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公务接待问题探析

2020-03-30董嘉鹏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

董嘉鹏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为了加速发展,势必会派出相关人员到兄弟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学习和调研,以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进行授课,既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能提高所在高校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而在此过程中避免不了公务接待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公务接待现状展开论述,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为新形势下高校公务接待问题的解决提出一系列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公务接待

高校公务接待工作是展示高校管理水平和对外形象的“显示器”,是高校行政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务接待是指对来校从事考察调研、出席会议、检查指导、学习交流等公务活动的专家或领导的接待与服务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关于公务接待的规范性文件,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公务接待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的出台规范简化了高校公务接待的相关流程,很多高校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公务接待的规章制度,但在其接待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系列问题。

一、新形势下高校公务接待的问题

(一)公务用餐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将国内会议分为四类,用餐标准分为130元和150元两个档位,由此来看,国内公务接待用餐标准可以定为130元和150元两个档位,但大多数高校为了避免“踩红线”和存在“自保意识”,均将公务接待用餐标准定为130元/人,并多年未进行调整。

(二)工作人员用餐未有明确规定。公务接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人员用餐,在公务接待活动中,安保人员、记者、摄影师、司机等工作人员必不可少,因工作人员不可能等同于接待对象,工作人员的用餐标准也不可能与接待对象完全一致,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工作人员的用餐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各高校在实际接待中采取的办法也有所差异,因此工作人员用餐标准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三)公务接待报销有待进一步规范。在公务接待工作人员完成接待任务后,可凭借用餐发票和公函(或接待说明)到财务部门报销,但在报销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财务部门仅查看其报销发票是否为真,以及报销内容和公函(或接待说明)是否一致,对接待人员名单及用餐详单等材料没有强制要求,这使得当事人在公务接待活动中存在侥幸心理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扰乱了公务接待报销的规范性。

(四)工作效率低,外出工作无时间限制。在出差人员赴外参加会议、实地考察等系列活动中,部分出差人对自己的行程以及本次活动需要达到什么目的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清晰的概念,有的当事人参加的会议活动与自己实际工作的相关性不大,甚至仅因为想要缓解一下紧张的工作节奏,而此类活动的开展对其本身的工作指导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长期以往,大量的教育事业经费过度浪费,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无目的的出行也为接待单位增添了负担,会使接待单位在大量的公务接待活动中疲于奔命,降低原有的工作热情,也极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与办事效率。

二、高校公务接待问题原因剖析

(一)部分高校没有严明的管理制度。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去规范公务接待活动,但仍有部分高校没有制定十分严明的公务接待制度,因每个部门有着不同的限制条件和接待流程,导致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公务接待工作基本处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阶段。长此以往,此管理体系造成现阶段公务接待标准的不一致,可高可低的接待标准,会导致现阶段公务接待当事人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的过于在意所谓的“面子”,会在其开展公务接待过程中提高接待标准,继而带来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有的当事人担心过于简单的公务接待流程对自己的工作存在负面影响,会让领导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于是将接待规模上调,接待流程增项,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经费。

(二)公务接待的管理力度与监管力度不足。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公务接待方面的管理力度以及监管力度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进行接待的过程中,部分单位并没有提前对公务接待活动进行审批,仅是口头将公务接待任务布置给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有接待对象已到学校,单位领导才联系当事人对接接待对象的情况,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出现因接待工作准备不足,担心接待工作做的不到位,而导致浪费。二是学校的审计、纪检部门在该方面的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大多数检查仅仅是核对金额、相应的手续以及发票的真伪性,继而忽略了该花销的实际原因和相应项目的花销额度,过量的花销在报销过程中从未受到质疑,这也进一步助长了过度花费的不良气焰。三是在进行公务出差审查的过程中,很多单位是先出差后补审批单,这导致很多本可以不参加而大量人员前往参加的情况,或对本岗位工作无意义而出席参加活动的情况,导致教育经费的浪费。

三、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公务接待问题的系列建议

(一)端正工作理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当今新的发展形势下,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解决高校公务接待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其中一个首要的策略就是要端正工作理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到公务接待的全过程。二是要深入学习各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做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行动自律。三是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要细致研究接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把制度化和灵活性相结合,严格控制接待规格、接待范围、接待标准,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不给任何违规操作留下可乘之机。

(二)突出高校特色,努力打造接待亮点。高校公务接待的最终目的是展示学校的文化和特色,从而加强高校与外界的合作。因此,在对接待人员的食宿进行合理安排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要实事求是向接待人员展示高校的校风校貌,要将高校特色融入接待工作中,让考察人员切实感受到高校的文化氛圍和办学特色,将高校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平台进行展示,充分显示高校的实力。此外要利用本地物产优势和风味特色,结合高校自身特色,挖掘出本地特色菜肴,推出学校专属菜品,为客人提供蕴含地域文化的菜肴体验和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体验,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公务报销多步走,加强报销管理。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公务接待报销流程:第一,要严格公务接待审批管理,实行接待单位先审批、后接待,落实接待报销“一票一函三单”制度:即接待餐饮发票、接待公函、接待审批单、接待清单、消费底单。校内提供接待服务的单位要严格把关,财务部门严格报销审核的全过程管理。第二,要严格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此举措一方面对接待人员的不合理消费做了一定的限制,降低了接待人员弄虚作假的机会;另一方面,公务卡为信用卡,可以进行透支,接待人员在接待的过程中避免了自掏腰包现象的出现,缓解了接待人员的经济压力,也进一步对其公务卡持卡者起到了警醒的作用,要及时报销。第三,要严格落实因公出差事前审批制度。工作人员在出差前需填写出差报告单,详细填写出差时间、出差地点和出差内容(目的),副处级以下人员由本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批,正处级干部由学校分管校领导进行审批,学校副职领导出差由学校主要领导审批,学校主要领导互相进行审批,建立起分级审批制度。此外可以采取信息化手段,在网上进行流转,以方便领导在外地进行审批。在最终报销差旅费时需要将事前审批的出差报告单作为附件,以形成工作闭环。

【参考文献】

[1]蒋小鹏.试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与财务精细化管理[J].财会学习,2016(19):15-16.

[2]黄蕾.关于加强高校公务费支出控制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269+271.

[3]唐飞云.新形势下高校公务接待问题探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1):180.

[4]贾晓光.高校公务接待及其问题治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14):41-42.

猜你喜欢

新形势高校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