较正式的戏剧活动,要进行大胆发挥,享受戏剧所带来的乐趣。1968年由中国戏剧艺术中心创办人李曼瑰教授将这一概念引进国内,推动“创造性的戏剧活动”。之后,学者林玫君、甄晓兰、张晓华等人积极著书、实践来推广戏剧教育。
芬雷强生(Harriet Finlsy-Johnson)实施建构式情景式教学,是记载中第一位以戏剧活动在教室内进行教学的教师。最早公布将戏剧纳入国家课程的国家当属英国,在1992年10月英国政府公布国会通过之《教育法案》(Educationl Reform Act),将戏剧列在英语课中。林玫君从论述创造性戏剧原理到具体指导幼儿园在教学中开展肢体动作、声音表现的戏剧活动。陈筠安指出从模仿到创作,从游戏到表演,戏剧可以玩、可以看、可以演,有多重功能。近些年基于创造性戏剧开展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以及实践研究,一直有理论者和实践者在坚持不懈地探讨。创造性戏剧融入品德教育教学研究、融入幼儿戏剧展演,幼儿园教学阶段最多的探讨是融入绘本教学之中。
近些年,国学蒙养读物的学习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日益被重视,诵读经典,吟咏美文,可以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以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可以普及通用语言,提升语言能力,熔铸综合素质,承续民族传统。台湾辅仁大学林叶连先生认为,国学是民族本质的体现,流注在国人的血脉当中。《三字经》《千字文》《声韵启蒙》等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启蒙作用倍受重视。本文欲以为例的《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又名《成语考》,明程登吉原著,清邹圣脉增补,改名《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全书四卷三十三章。书中有许多古语雅称、成语故事、典故、格言,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宣扬了天道信仰、仁爱孝悌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传统蒙养读物的选择和如何教授一直是教育者的难题,其内容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语言形式却多为骈体文,难于理解。再加上学习教育形式单一,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无法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本研究利用创造性戏剧这种综合教育方式,在蒙养读物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探讨,提出在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戏剧活动的有效策略,从而拓展创造性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主题内容。创造性戏剧的教学方式虽然被教育者探讨研究得很多,但在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的落地应用却不甚广泛,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缺少较为成熟的具体实践内容。现有的教学尝试多数是基于绘本内容开展的,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主题的引导下,选择相关的绘本进行改编从而开展活动,随机性和主观性都较强。传统蒙养读物与创造性戏剧的融入教育,无疑对创造性戏剧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是一种有益探讨。
借助创造性戏剧进行蒙养读物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进入、参与创造性戏剧活动,帮助幼儿有效学习传统蒙养读物,建构有意义的语文知识,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幼儿能享受“做中玩,做中学,学中得”的乐趣。
研究对象、目标和过程
对象: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幼儿园某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该班有28名幼儿,共有2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协同教学。研究场所由两处:一是本班教室,一是活动室,木质地板、小舞台、场地内配有影音、网络等多媒体系统。
目标:教师引导幼儿在自然的戏剧环境中,在《幼学琼林》的教学主题背景下,参与想象游戏、肢体动作的伸展和语言表达。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将日常生活的经验运用在戏剧活动中,在过程中自主学习。通过伙伴互动,幼儿在合作活动中思考和创造空间得到延伸。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将大班分成两个小组,分批开展戏剧教学活动,观察并搜集资料。
1.阅读文献、搜集资料。透过文献的搜集及探讨,掌握问题的观点,参考幼儿园课程内容,了解戏剧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与价值。
2.拟定具体教学计划。以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为依据,选取《幼学琼林》中能激发他们共鸣、适于戏剧改编、能够引发想象力或对适应行为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而设计相关活动。幼儿能通过这种创造性戏剧教学活动,自发性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感受进行即兴创造,从而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原创能力。
3.戏剧游戏活动教学试验。渗透在教育教学中的戏剧游戏。利用各种教育教学契机,开展“节奏步行”“建构空间”“角色扮演”“定格画面”等戏剧游戏,幼儿在戏剧游戏中掌握开展戏剧活动的技能。
4.进行戏剧教学活动。将阶段教学的结果进行反省、讨论与修正后,确定教学方案,先设计前二周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进行后再次反省、讨论与修改,再设计下一个教学活动教案,并在教学时录影,记录教学过程。熟悉《幼学琼林》的文本内容,将选取的文本内容以儿歌念唱、节奏打击等方式带领幼儿进行初步了解,利用“四个画面”“照片”等方式熟悉故事构架。在幼儿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以暖身活动、主题活动、放松活动为主要环节的完整创造性戏剧教学活动。
5.“精卫衔石”教学过程。(1)暖身活动。教师用铃鼓的节奏表现海上风波,或缓或急,幼儿来表现风浪中的海鸟在飞翔;(2)主题活动。①说故事。教师播放PPT,讲述精卫的故事。②定格画面。幼儿分组表现女娃出海,小船在大海中遇到危险的场景、女娃溺水、化为精衛、精卫衔石填海。③魔法照片。将定格画面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电影”;(3)放松活动。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闭眼聆听,想象精卫在大海上飞翔。
教学重难点
用戏剧的方式统整各领域的学习,教师基于对《幼学琼林》的充分理解基础上,更加流畅地引导戏剧活动,对于发问技巧、教学引导及活动环节的设计都需要反复推敲实践。幼儿在声音模仿、肢体表达、沟通交际等方面逐步得到锻炼的基础上,将《幼学琼林》中适合于戏剧编演的内容进行分步骤教学,将戏剧元素带到国学教育中,能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0-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幼儿艺术的表现与创造力发展要求是:幼儿能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在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在创造性戏剧教学活动,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设计戏剧情节中开展大量想象活动,包含音乐想象、物体想象、符号想象,透过对声音、物体、符号的诠释,培养创意想象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其认知、肢体动作、合作关系及感官等发展。透过儿童经验,可以让儿童协助规划学习内容,提高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方朝晖先生认为国学教育要注意的是人性原则,要通过趣味化的讲解,增加学生理解力,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有效性。长江大学杨蓉女士认为,国学课程应注意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要求学生多去实践国学的精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
综上,戏剧教学活动就是提供一个学习传统国学蒙养读物的多元化平台,依照程序引导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帮助教师进行更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且使幼儿在认知、情意、技能方面充分得到发展。创造性戏剧融入国学教育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探讨。
(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 释:
①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M].心理出版社,2005.11:45.
参考文献:
[1]周翔.儿童绘本戏剧教育活动案例[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11.
[2]陆有富,余雅汝.幼学琼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