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术中保温对直肠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2020-03-30陈芳芳郭丽莉
陈芳芳,郭丽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0 引言
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仅比胃癌、食管癌略低,多以男性患者为主。调查显示[1]:40~60岁的中老年男性是直肠癌的高发群体。这是一种与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随着经济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直肠癌的发病率大有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有年轻化的发病倾向。恶性肿瘤往往对患者的心理、精神、思想造成沉重打击,患者会因此表现为焦虑、抑郁、紧张、悲观、恐惧等一系列负性情绪,这些情绪又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带来影响,给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造成困难。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方式,受到麻醉、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体温会随着手术的进程而逐渐下降,一旦发生低体温现象,那么患者的苏醒时间就会延迟,寒颤的发生风险也会更高。研究显示[2]:术中给予直肠癌患者保温措施,能够有效避免低体温的发生。为此,我院对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并评估了术中保温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直肠癌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且通过病理学检查予以明确确诊,入组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系统疾病、重大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参照组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62.84±2.96)岁。干预组30例,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63.59±3.18)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合理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成功麻醉后,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将棉裤腿套在患者的下肢。
术中全程保温措施:①术前1d探视患者,讲解手术流程、方法、大概需要的时间;讲解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危害性、预防措施,以获得患者的充分理解,提前做好思想准备。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给予针对性的安慰与开解,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资料、病情病况、临床症状,评估低体温的发生风险,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②加强手术过程中的保温强度,术前半小时,将手术室的温度调节在24℃以上,当患者入室后,再将温度降低到22℃[3],湿度设置50%左右。
③手术开始后,护理人员将毛毯覆盖在患者的非手术区域,减少皮肤的裸露面积。输液治疗前,先对液体进行加热。如果输注的是血液制品,则要格外注意加热方法,以免操作不当破坏血液制品的成分,或者导致溶血现象[4]。
④术前将湿纱布和消毒液等用品准备完善,并适当加热。术中,在暴露的脏器、组织上覆盖蘸了盐水的苫布,可避免因液体蒸发而造成的热量流失。手术开始前,准备好37~40℃的冲洗液,在冲洗手术操作区域的时候同样避免热量的严重流失。
⑤加强术前和术中的巡视,动态监测患者体表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保温装置,术中利用充气式保温毯为患者保暖。
1.3 观察评定标准
①体温变化:连接PHILIPS-1205A型监护仪和U1586B美国安捷伦温度探头,探头置入患者鼻咽5cm,测量术前、麻醉30min、麻醉针60min、手术结束时、术后60min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
②寒颤与切口感染发生率:通过Wrench标准对麻醉复苏期两组患者的寒颤发生情况进行分级[5],I度:外周血管收缩、寒毛直竖、外周青紫这三种表现至少存在一种,但没有肌颤表现。II度:有1组肌群出现肌颤。III度:1组以上的肌群肌颤。IV度:全身肌肉肌颤。
③综合指标: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组在麻醉60min、手术结束时、术后60min时的体温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的寒颤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寒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综合指标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参照组更早(P<0.05),见表3。
3 讨论
研究显示[6]:直肠癌患者在行开腹手术治疗时,低体温的发生率>50%,其中约有1/3的患者体温在35℃以下。另有资料显示: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的体温通常会降低0.2~0.4℃。手术操作过程中,环境、失血量、输液、输血、麻醉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患者的体温。全程保温措施从术前巡视开始,一直到手术结束,都为预防低体温的发生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术中使用保温毯为患者创造恒温保暖环境,阻断了冷空气和皮肤之间的直接接触,有效减少了对流散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从麻醉60min开始,直至术后60min,体温均高于参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保温毯加强了反向辐射和传导对流[7],促使了热量朝皮肤的方向流动,从而让患者的体表温度逐渐上升。适当加热湿纱布、输注的血液制品、液体、冲洗液和消毒液等,可以尽可能的维持机体热量,防止体表和体内热量的流失。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n 进入手术室 麻醉30min 麻醉60min 手术结束时 术后60min干预组 30 36.27±0.31 36.12±0.18 36.69±0.32 36.58±0.14 36.67±0.38参照组 30 36.17±0.24 35.83±0.42 35.78±0.34 35.62±0.31 36.10±0.15 t 0.9138 1.0752 9.4165 10.8324 0.6382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寒颤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综合指标比较(h,±s)
表3 两组患者的综合指标比较(h,±s)
组别 n 拔管时间 清醒时间干预组 30 18.27±4.39 29.85±6.74参照组 30 28.13±8.29 42.25±6.84 t 17.6298 21.5764 P<0.05 <0.05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组发生寒颤和切口感染的例数要明显少于参照组,而且比参照组的拔管时间更早,清醒的速度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术中全程保温措施帮助患者维持了正常的体温,稳定了机体的氧传送能力,即使是在麻醉状态下,机体也能获得良好的供氧,正常体温下,依赖性酶促反应可以正常维持[8],从而缩短患者的拔管和清醒时间。现阶段,大部分医院都有条件在术中采用恒温毯为患者保暖,但临床实践发现,如果只采用一种保温措施,很难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因此,要在常规覆盖保暖物品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多种保温措施,比如加热输注和冲洗的液体,调节手术室温度等,通过全方位的保暖减少患者机体内的热量流失。
综上所述:术中保温对于预防直肠癌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十分重要,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