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劳动美学初探
2020-03-31王然
王然
【摘 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拓宽了传统美学的思维路径,散发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之光。马克思认为:劳动产生了美,美的本质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美的规律,是人的主体目的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美”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美的本质;人的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被视为马克思众多思想的奠基之作,其丰富的内涵也是马克思众多理论的思想源泉,其中也不乏对“美”的理解。马克思在该书中对人的劳动以及异化理论进行了详实系统的论述,对美的探讨也是基于对人的对象化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进行的。虽然当时马克思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唯物史观,但依然掩盖不住《手稿》中对“美”的认识所散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光芒。
一、美的本质:人的对象化活动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提出是在“笔记本1”中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形式分析时提出的,马克思说:“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1]这句话是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个表现时提出的,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在生产出产品之后,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而属于与自己对立的资产阶级,并使劳动者受制于生产出的产品。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中承认“劳动生产了美”,但美却被异化为与劳动者相对立的一面。
“劳动生产了美”这一论述揭示了美的根源所在,即源于劳动。“美”作为劳动的产物是一种对象化的物,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人以劳动为媒介对客体进行对象性活动,因而产生了美。美的本质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正是有了人的存在,将原始的自然界渐渐地加入了人的影响因素,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界不断的进行对象性改造,在实践改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完善了对美的认知。美是人类为了生存以及更好的生活而表现出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类物质生产劳动的结晶,自然之美也是在人化自然的基础上才可谈论的。美是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表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固然美,但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就会失去衡量美的主体,失去了能动的主体,主客统一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进而导致无美可言。
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表现时提出了“劳动生产了美”的命题,也可以看出在私有制存在的条件下,劳动被异化为与人的本质相对立,但并不能影响异化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美,只是在异化条件下生产出的“美”并不被生产出它的劳动者所占有,而是被劳动者的异己力量所占有,生产出来的美并没有给劳动者带来自由解放的曙光,反而使劳动者愈加畸形,愈加痛苦。因此,要想使劳动者在创造美的同时享受到美所带来的愉悦,就要扬弃异化,消灭私有制,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能够得到真正的和解,人能得到全面发展,美才真正属于人本身。
二、美的规律:主体目的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对“美的规律”的论述是在论述异化劳动中的第三个表现时提出的。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表现是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是由第一、第二个表现推导而来的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行为与劳动者相异化,使得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从区分人类物质生产与动物本能生产入手提出“美的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动物的生产是本能的,被其肉体生存需要所支配的生产活动,而人则能够按照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有意识的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性改造。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使人更全面的发展。“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人可以按照任何“种的尺度”进行生产,这是相当进步的体现,对于动物来说,蜘蛛结网、蜜蜂筑巢等都是动物生存的必备本领,是经过亿万年进化得来的本能活动,但是动物们只会按照各自“种的尺度”来进行活动,而我们可以看出动物们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只是为了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片面性生产。而人不同,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模仿其物种的尺度进行创造,人类在通过观察物种的生产行为后也可以按照其所观察的物种的行为来进行生产,也就是说,人既可以建蜂巢也可以造蛛网。但这些区别并没有说明人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只有把人的“固有尺度”作用于客观对象生产时,才可以说明人的生产是符合美的规律的,人们看到蜘蛛结网可以捕食猎物,于是人们可以造出坚韧的渔网来捕鱼,人们看到蚂蚁筑巢就可以建造高楼大厦,这些种种都是把人的内在尺度作用于对象上。据此,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美的创造。
