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课后习题编排特点,发挥教学价值
2020-03-30魏宏
魏宏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特別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教师要把准课后习题在语言训练方面的特点,对症下药,在课后习题的支架、范例作用下,合理确定教学重难点,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优化学生的语言习得,以真正发挥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实现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课后习题;编排特点;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51-02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内容,语文知识等共同筑成了语文教材的大厦。与传统的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教材中课后习题的编排可谓独具匠心,尤其是在语言范例的编排上独具特色,值得教师认真研读,挖掘出其中的教学价值,真正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助力。
一、课后习题中语言范例的编排特点
(一)搭建学习支架
语文教材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掌握学习方法的抓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起步阶段,在复述课文内容、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语言支点、思维支点的提供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运用这些支点,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一课,课后习题2中要求“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从表格中所列举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来看,它们为学生的表述搭建了一个恰当的支架,能够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语言佳例示范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就是模仿,因此,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教材这个例子,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资源。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课时,课后习题中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范例。
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__。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许多教师在这道习题的教学中,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把横线上的空格补充完整就行了,实则不然。教师要紧扣习题中的关键词语“照样子”三个字,引领学生仔细品味范例中的句式。经过对语言范例的破解,学生就会发现,“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这些词语主要是从葡萄颜色的层面来表达的,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则是从颜色与光泽方面对前面句子进行总结,这是先具体,后概括的一种表达方法。只有破解了文本的言语密码,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
(三)创设语言环境
统编语文教材特别强调语言在语境中的真实性与交际性,特别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后习题中这一特点体现得也较为明显。教师可以依据课后习题的这些特点展开情境创设,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课后“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2)……”这些习题都是适合学生自由辩论并发表见解的训练题目。对于学生来说,这场辩论或者争论,他们无论支持哪个说法或者不支持哪个说法,都需要给出一个具体的理由。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文本语境与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现场组织,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网络,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二、课后习题中语言范例的教学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把握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编排特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借助语言范例,确定教学重点
在教学重点的确立方面,教师可根据课后习题,把握阅读教学的方向。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是一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的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是这篇童话故事最明显的特点。对此,课后习题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默读课文。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我喜欢”的内容,然后再抓住喜鹊的叫声以及喜鹊阿姨的做法,引领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角色的性格,从而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二)借助语言范例,设计课堂教学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许多语言范例都与文本的核心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时围绕课后练习进行教学设计,可以达到短时而高效的教学效果。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这篇童话主要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来以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三部分内容结构相似,写法相近,都是按照“飞到什么地方一藏起什么一景色变化”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结合本课课后练习:“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1)让学生自由读描写天空、海上、城市的段落。(2)带着课后练习阅读二、三、四自然段,并以“无论……还是……都……”的句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最后,教师还可以创设类似的情境,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把雾飞到校园,飞到小山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鼓励学生仿照着文本的样式,用上“无论……还是……都……”的句式进行语言表达。这样教学,紧扣课后习题,提出阅读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课后习题,优化语言习得
在语文教学中,依托课后习题中的语言范例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雨》一课的课后习题3要求:“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写下来。”这道习题中加点的词语主要有“压、垂、挂”。在这道习题旁边的语文要素指出:“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这些加点的词语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品味,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还能换成哪些词语,为什么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置身于文本语境之中,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秘妙,并在言语品味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
综上所述,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编者也特别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作为引领阅读教学的重要依据,合理利用课后习题的编排特点来降低学生语言表达的难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