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2020-03-31黄瑞祥黄佺
黄瑞祥 黄佺
摘 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经济、文化、制度3个层面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主要困境进行总结概括。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突破路径,总结出创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农村体育文化服务组织等发展路径,以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农村供给制度;困境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5-000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志码:A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即促进城乡公共体育发展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体育人口参与数量,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改革。农村公共体育事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路径。
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困境
1.1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均衡
在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使城乡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受到影响。在繁荣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城市出现公共体育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社区开发商在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加大公共体育服务经费的投入,在社区和人员密集区规划建造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区公园[1-3]。同时政府依据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在经济开发中心建造中央公园来提高市民的公共体育服务幸福指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包括农民体质监测与评价、农村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培养、体育场地的建设与维护、体育活动与赛事的组织、体育管理培训制度制定等,需有资金的保障才能运行。在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村民集资,鲜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注入[4]。
1.2 公共体育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监督管理机制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平的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公共体育产品配置环节方面的效率和公平提高缓慢,监督不到位。①社会监督不受保护。在规划建设农村公共体育休闲娱乐工程时,从体育工程的投标选址到资金的筹集與建成后的投入使用,全部由政府和体育部门人员指导监督,社会媒体和村民体育组织等社会监督主体因不受法律保护而参与度低,造成虚监和漏监现象严重[5-7]。②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策是上级政府统一供给,地方政府集中发放,责任划分不明确,滋生了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同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法律监督和政府问责机制滞后,当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践过程中出现管理人员渎职、决策主观、公平效率错位、监管包庇等问题时,政府和体育部门通常因监管职责不明确而互相推诿责任,使得农民公共体育服务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③缺乏实事求是的监督制度法规。农村体育工作对法律制度的不重视,监督权成为决策者的保护伞,是导致体育设施“形象工程”在农村比较多的重要原因[8-9]。
1.3 公共体育文化服务发展不科学
2014年10月,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0月,颁布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健身文化发展格局。体育唯有全民参与,才能变成一项更具有生命力、更具有价值的事业[10-12]。但是由于农村体育文化形成的地域和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封闭性、边缘性、落后性等特征,导致农村居民体育文化消费理念和健身意识淡薄。多数农民认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就等同于锻炼身体,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此外,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和活动场馆欠缺,农村体育活动管理组织不民主,政府组织的体育文化活动农民没有机会参加,村规民俗替代了法律政策,农民失去了保障体育权利的坚盾,这也是制约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13]。同时,在农村体育文化服务组织建设过程中,缺乏人才资源、文化资源、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资源和资金来源,导致对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等没有科学的管理组织制度。
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路径
2.1 构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融合发展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融合发展是系统工程,涉及人力资源、投资、组织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领域,需要明确的国家法律政策来推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规划和实践制度,对推动城乡体育事业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扭转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4-17]。当然,国家宏观层的政策法规并不涵盖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具体细则,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新时代发展理念,定位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实现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①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完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建服务型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确保相关政策法规的科学性和民主化。推动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体育技术指导等要素的互补融合。引导金融工商资本和体育公益保障资金助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融合发展,形成多元资本投入格局[18-21]。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优势,引导社会资金助力城乡体育产业融合。有利于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供给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多元供给主体参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融合发展的市场环境,促进城乡体育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2.2 完善农村公共体育监督管理机制
在当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烈,建设公平高效的农村公共体育产品配置监督制度是政府重要的实践课题。①强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管理监督机制,防止腐败发生,提高地方政府执行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平高效供给[22-25]。②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监督问责机制。强化执行部门管理责任担当意识,采取责任划分、执行到位的监督管理模式,防止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③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监督法律法规。有利于农村体育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正确行使权力;有利于制约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配置的过程中监督人员乱用权力;有利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民主法律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26]。④明确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监督的合法性,重视基层群众投诉的各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不公平等问题,加强社会监督主体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践领域的法律地位,共同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合法权益[27]。
2.3 加强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组织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体育文化事业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铺平了道路。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组织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组织是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的关键。①坚持党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构建行政管理型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组织。②将农村体育爱好者、传统农村体育文化继承者、农村体育文化产业建设者作为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的骨干力量,有组织、有纪律地为村民开展体育科学知识培训[28-29]。③地方政府应依据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合理组织城乡体育文化宣传交流活动,以城促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体育文化项目,激发农民自主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意识[30]。④为了全面贯彻乡村振兴和全民健身等战略规划,政府部门应对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体育公共产品。在农村投放基础公共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馆、老年活动区、体育文化活动场地等,在满足农村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文化活动诉求的同时,使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事业迸发出更强生命力。⑤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各项规章制度,组建专业的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监督团队,提升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组织有效运行。
3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城乡公共体育融合发展优势互补,解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单一和基础设施供需不足问题。在城镇一体化的过程中引导城镇资本注入农村,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供给,开发农村公共体育资源,建设体育旅游特色小镇。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文化组织,使传统体育文化与新时代体育文化新结合。完善农村公共体育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公平和效率。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许彩明,武传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升级路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5):555-561.
