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域文化与地方出版社图书出版之间的关系

2020-03-30侯琳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类图书选题策划

侯琳

【摘 要】 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地域文化特点与选题策划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地方出版社发掘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及出版地域文化类图书的意义,介绍了地方出版社出版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实践探索取得的成就。指出,地域文化是地方出版社选题策划的重要资源,地方出版社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输出载体,地域文化通过出版物发扬传承,地方出版社依靠地域文化打造精品图书,提升出版实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关键词】 地域文化;地方出版社;图书出版;选题策划;关系

“地域文化” 概念通常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使用。在“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地域文化用来指某一地域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社会环境而创造的文化个体。[1]在中华的版图内,存在着许多大小不一、“个性”鲜明的地区文化单位,大的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等;小的如潮汕文化、徽州文化、闽南文化等等。[2]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组成元素。地域文化的发掘、传承工作在“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版物作为承载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出版社尤其是地方性出版社肩负着发掘、整理地方文化的自然使命,是甄别地域文化的决策者。本文结合自身出版经验探讨地域文化与地方出版社图书出版之间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特点与选题策划之间的关系

1、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为选题策划提供了灵感来源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指的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地理气候、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特征上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地域性文化不可替代的原始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为图书选题策划提供了灵感来源。

2、地域文化的丰厚性为选题策划提供了深入挖掘的空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地域上经历着朝代更迭、国家兴亡,各朝、各国、各民族间形成的不同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吸收、创新、同化,这个过程是长期的,也是复杂的。但正是这种长期性、复杂性造就了地域文化内核的丰厚性。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以中国为例,如北京、西安、洛阳、南京等建都较多城市,从其留存的自然文化遗产的数量和规模上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地域文化发展的程度。构成地域文化的元素是多样的,如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寺庙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书画文化、曲艺文化、服饰文化等等。这种丰厚性为选题策划提供了深入挖掘的空间。

二、地方出版社发掘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

1、地方出版社具有地域文化出版经验和资源积累

地方出版社长期浸染于同一地域文化氛围下,在地域文化选题策划方面有着多年来的出版经验和资源积累。在策划某一类型地域文化的选题时,对其内容的开发角度和创新上,以及对其出版價值的预估评判上都有着更好的把控,并且可触类旁通研发出系列产品和周边产品。

2、地方出版社对地域文化选题开发能够持续关注

地方出版社对地域文化选题开发的持续关注,为其身处“小”地方而突破空间限制策划出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大”选题提供机遇。图书选题构成中被业界广泛认可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全国性选题和地域性选题两类。中央大社在选题策划方面,一般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全国性选题上,对于不了解或无法占有全国市场的地域性选题不轻易进行尝试,这就为有备而来的地方出版社留有出版空隙,地方社在深入研发的基础上,立足局部亦能做出影响全国的地域文化图书品牌。[3]

3、作者资源的积累

地域文化的发掘者主要是由当地的文化机构、文化领域工作者和广大的文化爱好者构成。而地方性出版社长期以来与三者之间保持有密切的工作关系,这对地方出版社第一时间获取地域文化的出版资源提供了优先性及可靠的创作团队。

三、地方出版社出版地域文化类图书的意义

1、弘扬中华文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历史的进步性。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历史的流变中,中华民族也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最终都走了出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由无数支流般的地域文化汇聚而成的,地域文化中又渗透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出版地域文化类图书,就是地方出版社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做出的贡献。

2、带动地方文化建设

地域文化自身具有独特性、丰厚性,它体现着一方水土的文化特性和人文价值。对地域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扎实的研究,对梳理地域历史、整合地域文化资源、繁荣地域文化建设、带动地域经济发展,打造地域新型文化,起到了实践性的重要作用。而地方出版社对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正是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地方出版社的文化使命。

3、打造图书品牌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出版社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竞争激烈的出版环境中找准自身的定位。这个定位首先是出版方向,如:文学类、古籍类、社科类、艺术类等等。在明确出版方向的前提下,再将资源内容进行择类出版,做到“精、深、广”。地域文化作为地方出版社的重要出版资源,在众中取优的编辑策划下,将优质地域文化传递给读者,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地方出版社树立了图书品牌。

四、地方出版社出版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实践探索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是一家地方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专著、古代优秀文艺作品等。在主题出版策划方面,一直紧抓地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多角度、创新性地梳理、整合,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批优秀的地域文化类图书品种。以下就列举该社近年来策划、出版的部分重大项目图书并进行分析: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延安文艺档案》(2012)《中国秦腔艺术百科全书》(2013)《西安鼓乐大典》(2014)《千年秦商﹒中国秦商文化》(2015)《黄帝文化大典》(2016)等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西风烈”丛书系列(2011)、《当代陕西文艺精品》系列(2010、2012、2016)、《陕西抗战记忆》(2014)等等;陕西出版资金资助项目:《陕西知青档案》(2012)《吉祥陕西》(2013)《陕西援藏工作纪实》(2015)《唐代乐舞》(2017)等等;陕西出版集团重大出版项目:《根据地》(2011)《西京故事》(2012)《装台》(2014)《长安新诗典》(2016)等等。

这些重大项目图书大致分为文化类和文学类两部分。文化类图书主要偏重于将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的、西安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乐舞文化等资源进行挖掘、整合,选取具有出版价值的切入点进行深化出版;文学类图书在内容的呈现上也大多是围绕这片黄土地的历史、风俗展开,讲述生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尤其是《陕西当代文艺精品》系列图书更是将优秀的陕西作家、艺术家、艺术团体的作品集结起来,树立文学陕军的旗帜、呈现陕西艺术特色。其中已出版的重大项目图书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发掘、传承、弘扬地域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也在多年的实践中检验了地方出版社在选题策划取向上走地域文化特色之路的正确性。

五、结论

地域文化是地方出版社选题策划的重要资源,地方出版社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输出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在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出版物的过程中,地方出版社要始终贯彻“内容优质、品质精良”的出版理念,让该类出版物在加强地域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9.

[2] 王四达.简论地域文化的定位问题——以“闽文化”和“泉州学”为例[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2.2.

[3] 谢西国.走地域文化的特色之路——地方中小出版社的選题策划取向[J].中国出版,2008.9.54.

【作者简介】

侯 琳(1985.11—)女,汉族,硕士学位,任职于陕西省太白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类图书选题策划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开创科技类图书的新板块
新年刊
码洋上升 前景广阔
选题有误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为生活加点“料”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
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