那么马克思提及的与“美的规律”有关的“固有尺度”又指的是什么呢?马克思在论述“美的规律”时所提及的尺度绝不是外物的客观对象尺度,而是从事生产的主体范式尺度。“种的尺度”在联系《手稿》上下文时可以很好理解,即动物为了生存与繁衍而进行的适应自然时产生的本能尺度,该尺度与物种的生存繁衍相统一,人的本质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与动物相异,人拥有能动的思维意识,人在了解其他动物按照“种的尺度”后,也可以按照种的尺度去生产,但这只是模仿,因而也谈不上遵循“美的规律”,人类只有把主体固有的尺度作用到客体对象中去并对客体对象进行实践改造,才谈得上遵循美的规律来建造,因此人所固有的尺度就是思维意识的理性尺度。马克思在撰写《手稿》时是受费尔巴哈思想影响最深的时候,因而马克思当时的著作都会存在费尔巴哈的影子。费尔巴哈认为人的一切对象包括自然和宗教都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显现,他说:“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是最高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以及人的存在目的。”[4]类的尺度就是人的绝对尺度、规律、标准。如果按照这一思路去思考,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固有尺度,也就是人类内在的理性、情感和意志,但不同的是马克思所认为的固有尺度是在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中而言的,并不像费尔巴哈那样过于抽象,人们从事的物质生产劳动既要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也要按照人固有的尺度去进行对象性活动,把对象的自然形式改造成符合人固有尺度的形式,即主体尺度与客体形式相统一,主体目的与客体规律的统一,故此称之为“美的规律”。
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美的关系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手稿》中的线索性命题,马克思以此为理论支点去论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在《手稿》中的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其本质则是有意识的进行劳动生产,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人的感性对象化劳动实践中获得的,这也表明马克思将人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归结为受动与能动的统一,是人本质力量的核心所在。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本质的唯心主义不同,马克思将人的本质从天国拉回了粗糙的尘世中,将人的本质对象化视为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生产劳动使客体实现对象化。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5]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客观世界是一种感觉的关系,感觉是人的主体与客体世界的中介,但私有制的出现,致使人们从事的劳动从自由自觉的对象化变成了枷锁禁锢的异化,人的本质的丧失、自我的异化揭示了异化劳动使人感觉的异化的现实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在感觉及感官方面与其他动物相异,正是在于人的感觉是基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有意识创造的全面性及丰富性实践,进而影响了人的审美感觉,使感觉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超越了片面的生理需求的审美关系,而是转向了更加全面发展,享受性的审美关系。而因为私有制的存在,使人们原本自由全面的精神感觉退化为片面的生存需要的感觉,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从事烦劳卑微的工作,受到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压迫,也让人们的审美能力沦落成满足生存需要的工具而已,因此才会有“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6]劳动的异化会导致人感觉的异化,感觉的异化则必然会造成审美能力的缺陷,鉴于此马克思提出要通过共产主义实践对私有制进行扬弃,实现人的解放与本质的复归,只有这样才使人的感觉得到解放。
马克思在对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审美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值得研究者对美学研究时进行借鉴的。第一,人的审美能力作为主体性能力就其本质来讲属于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延,是相对于客观对象事物的存在而存在的。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将原始的自然界打上了人的烙印,在不断的人化自然过程中,人的审美能力才逐渐形成并发展,因而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第二,马克思说:“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以及“最美丽的景色”和“矿物的美与独特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美作为抽象物是以客观事物为载体呈现出来的,与客体所表现出的形式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推出美与经过人的本质对象化活动而形成的对象物有关。第三,美与审美都是人通过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即生产劳动而产生的。美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这也是马克思实践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手稿》中认识到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是人实现自由解放的重大阻碍,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解的消极因素,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要进行共产主义实践,扬弃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与本质的复归,从而使人的目的需求与遵循自然规律相统一,正是在这一思想框架内,马克思论及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审美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将美的问题归结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以人的现实性、社会性活动为起点,重新审视了关于美以及审美与人的本质的相互关系,虽然在《手稿》中对美学问题的探讨并没有那么系统,但是马克思将美学观点拉回到现实社会中去,这为传统美学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也为马克思实践美学的走向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論基础,因此马克思在对前人美学观点进行超越时,也让自己的美学思想闪耀着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光芒。
【参考文献】
[1][2][3][5][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9、53、84.
[4]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8.
【作者简介】
王 然(1994—)男,吉林延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