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中班项目活动
——以鸟巢项目为例

2020-03-31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2期
关键词:鸟巢材料探究

幼儿在项目活动中调动多种方法和途径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尝试,教师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一定的技术、材料等支持,帮助幼儿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思维。

一、鸟巢项目——聚焦问题

真实情境的问题催化幼儿的探究欲望,幼儿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同时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和预判,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并适宜开展的活动进行探究。

1.项目缘起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因为观察到小鸟在墙上啄了一个洞洞而引发热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个洞洞是用来做什么的?”幼儿对这个现象充满了好奇,并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臭臭:“这个洞肯定是小鸟的家。”

雷雷:“不能在墙上啄洞。”

嘟嘟:“我们为小鸟做一个家吧!”

幼儿对这个提议纷纷表示赞同,由此展开了本次项目活动。

2.幼儿讨论

幼儿调动前期经验围绕鸟巢展开讨论,并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查阅书籍等方式丰富已有经验,进而确定项目活动的内容和方向,即制作鸟巢(见图1)。

图1.鸟巢项目的问题梳理

师:“你见过鸟巢吗?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臭臭:“鸟巢是用树枝制作的。”

嘟嘟:“鸟巢在树上。”

臭臭:“对,小鸟的家在树上。”

表1.鸟巢项目的STEM核心经验

锅锅:“小鸟的家是用树叶做的。”

通过观看不同小鸟的筑巢方式,了解更多的筑巢方法(用树枝、泥巴、蜘蛛网等),幼儿进行了初步设想,并开始了自己的设计制作。

3.教师判断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理念认为幼儿就是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进行学习,进而帮助他们获得最真实的感受。“鸟巢”这一项目来源于自然,在活动中以工程为线索融合多学科知识,同时将对自然、动物的情感蕴含其中,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观察、分析、探索、实践逐步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得到初步萌发。

二、鸟巢项目——目标分析

STEM课程注重以工程为主线,结合多种学科经验进行探究活动。根据STEM的四项核心经验,结合项目活动内容梳理鸟巢项目的活动目标(见表1)。

在开展“鸟巢”的项目活动中,幼儿对设计制作鸟巢进行了长期、广泛、深入的探究,我们尝试根据项目课程的三个阶段梳理鸟巢项目的内容——第一阶段,教师根据幼儿的问题和经验梳理网络图,确定项目活动的方向;第二阶段,根据幼儿的设计图分小组进行实践探索,幼儿尝试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与深度学习;第三阶段,通过项目汇报展、项目体验区进行成果分享与交流,帮助幼儿不断巩固和深化核心经验(见图2)。

图2.鸟巢项目活动阶段网络图

三、鸟巢项目——项目阶段

第一阶段:谈话讨论,调动相关经验

根据幼儿前期的头脑风暴,我们结合项目内容梳理出开展活动的网络图,同时发放“鸟巢”项目活动调查表,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想法;收集相关材料,调动家长智慧,为后期活动开展提供意见和建议(见图3)。

1.我想设计的鸟巢是这样的……

2.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3.请您(家长)预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建构新经验

图3.如何制作鸟巢?

图4.幼儿绘画的鸟巢设计图

第二阶段开展以搭建鸟巢为主的工程活动。通过绘画设计图、分组制作鸟巢、室内悬挂、户外游戏体验四大环节来阐述整个活动过程。

1.绘画设计图

幼儿通过绘画设计图展现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幼儿选择用树枝制作鸟巢,并对鸟巢的形状有了初步感知;还有部分幼儿选择用泥巴制作鸟巢(见图4)。

2.收集材料,进行制作

针对幼儿的设计图自然分组,从而形成不同材料的制作小组;接着幼儿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并在过程中调试改进自己的作品。

