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唤回学生家国情怀

2020-03-30葛鑫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葛鑫

摘 要: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三观形成的年龄,他们将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从小接受家国情怀教育十分必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担负起教育的重任,使青年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唤回学生;家国情怀

引言

家国情怀教育在课堂中的落实,是家国情怀内化的过程。所谓家国情怀的内化,指教师通过一系列具有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并将家国情怀素养转化为他们内在的行为准则,形成相应的价值观的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家国情怀深远厚重,家国情怀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课堂上,它需要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一、依托乡土史资源,激发家国情怀

许多地方都有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乡土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乡土史资源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从乡土史资源中选取一个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通过图片、史料等方式将乡土史资源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拉近学习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也可从一些地方志文献中选取相关史料,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课后作业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乡土史资料,然后在下次课堂上展现自己的成果,增强学生对乡土史资源的认识,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感。

二、变革课堂方式

教师要能够跳出思维定势,通过教的方式的变革来改变学的方式。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社会资源,设计精彩的导入语和过渡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要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历史,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重大历史现象的理解,培养宏观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要创设合理情境,适当拓展,使情感自然生成。笔者在进行“青铜器和甲骨文”公开课教学时,对教学的过渡环节进行了探索和设计。巧妙的过渡设计能够合理地衔接教材内容与教学环节,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三、课外读物

课文限于篇幅,只写了历史的脉络和骨架,很多生动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没有办法详写,所以同学们求实的读历史,还需要到图书馆借阅书、到书店买书,比如写历史脉络的《中国简史》,各朝代的分史秦史、汉史等等,写人物的人物传记,比如秦始皇传、毛泽东传、邓小平传,有写国家统一的,有写抗击敌人入侵保家卫国的,有写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写改革开放的等等,从这些课外资料,更加翔实的掌握国家的发展脉络、英雄人物,更加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学习。

四、游学参观红色基地

中宣部从1997年7月、2001年6月、2005年11月、2009年5月,连续对社会公布四批35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盖从古到今的英雄人物、旧址、遗址,展现中国爱国主义精神,区域辽阔,内容丰富,积极作用强大,如近代遭列强入侵以来中华民族坚强抵御外侮的有: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七七事变纪念馆、平型关战役遗址、赵尚志纪念馆,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等。有抵御国民党反动派的: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延安革命纪念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等。励志研学,寓教于乐,零距离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年代艰难困苦的岁月,深刻领会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更加激发学生为国繁荣强大贡献自己的量和智慧的动力。

五、挖掘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家国认同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例如历史上有齐继光、郑成功等民族英雄;近代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左全、张自忠等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挖掘优秀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了解在历史背景下,他们如何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是为了民族团结,还是为了民族伟大易建联敢于承担责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学生通道学习英雄先进事迹感受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人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为了缓解人民的困难,帮助时代和世界,许多思想家和官员有自己的职责提出了巩固国家、控制敌人的新思想。现代思想家龚自珍提出“我劝天宫雄浑不限才”的老板张;林则徐写道:“如果你想造福国家、生活,你会不会因为不幸和命运而避免这种趋势?”名诗《智》在禁烟与反英问题上显示了自己的强项果断的态度。康有为、梁启超、陈千秋等救国代表土强主张改革,谭嗣同、杨锐等6人作出了改变法律上的牺牲。其中,面对老党的屠刀,谭嗣同仍有危险害怕,高呼“我笑从横刀到天,留肝胆两昆仑”壮族诗歌。学生向历史先进人物学习追寻,体验民族认同。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本课相关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教学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学习、感受。如,教师可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区人民失去美好家园的悲痛心情,抗击日本侵略者坚定信念及早日重返家园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对于日本侵华的罪行,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比如展示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图片,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让学生铭记这段历史,不忘国耻,珍惜今天的和平。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风云儿女》《血战台儿庄》《七七事变》等相关抗日战争电影视频片断,让学生学习抗战英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真正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历史教学中。

结束语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要素之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结合教材和乡土史资源,挖掘家国情怀素材;通过历史对比,凸显家国情感;创设历史情境,营造家国氛围;挖掘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体会家国认同;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激发爱国情感等策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忠刘大伟.历史际会中彰显家国情怀[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12-24(007).

[2]叶敬玉.借“手”推动家国情怀素养“开花结果”[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2):45-46.

[3]刘向阳.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7(33):108-110.

[4]唐蕊.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江南论坛,2017(11):54-55.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