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分化点的处理策略探究
2020-03-30宋萌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本文对初中数学分化点概述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转变抽象内容、掌握主体思想方法、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方案等方面做以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化点;情景式教学
一、 初中数学分化点概述
初中数学分化点本质上是指将知识点进行两极上的划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把握住知识点的联系性,并优化解题思路,在众多的方法运算过程中,强化教学板块之间存在的关联。从本质上将众多不同类型的难点试题,进行多个层次的研究,从而把握住考题的核心要点,以便于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初中数学中的核心知识点,以及其多种形式上的转变,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难点。因为初中数学涉及的难点众多,其中难度较大,以至于学生总体的学习质量很难得到提升,如果老师长时间没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数学成绩也很难得到提升。老师采用数据分化点的方式,将众多带有难点的试题进行解剖,就会促使学生自身的理解力有所提升,能够针对难点采取系统性的分析,从而加强数学思维的建设,强化对难点的理解。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会过于注重对单一性难点的解析,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单一的试题没有掌握透彻,在传统教育的作用之下,老师往往会对此题采取单独性的讲解,并在课后布置相同的作業,巩固学生的思维,但是经过上述流程之后,老师就会认为完成了任务,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题之后,经过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就会保障学生不断强化此种数学思维,并可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在此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引导之下,老师会过于注重对知识点内部联系性和解题步骤的讲述,但是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将学生的自我学习经验放置于次要环节中,特别是在对知识点的深度分析过程中,和主要的重点把握中含有偏差性,致使实际的教学课堂模式受到影响。另外,从上述的教学流程中就能够分析出,老师过于重视对单一性难点的讲解,但是却忽视了对策略性教学的应用,导致老师讲述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理解存在本质上的差距,此种问题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较为频繁的问题,是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明显提升的最主要问题。
三、 提升分化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措施
从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就可以分析出,目前在教学环节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数学教材的内容较为抽象化,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内容层次性较强,所涉及的知识点类型复杂,在此种学习环境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存在本质性的缺陷,以至于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思维上的不理解。经过长期的教学之后,上述的教学流程已经处于一种负面的循环式发展,针对上述状况,老师需要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研究,摒弃传统教学的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从而引导学生创建一种系统化的数学思维。
(一)转变抽象内容
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以便于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教学方式,体会多种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将众多碎片化的信息经过系统化的整合,将其合为一个存在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因为数学教学多种环节中,含有大量的符号以及概念,总体上的公式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深层次地把握住核心知识点。老师针对此类问题,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模型教学,加强学生直观性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期间,因为学习平面图形是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抽象知识的开端,老师应当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并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深化平面图形知识点。在学习矩形和平行四边形时,老师需要将两者相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经过怎样的变化才会成为矩形。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学生会了解到两种图形内部的角度不同,平行四边形内角变为直角之后,就会成为矩形。此种方式就能够锻炼学生树立一种数学的思维,从而增强图形之间的联系性。
(二)掌握主体思想方法
数学是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的一门学科,在初中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是占据最主要的知识,但是经过长期的教学,普遍发现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偏向理性,以至于提升的进度较慢,并且方法使用存在不合理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针对此种问题,数学老师应当从教学方式环节中入手,针对同一种问题做以不同层面上的分析,尝试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而不是引导学生明确解题步骤,此种方式能够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整体教学过程而言,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多样性的解题思路,贯穿于教材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数学解题方式,并根据其不同解题思路本质上的特点,进行不同方面上的引导。例如,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时,利用增加辅助线的方式,老师也可以采用将多边形转化成普通的三角形,研究其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并让学生研究此类多边形能够转化为几个三角形,从而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就能够得出(n-2)×180°,此种方式可以方便学生学习三角形和多边形之间存在的联系性,即便学生忘记公式,也能够根据对内角和的分析,研究出具体的公式联系。
(三)明确教育目标
要想保证课堂质量就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明确教育目标,把握好课堂上所要重点讲授的知识点,从而能够让学生明确课堂上的教育重点,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授课的主要内容。一个好的教育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授课过程进行引导,从而对知识点的合理性传授做以疏导,以便于提升总体教学质量。所以,结合上述的理论,教师需要加强前期备课的质量和效率,对其内容进行系统性的编排,保证在合理的规划之下,学生可以直接把握住教学的重点知识,并高效的对其进行应用,初中的教学知识点较为分散,并且学生开始初步的接触到抽象知识点,只有老师掌握到教学的核心目标,并不断地强化引导,才会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将对二次函数的学习设定为三个目标层次,第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标,可以利用描点法的方式,进行对二次函数y=x2和y=x-2图像的绘画,并利用系数法的运算方式表达y=ax2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之上,再对二次函数中的y=ax2对称轴以及开口方向进行授课。第二,过程以及具体实施方法的目标,将二次函数 y=ax2 进行描绘处理之后,创建一个平面几何图形,并建立学生数字和图形相紧密结合的数学思维。第三,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函数的结构。
(四)设计导学方案
指导和督促学生加强对课程的预习,能够保证学生在进入到统一性的学习状态之前就会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此种预习环节较为重要。学生在此环节中,能够有针对性的查询自己不了解或者存有疑义的知识点,以便于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不了解知识点的学习,从而加强对新知识的了解,防止学生理解不到位的状况出现。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可以增加对学生提问的次数,从而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老师需要提升前期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以便于将大量的知识难点增加在导学案中。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会根据老师的导学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对课堂上的授课难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例如,在导学方案中需要增加几道思考论证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难以采用以往的知识进行理解,对新知识點还存有认知障碍和难以理解的环节,在此过程中,就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新知识点,并对其存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在导学方案中设计以下几类问题,第一,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片,并让其转变成数学图形。第二,根据四边形位置存在的联系性,研究其中的共同特征性。第三,引导学生通过对四边形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尝试性理解四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之间存在的关联。
(五)创建情境式教学
在后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开始接受了抽象类的知识点,老师在下一个培训环节中,需要将目光转移到对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合理的运用已学知识点,并让其利用已知推未知,充分应用学习经验,从而提升总体的数学学习能力。老师针对上述状况,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与生活实际相紧密联系,此种设计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并加强趣味性,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合理分析知识点内在的含义。例如,在学习概率的过程中,此教学点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概率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过程中,都尝试利用概率思维理解身边事物。在一个箱子里,放置两个外部形态一模一样的球体,并将其涂成黑色以及红色,通过一定基数下的抽球测试中研究概率,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发现只要基数的不断提升,两者的被抽取的概率应当趋于一致性,都是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学生在此过程中,就会学习生活中事物存在的概率,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整体的印象。
四、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采用分化点的方式,从多个不同的层面上研究数学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对解题步骤的理解,明确核心的考点,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够提升学习成绩。老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更加合理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的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晶鑫.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12.
[2]张春英.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47+51.
[3]李诚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30+135.
[4]李淑华.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5-146.
作者简介:
宋萌,中教一级,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崇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