(1)稻草鸟巢

选择稻草和树枝作为主要材料,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树枝太硬没有办法编制,只能平铺,但是简单的平铺会使很多树枝在鸟巢抬起后掉落;后来,孩子们发现通过相互交错着搭建能减少树枝的掉落数量,同时加入稻草,增加鸟巢的舒适性;最后选择用胶枪加固,促使鸟巢更加稳固(见图5)。

图5.稻草鸟巢

教师点评:远看鸟巢杂乱无章,其实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支撑,在幼儿一次次的操作改进中一个盘状巢搭好了;鸟巢的结构巧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建筑仿生学原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等;幼儿在收集材料、自主设计、尝试搭建的过程中感受鸟巢,思考如何让鸟巢更加稳固,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2)泥巴鸟巢

在招募完小组成员后,孩子们共同讨论绘画设计图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泥巴、稻草还有木头。随后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糖糖、兆兆、梁梁收集土,雷雷和臭臭收集水,其他小朋友收集稻草和木棒等。

雷雷:“这块泥巴里有石头。”

辰辰:“我们把它们挑出来吧!不需要石头。”

臭臭:“我需要水来和泥巴。”

锅锅:“水太多了!”

糖糖:“我再去找点土。”

在一次次不断加水、加土的过程中调制出具有塑形性的泥巴。

臭臭:“鸟巢是半圆形的,还要有洞洞,这样小鸟才可以住进去。”

辰辰:“还要加一些稻草。”

教师点评:孩子们积极收集材料,在一次次尝试中感知泥和水的比例,初步了解了鸟巢的形状;孩子们了解到鸟巢的用材很巧妙,燕子用泥、麻雀用干草、绶带鸟用树皮和草外面缠绕蛛丝做巢;幼儿将制作好的鸟巢进行游戏实验,验证成果成为下一步活动的方向。

(3)报纸鸟巢

在项目开展阶段,教师根据鸟巢的建筑特点思考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做出球状巢,如何通过作品展示让幼儿更加直观形象地感知鸟巢?教师将气球、白乳胶、一定大小的报纸片投入到材料区中,引导幼儿探究材料间的关系,并进行大胆制作。

幼儿使用打气筒将气球吹成球体,并用吸管涂抹白乳胶,将撕好的一定大小的报纸粘在气球上作鸟巢壁,同时留出空白作为鸟巢口,也有幼儿用水彩笔在气球上做好标记后再粘贴,最后进行晾晒……幼儿发现气球会慢慢瘪掉,最终脱落,形成报纸鸟巢。

3.教室内的悬挂实验

制作鸟巢这一项目活动源于“小鸟在墙上啄洞”这一现象,如何将活动与自然形成互动,增强游戏的真实感,并进行更高难度的挑战?教师思考项目活动的下一步方向,同时对幼儿经验的获得有一定的预设。

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发现了一棵枯树,便将其带回教室,计划把制作好的鸟巢悬挂在枯树上。鸟巢的位置如何选定?又有哪些要求呢?

臭臭:“要有阳光,会很暖和。”

嘟嘟:“要有树枝,可以遮风挡雨。”

嘟嘟:“还要很高,不能让小朋友们碰到。”

雷雷:“要稳稳地落在高高的树杈上。”

教师点评:在班级开展模拟挂鸟巢活动,感受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积累知识经验;活动内容亲近自然、亲近幼儿,使得更多幼儿参与其中;孩子们看到鸟巢挂在树杈上时欢呼雀跃,并且迫不及待地想去户外进行实验。

4.户外安置鸟巢

教室里的尝试引发了新问题——如何将鸟巢挂在户外的树上?我们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思考会遇到什么困难?尝试解决的方法有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教师在活动中有一定的预判和准备,能够及时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

幼儿在园里找到了梯子,通过攀爬进行悬挂和安置鸟巢。小组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扶梯子,有人负责递鸟巢,让个子高的小朋友完成安置鸟巢的任务(见图6)。

图6.幼儿合作将鸟巢挂在户外的树上

臭臭:“我们要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有树叶可以遮蔽太阳,还不能被雨淋到。”

