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运转,踏上想象画面的高速通道

2020-03-30刘菊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2期

刘菊香

[摘要]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想象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和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发展思维、铸造语感。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储备转成画面;依托教材插图,用融合复现画面;强化情感体验,用美读渲染画面;转变关注视角,用换位扩展画面。

[关键词]阅读过程;想象画面;多维运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71-02

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想象画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就将“边阅读边想象画面”作为单元语文要素。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想象画面”的本质,教学中常常用“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等无关痛痒的问题进行训练,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要么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要么就是无动于衷,一言不发。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画面的想象就是生命个体根据思维深处既有的表象进行提炼、加工,并进行改造的心理过程。笔者以这一单元中《燕子》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单元语文要素。

一、激活生活经验,将储备转成画面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语文的外延。”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想象来说,生活资源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巧妙地链接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就能够唤醒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让语言描述的画面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之中。

比如,正式教学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比眼力”的竞赛游戏,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上面只露出燕子的尾巴。很多学生一下子就猜出这是一只燕子的尾巴。他们从生活中对燕子的观察,找出了自己的依据:形状像剪刀,颜色是黑色的。此时,教师顺势而下,引領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燕子,随后相机揭示并板书课题。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借助游戏组织学生“比试眼力”,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直击学生意识中原始的生活积累,然后顺势链接学生的生活资源,用“生活中见过燕子吗?说说你所了解的燕子”开掘学生内在的生活储备,将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燕子的认知体验完全唤醒。经历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课文中原本静止不动的画面被完全激活,与燕子相关的诸多信息也逐一地呈现出来。此时,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题目,学生看到的就不再是两个僵硬的粉笔字,而是达到了口中有语言、脑中有画面、心中有情感的境界。

二、依托教材插图。用融合复现画面

第二学段的学生很多时候都处于直观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为此,统编教材在课文插图的绘制和选择上可谓煞费苦心,不仅有效地集中再现了文本的内容和主题,同时还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趣相得益彰。为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原始插图,引导学生在图文并茂中理解语言、体悟情韵,丰富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在整体朗读文本时,先概括提炼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利用小标题的方式,分别为教材中的插图命名:轻盈横掠图、迅捷飞行图、悠闲栖息图。然后,让学生带着对插图的观察,自主朗读课文中相对应的语段,简要阐述图文对照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联,超越文本语言樊篱,探寻语言和画面之间在呈现表达方面的一致性。有了图片的浸润与支撑,教师组织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语言,巧妙地利用插图中的资源理解课文中的核心词语。比如,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小圆晕”“波光粼粼”“荡漾”等鲜活的词语,就可以借助图片进行理解和深化。词语感知到位了,学生对画面的感知也就更加细微了,教师再将词语置放在学生思维深处,将词语与画面、心境联系起来,语言文字就会在学生的思维中真正活跃起来。通过插图感知了文本鲜活的语言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再次图文融合,进行再生性思考:“透过语言文字,联系图片,你还能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色?”将学生对图片的关注从显性的燕子身上转移到画面的其他部分,唤醒学生的想象意识,借助图片中的每一个细节资源,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解读。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教师始终将学生的思维浸润在图片中,借图读文字,然后再欣赏画面、补充画面,真正将阅读中想象画面的语文要素落到了实处。

三、强化情感体验,用美读渲染画面

生命个体对情感的产生需要借助于鲜活而具有美感的画面,而画面又可以有效地强化情感的形成。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富有情感的美读,在学生的认知与鲜活画面中架设起高速通道。

以教学《燕子》第一自然段外形的部分为例,如何才能让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生命的气息呢?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很多学生只能做到通顺流畅,而几乎不带有情感,就好像是机械的电话录音。为此,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指导:“现在你朗读的已经不再是作者郑振铎笔下的燕子,而是你心中的燕子——当你经历一整个冬天的严寒,第一次看到了燕子,你将是怎样的兴奋……当你在百无聊赖之际,听到了燕子的第一次啼叫,像是在和你打招呼,你抬头一看,惊喜地发现是一只燕子……当看到柔柳抽出了第一根枝条,燕子从南方飞回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这样的美读指导巧妙地将文本的语言、表达的形象和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让学生触摸到了语言的情感和温度,实现了意蕴和画面的同构共生。

四、转变关注视角,用换位扩展画面

换位原本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以理解为中心,想人之所想的一种处事方式。语文学习中,学生站立在作者的视角,就能更多地从创作的思维去想作者所想,让画面得以延展;站立在文本人物的视角,感受并体验各类角色的情感心理,就能让文本语言所展现的画面更具层次化、立体化、多维化。

如教学《燕子》第二自然段中“赶集”这一拟人点时,教师组织学生从语段中燕子、花草、柳树、细雨等事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物,将自己当成是其中的一员,快速地融入这次赶集的“聚会”中。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有的学生把自己看成红花,要赶着去一睹柳树的风采,欣赏她柔顺的头发;有的把自己看成了柳树,正摇摆着身子和飞过的燕子打招呼呢;有的把自己看成了一根青嫩的小草,急匆匆地探出头来看春天的世界……学生们说着,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语言文字转化为他们心中的语言,并演化成了直观的画面。

这一段的教学,教师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加富有层次地理解核心词语“赶集”。除了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展现“赶集似的”画面,教师还组织学生尝试与文本语段中的事物进行换位,文本的语言就成了学生内心的潜台词,他们纷纷从自己选择的角色入手,想象自己在“赶集”的语境下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做些什么……激发了他们对勃发春天的无限向往之情。

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是基本的阅读素养,需要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历练,不断强化。只有真正地胸怀语文要素,巧妙地整合文本语境,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才能获得最大限度地生长。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