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监测及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3-30岑家卫
岑家卫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肝胆外一科,云南楚雄 675000
状腺切除术虽最大程度地切除了肿瘤组织, 降低了肿瘤组织转移的可能性,但患者术后会并发感染、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其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口唇及手脚麻木、 面部肌肉痉挛及手脚抽搐等低钙血症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肌麻痹和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1]。 尽管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度,可保护甲状旁腺,但术后甲状旁腺结构及血供受损仍无法避免,有研究指出,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约为1.6%~50%,通过补充钙剂及对症处理可使甲状旁腺的功能恢复正常, 但仍有1.5%~4%的患者可发展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需要终身服药治疗[2]。故为了探究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该研究选取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的131 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31 例为研究对象,满足以下纳入标准:均经颈部CT、核素扫描和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等方法确诊, 符合2015 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术前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病历资料齐全,患者充分了解该次研究,自愿参加该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颈部手术史及放疗史者,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无法耐受手术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及病理性肥胖者。 该次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31 例患者中男性53 例、 女性78 例; 年龄为26~81岁,平均年龄为(56.52±8.49)岁;病变部分:单侧68 例,双侧63 例;病变性质:恶性肿瘤60 例(甲状腺髓样癌33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7 例),良性肿瘤71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1 例、甲状腺腺瘤28 例、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12 例);临床分期:Ⅰ期68 例、Ⅱ期31 例、Ⅲ期32 例;手术类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7 例,甲状腺全切除术84 例;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是53 例,否78 例;手术次数:初次手术71例,再次手术60 例。
1.2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手术前、 手术后1 d 及3 d 的PTH 水平。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 d 及3 d 均抽取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 送检。 将血液标本置于离心机上分离出血清,应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的试剂盒检测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正常范围为15~65 pg/mL,当术后1 d 甲状旁腺激素水平<15 pg/mL 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对症治疗后6 个月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范围者为暂时性减退,未恢复至正常者为永久性减退。
②观察患者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
③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为减退组, 以甲状旁腺功能正常者为正常组,再根据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恢复与否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分为暂时性组和永久性组,分析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 手术后1 d 及3 d 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患者手术后1 d 和3 d 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3 d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后1 d 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前、 手术后1 d 及3 d 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x±s),pg/mL]Table 1 Serum parathyroid hormone levels before surgery, 1 day and 3 days after surgery[(x±s),pg/mL]
2.2 患者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
131 例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39 例(29.77%), 其中28 例 (71.79%) 为暂时性减 退,11 例(28.21%)为永久性减退。
2.3 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
双侧病变、恶性肿瘤、甲状腺全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和再次手术是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2,其中双侧病变、甲状腺全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和再次手术是甲状腺切除术后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约80%左右的患者有4 个甲状旁腺, 其中双侧双甲状旁腺的位置较固定,位于甲状腺腺叶背侧中上1/3 交界处, 约平行于环状软骨下缘, 但下甲状旁腺的位置不固定,且正常的甲状旁腺呈黄褐色或红褐色,与脂肪组织相似,术中较难辨认[4]。 此外,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紧贴甲状腺背膜,其供应血管是由发自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细小分支相互吻合所形成的血管网, 故甲状腺切除术中极易损伤甲状旁腺组织及其血供网[5]。
甲状旁腺激素对人体钙的自体平衡、维生素D 依赖的钙吸收、肾脏重吸收钙及磷酸盐排泄具有主导作用,在机体钙水平的调节和骨转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6]。因此, 若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 会导致血液中Ca2+水平下降,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使患者出现手脚麻木、面部肌肉痉挛及手脚抽搐等症状,且甲状旁腺激素的半衰期较短,仅为5 min,故甲状腺切除术后血甲状旁腺水平均大幅度下降,因此,术后第1 天检测患者血液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敏感性超过97.00%[7]。 李珊珊[8]在研究中选取了184 例甲状腺疾病患者, 其中133 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和51 例恶性甲状腺病变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后1 d 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分 别 为(25.81±12.63)pg/mL 和(18.59±15.93)pg/mL,术后3 d 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别为(33.13±13.64)pg/mL和(23.99±16.06)pg/mL,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该次研究中,患者手术后1 d 和3 d 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与李珊珊的研究结果一致,且手术后3 d 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后1 d 的水平(P<0.05),可能与患者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有关,有研究指出,甲状腺疾病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后1 周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9]。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29.77%,其中暂时性减退发生率为71.79%,永久性减退发生率为28.21%。 及时给予患者钙剂口服,可阻断“甲状旁腺损伤→甲状旁腺分泌减少→血钙下降→损伤的甲状旁腺超负荷刺激→进一步加重损伤”的恶性循环,是临床预测和预防低钙血症的有效方法[10]。 双侧病变、恶性肿瘤、甲状腺全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和再次手术是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P<0.05),其中双侧病变、甲状腺全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和再次手术是甲状腺切除术后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 (P<0.05)。
综上所述, 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病变部位、手术范围、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和手术次数等因素有关,故临床医师可在严密监测状态下进行手术,以期保护甲状旁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