嘟嘟:“还要高高的,要不然小朋友、小虫子都会伤害它。”

活动中幼儿对经验的总结和概括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师点评:活动中幼儿根据需求选择梯子作为主要工具,进行爬高放置鸟巢。调动之前在班级使用梯子的经验,幼儿对危险有一定的预估,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相较第一次在班级内的尝试,户外游戏中幼儿对梯子的运用更加自如;小组团队分工合作,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活动后孩子们通过绘画记录了活动过程和结果,增强了自我认同感(见图7)。

图7.幼儿通过绘画记录活动过程

第三阶段:分享交流,进行汇报展示

分享表达是项目活动的重要环节,幼儿对活动进行回顾,对内容进行梳理,逐步形成工程思维意识(见图8)。通过展示架、布置场地、讲解等方式调动更多幼儿参与其中。这一阶段,幼儿从参与者转化为讲述者、指导者,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动的关键环节,亲身经历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活动的内容和进程,同时在其他小朋友、家长参观时能给予一定的回答和反馈。

活动片段

活动中有一组小朋友参观了鸟巢,我们的小讲解员雷雷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这组参观的小朋友,并主动为参观团进行讲解。

雷雷:“这是我们中六班开展的鸟巢活动——在一次户外游戏中,我们发现小鸟正在墙上啄洞,小朋友们就提出给小鸟做一个家!于是我们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鸟巢,第一种是稻草鸟巢,首先我们收集了制作材料,然后做出鸟巢的形状,再加入一些稻草让它变得柔软一些,最后用胶枪固定鸟巢……”

在讲解员雷雷的介绍下,参观的小朋友们非常仔细地观察了我们班的鸟巢作品,了解到我们都进行了哪些尝试,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对制作鸟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也从中感受到了幼儿在对一件事物持续性关注中获得的成长,感叹幼儿的学习原来如此有趣!

四、STEM项目活动的反思与收获

幼儿、家长、教师在STEM项目活动实施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并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家园互动模式。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家长和老师是支持者和引导者,每一位参与者都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和成长。

㈠幼儿学习与发展

1.经验的获得

幼儿是项目活动的主体,围绕着解决一个个问题而展开,活动中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评价分析。

⑴健康

《指南》中健康领域关于幼儿动作发展提出的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在项目活动中,幼儿能安全使用梯子,并尝试用胶枪进行粘合工作,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平衡能力,促进了其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⑵语言

结合《指南》中倾听与表达的目标和教育建议,我们在项目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更多的表达环境,如设计图绘画后的交流、活动中的分享交流、活动后的小组展示、项目解说等。教师引导幼儿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交流,在表达中逐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招聘解说员”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表达,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⑶社会

《指南》中人际交往的目标1是“愿意与人交往”,鸟巢项目每天都有定时的户外观察活动,为幼儿创造了更多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目标2是“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户外悬挂鸟巢需要幼儿齐心协力完成,并从中感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从而找到自我归属感;目标3是“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在最近发展区内鼓励幼儿尝试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如在一人高的梯子面前,幼儿经过反复尝试从颤颤巍巍到稳稳当当,最终将鸟巢成功挂置到高处,享受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成就感,增强幼儿的活动兴趣,推进项目活动继续开展。

图8.对鸟巢项目活动内容进行梳理

⑷科学

《指南》中科学探究的目标2是“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信息;通过绘画等方式记录过程;在STEM活动中以工程为主线,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学习,串联相关的核心经验——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和感受科学现象,同时获得更多的科学原理和知识。

⑸艺术

艺术就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相关鸟巢图片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延伸到现代建筑的美——国家体育馆鸟巢;同时鼓励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泥巴鸟巢中感受团、搓、捏、压等手法,根据泥巴的特征塑造出鸟巢的基本结构;在绘画设计图中,通过艺术表征的方式展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大胆创作。

