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探析

2020-03-31乔莹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唯心主义实践观

乔莹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以及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探析了马克思的实践观:马克思认为,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人的实践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生产实践。实践是有着特定的时代特征和规定性的概念;实践是以人的劳动为中心的感性的、人的活动。

【关键词】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是马克思思想认识史上一本非常重要的笔记,恩格斯认为它是包含了“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可见,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开启新世界观的重要地位,它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主要谈到了实践,对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且把实践作为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和主要标志,并始终穿插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先前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展开论述,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为新世界观的萌芽奠定了基础。因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彻底决裂,开始形成自己的科学实践观。

一、对旧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指出以前的唯物主义对事物的理解只是从直观的、形式的方面进行片面的分析,不是从人的角度去理解事物,缺乏对人的观念、意识和思考,更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分析,紧紧抓住了事物的抽象、形而上学的方面,是机械的唯物主义。然而,唯心主义却与此相反,它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可是,唯心主义是不懂得现实的、感性的、人的方面,只是从意识和精神方面去理解事物。

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主体是可以反映客观的外部世界,但主体的反映不是主动进行的,只是被动地、消极地、直观地、形而上学地反映客观的外部世界,他们既看不见客观事物所包含的感性的、人的方面,也看不见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适应性,更无法理解实践的真正含义。

他们只是看见了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反映与被反映的方面,而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改造与被改造、变革与被变革之间的关系,这是旧唯物主义者忽略的方面,他们抛开了实践活动来理解和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关系,他们认为客体只是对认识对象的直接和直观的反映和表现,主体不能主动作为只能被动地接受客体,不能把客体当作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而存在,看不到主体对客体具有的能动反作用,看不到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能动性。这造成了他们认识事物上存在片面性。

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是在历史观上却陷入了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的观点和立场马克思表示赞同和肯定,一旦涉及到历史观费尔巴哈就解释不了感性的、人的活动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单独分析和理解,而是把理论的活动当作人的活动。对于实践费尔巴哈也表示解释不了,他所说的实践只是认识的一部分,更谈不上对实践能动性的认识,所以更无法理解实践唯物主义。由此可見,包括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没有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只是机械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认识,所以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同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的实践已经不是费尔巴哈论述的人本主义推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实践不只是人类的活动,人的思维、环境的改变甚至全部的社会生活都是实践。

二、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谈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旧唯物主义者看不见主体的能动性,他们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认为主体只是被动地映现客体。马克思认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正好相反,他们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他们发挥了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把人的实践活动解释为精神的活动,他们立足点在于精神、意识决定物质,所以,对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它归于精神在发挥作用,在对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倾向于认为精神的作用非常巨大,唯心主义将人的主体能动性片面地发展为精神决定外部世界,这就陷入了绝对的唯心主义,夸大了精神所起的作用。这表明唯心主义也是不理解实践的含义,他们抛开实践去理解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看不见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发挥,不懂得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马克思在《提纲》中阐发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在实践理解上的错误观点,把黑格尔唯心主义将精神决定物质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梳理,阐明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环境的改变等都离不开实践的重要作用。

三、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解费尔巴哈的观点,比如《提纲》的第一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七条,他认为,费尔巴哈不理解“革命的”“实践的批判”的活动的重要意义,不理解实践、人的活动、人的思维和社会生活的本质都是实践,单纯的抛开实践认识外部世界,采取的方式也是直观的、直接的,认识的内容存在片面性。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缺点是不强调实践的作用,他在《提纲》中对实践进行了分析和阐发,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忽略实践的做法进行更正,重新确立了实践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认为,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是我们每天离不开的,我们的吃穿用住行都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和保障的,它是在人们对自然界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之后,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其他实践活动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的,其他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变形和升级,因此,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也会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或者在物质生产实践满足了人的需求之后,人们会转而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人处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人的实践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原始社会物物交换就存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更高级交换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会更加复杂和广泛。第三,精神生产实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精神方面的满足,在物质生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得到满足之后,更高一层次的实践应运而生,现代社会是知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时代,精神产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对精神产品生产实践的倾向也不断增强。

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的实践是有着特定的时代特征和规定性的概念,马克思立足的是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实践活动和理论,他重点批判的是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同时,马克思所强调的实践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结合工人运动进行的总结,又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进行批判和补充。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以人的劳动为中心的感性的、人的活动,涉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人们有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强调主体即人的作用,是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包含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观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方方面面,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范畴、历史观范畴和认识论范畴統一于实践,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了环境的改变和教育可以发挥实践的作用,创新的提法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我国进入到了科学技术占重要作用的阶段,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环境承受了科技进步的苦果,污水、废气、雾霾等随处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他深刻指出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性,面对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要发挥实践的重要作用,比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污染防治等涉及的都是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工作者、社会人士等共同实实在在的实践,教师认真教学、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校工作人员保证良好的教育环境,社会上开展公平的教育实践活动等都涉及教育的实践观。环境和教育是马克思提出的富有战略眼光的伟大思想,给我国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和可实施性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 张倩.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观的理解[J].学术探讨,2009(5)143.

[2] 苏志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及其理论创新解读[J].南昌高专学报,2008(3)13.

[3] 汤建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的真实含义[J].唯实.哲学视界,2007(2)9-10.

[4] 龚飞飞、吴晓峰.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J].哲学研究,2009(8)15-16.

【作者简介】

乔 莹(1992.10—)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唯心主义实践观
浅谈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逻辑关联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科技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半截子马克思主义者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研究
“星座”的哲学探究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对唯心主义要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