[2]黄生军.乡村治理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7):84-86.
[3]张华平.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6):112-114.
[4]唐丛丛.新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2):20-22,27.
[5]徐斌.我国农村自然体育资源与城市体育资源利用的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2019(5):111-113.
[6]周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配置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4):59-61.
[7]潘友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景德镇为例[J].商讯,2019(13):12-13.
[8]胡庆山,吕钶,曹际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体育治理的价值导向、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5-12.
[9]颜小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8,39(2):13-19.
[10]张国清,彭雨,周次保.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实然困境及应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8):25-29.
[11]王占坤,彭艳芳.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反思及优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6):120-131.
[12]彭国华,庞俊鹏.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2):25-32,39.
[13]熊禄全,张玲燕,孔庆波.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治理的内在需求与路径导向[J].体育科学,2018,38(4):22-36.
[14]赵兴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7.
[15]肖伟,田媛,姚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发展方式及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7):12-16.
[16]詹新寰,仇泽国.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运行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4):292-296.
[17]張可,陶虹羽.“体育强国梦”对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现实意义[J].辽宁体育科技,2019,41(4):1-5.
[18]黄程程.我國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45-49.
[19]金睿.新时代乡村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困境与路径[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35(5):38-42.
[20]祁海南,曹电康,李晓栋.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2):124-126,131.
[21]胡庆山,吕钶,王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现实弊端及治理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9):11-17.
[22]陈鑫林.城乡融合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及改革取向研究[J].农业经济,2018(9):96-98.
[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4]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7-12-11(7).
[25]孙亮亮.农村体育公共政策执行阻滞与治理[J].体育文化导刊,2018(8):27-31.
[26]何元春,夏成龙.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范式的转换——基于地方性知识理论[J].体育学刊,2018,25(4):48-52.
[27]陈岩.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2):90-93.
[28]程亚飞.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6):5-7,15.
[29]张龙超.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6):37-40.
[30]王军.乡村振兴视阈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因、条件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1):65-69.
(编辑:周宏燕)
作者简介:黄瑞祥(1991—),男,汉族,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
通讯作者:黄 佺(1980—),湖南耒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及体育旅游。
新闻动态
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启动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通知。据了解,该通知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2020年启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分批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首批支持50个左右,支持期限暂定为2020—2022年。目标支持建成一批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通知明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有助于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各省”)集中投入扶持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一体的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破解产业链条较短、农业效益不高等关键问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加工流通环节向乡村下沉,带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增值收益留在乡村,能够有效扩大农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合理分享二三产业收益。同时,把优势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产业,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政策一起共同形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点、线、面”结合、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农业生产主体发展提供新空间、新途径,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实现农村产业兴旺。
通知要求,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选准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集中资金资源,着力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关键环节。(来源:中国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