2.学习品质的培养

⑴好奇心

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鸟儿筑巢的位置有什么条件?我们的鸟巢如何吸引小鸟的到来?孩子们在一个个问题中、在STEM项目活动的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通过实际悬挂鸟巢感受定滑轮的科学原理,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⑵主动性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回归“儿童本位”,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在STEM活动中,项目活动以真实情景为主,鼓励幼儿与环境形成互动,给予其更大限度的自由探究空间。幼儿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且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期待最终成果。

⑶合作性

项目活动注重团队间的合作,更高级的合作是孩子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分工协作开展活动。在制作鸟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名幼儿都有自己的角色——有组织的领导者,有擅长绘画的设计者,还有材料的收集者。幼儿会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和同伴讨论,在沟通和实践中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

⑷持久性

幼儿学习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预测性较弱,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常常要反复多次。我们适时通过调查问卷、观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幼儿积累知识经验,使其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提升,在获得成就感中不断深入探究学习。在鸟巢项目活动中,幼儿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促进了其知识的深度学习,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⑸创造力

答案的不唯一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们通过开设材料超市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使其有更大的探索空间。鸟巢的建构材料不仅仅是泥巴和稻草,还有更多的选择——幼儿在家庭活动中选择了更多的材料,如纸箱、泡沫盒、柳条等,通过钻洞、粘合、编制等方法进行创作……

㈡教师专业成长

STEM教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入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在项目活动实践的同时丰富了理论知识,逐步形成STEM意识,更好地促进了STEM教育的本土化。

1.教师在项目活动中观察能力增强,感知更加敏锐

我们更加关注生活中幼儿的观察与发现、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教师能抓住幼儿问题中的教育契机,“这个洞洞有什么作用?”“我们来给小鸟做一个家吧!”在问题的引领下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绘画设计——制作鸟巢——实验验证——投入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动幼儿的前期经验,并通过网络、问卷等方式增加其已有经验。每次户外游戏时,幼儿都会主动提出想要去看看小鸟有没有来,同时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得知幼儿更加关注生活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例如小蜗牛吃什么?它的家在哪里?我也想给它做个家!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收获。制作鸟巢后,如何吸引小鸟的到来成为了幼儿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于是新的项目活动产生了。

2.创设支持性学习环境,支持幼儿深度探究

在开展STEM活动中,巧妙利用班级与公共空间,为幼儿创设适宜、合理、多层次的区域环境,开设材料超市、工具区、主题材料区,将项目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支持幼儿的探究式学习。我们还创设了电子查阅区、主题图书区,帮助幼儿多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使其掌握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教师根据项目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材料形成互动,丰富其学科核心经验,形成深度学习。

㈢家园互动策略

幼儿的成长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家庭教育应和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致性,开展有效的家园互动,形成双向教育衔接,拓宽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1.多途径增进家园交流,促进家园合作

项目活动不仅可以在幼儿园中开展,家庭也是项目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每一个项目活动进程表里都包含近期活动开展的方向、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引导家长在家庭更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展开探究活动,促进其深度学习;同时在班级门口开设具有针对性的STEM家园互动栏,展示班级STEM活动的进展以及遇到的问题;创设互动留言版,调动更多幼儿的参与,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开设家长课堂,让他们了解STEM教育、项目学习、幼儿的学习方式等,从而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指导他们科学育儿;通过家长助教进课堂的方式弥补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缺失。

2.STEM项目体验,帮助家长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体验幼儿学习的方式,我们开展了面向全体家长的项目体验活动——制作手机支架。以“如何摆脱双手更方便地使用手机观影”的问题导入,活动要求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选择材料进行绘画设计后制作,最终进行产品介绍和推广。活动中家长们通过网络资源、知识经验等尝试解决问题,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STEM特色活动逐步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园沟通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鸟巢材料探究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鸟巢
重回鸟巢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鸟巢大作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