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北浅山丘陵区大球盖菇简约化栽培技术

2020-03-30任志敏

食用菌 2020年2期
关键词:盖菇玉米芯培养料

任志敏

(河南省卫辉市农业农村局,河南卫辉453100)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皱球盖菇。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其推荐大球盖菇原因:一是利用秸秆原料,生产成本低;二是可生料或发酵料栽培,省去装袋灭菌等环节;三是大球盖菇脆嫩光滑,口味清淡,深受消费者青睐。贫困地区脱贫项目之一即栽培大球盖菇。笔者从事大球盖菇推广工作多年,认为栽培大球盖菇需要因时因地制宜,注重关键技术环节,才能取得高产高质高效。现就豫北浅山丘陵区大球盖菇简约化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河南豫北地区可选空闲地,搭建塑料大棚栽培大球盖菇。播种期宜安排在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此时天气转凉,气温在10~25℃,较低气温不会因培养料发热而影响大球盖菇发菌。从播种到出菇约85 d,出菇的高峰期处于春节前,市场菇价坚挺,栽培者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好。

2 整地做畦及土壤处理

选择通风、半遮阳、排水良好的场地搭建大棚建畦床。做畦床前将土翻松晒白,促进土壤各成分活化,为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提供更多的微量元素。畦床要土质肥沃,富含腐殖质。畦床呈龟背状,高10~15 cm,宽70~90 cm,留人行走道50 cm。

土壤处理是大球盖菇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若忽视土壤处理,大球盖菇出菇后因地下害虫为害而减产,且大球盖菇商品菇质量下降。在播种前每667 m2用48%乐期本(毒死蜱)乳油20 mL,加水20 kg(即1000倍)稀释后喷洒畦床,对土壤及土壤地表爬行的夜蛾类害虫和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尤其是对地蛆和蛴螬。

3 培养料选择及配方

大球盖菇培养料首选玉米芯。玉米芯具有丰富营养,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等特点;吸水能力强,每粒玉米芯像是一个“小水库”,在整个大球盖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源源不断提供充足的水分,因此玉米芯是栽培大球盖菇的上乘原料。但要注意两点:一是玉米芯要干燥,不受潮霉变,霉变玉米芯营养成分降低,杂菌累积多;二是玉米芯不能带土,土中含有大量的土传竞争性杂菌,其萌发蔓延会影响大球盖菇生长发育。

大球盖菇培养料配方:玉米芯(颗粒状)75%,谷糠15%,麸皮5%,生石灰3%,磷酸二氢钾1%,石膏l%。培养料含水量170%。

4 拌料及发酵

拌料是大球盖菇栽培的关键环节。要注意两点:一是把不能溶于水干料先混合干拌;二是把能溶于水的料采用逐步稀释的方法,溶于全部用水中,与搅拌好的干料充分混合拌匀。具体方法是,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将玉米芯粉碎成大豆粒大小的颗粒;将石膏、磷酸二氢钾与麸皮混在一起、拌匀;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制成石灰水。玉米芯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将麸皮、石膏、磷酸二氢钾混合物撒在玉米芯上,干拌均匀,再泼洒石灰水,料吸水均匀建堆,当堆温达60℃以上时,每天翻堆一次,翻堆三次即可铺床播种。

5 铺料播种

在播种前,先在菌床上撒一层石灰粉。播种可层播或穴播:层播,先铺10 cm厚的料,均匀地撒上占总量1/3的菌种,再铺第二层料,将其余菌种撒在料面。铺料播种时气温偏高料床打通气孔(用直径4 cm的木棒,每30~40 cm打通气孔),最后用稻草覆盖料床即可。

6 发菌管理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期温度、湿度的调控是栽培管理的中心环节。发菌前期料温应在25℃左右,若料温低于20℃,虽菌丝生长较慢,但菌丝健壮;若料温高于30℃,则菌丝活力下降,甚至出现菌丝衰亡。一般播种后3 d菌丝萌发,30~40 d菌丝“吃”透培养料,此时适时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倒伏,有助于原基形成。发菌后期,要防范寒流袭击,时刻注意天气预报,及时增添覆盖物保温。水分管理,一般播种后前20 d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菇床上的菌丝量已明显增多,占据培养料面的1/2以上,此时若菇床面的稻草发干易折时应适当喷水。菇床四周的侧面应多喷水,中间部位少喷或不喷水。如果菇床湿度已达到要求,也可不喷水,否则会因含水过多导致菌丝衰退。

7 覆土及土质选择

大球盖菇播种后30 d左右,培养料中、下层料的菌丝已联结一体或已快接近,这时可在料表面覆土。覆土选用壤土,质地松软,具有较高持水率,含有丰富的腐殖质,pH5.5~6.5。豫北一些丘陵浅山区,栽培地块是山前冲积土层,土壤多为稍偏重的黏壤土,持水强但通气性差,不利于菌丝在土层扭结集聚形成菇蕾,需要加3%的谷糠或玉米秸秆碎屑,以改善覆土层的通气性。覆土的方法是将提前消毒处理过的壤土铺撒在菌床上,厚度2~4 cm,每平方米菌床约需0.05 m3壤土。覆土后需喷雾化水,水量以湿润覆土层为宜。

8 出菇期管理

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菌蕾时,每天早晚向畦床喷雾化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覆土层含水量达到30%,料层含水量75%。喷水原则是轻喷勤喷,天气干燥多喷,阴雨天少喷。出菇前每天通风换气2~4次,每次0.5~1 h。菇棚温度超过30℃,加强通风并喷淋井水降温,确保菇体正常生长。出菇期要注意调节光照,光照过强,大球盖菇失去原有的色泽,商品价值降低。

9 采收

大球盖菇从小菌蕾到成熟,需5~10 d,此时子实体成熟度在六七成,大小适中,菇体较重且营养成分丰富。直观标志为菇盖外一层菌膜刚破裂、盖内卷不开伞,此时是最佳采收期。如不及时采摘,菇盖增大和菇柄伸长,菇重及营养物质下降,市场售价低。采菇时用手指捏住菇脚轻轻转几下,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即可。采收后的鲜菇去除根基部残留的泥土、培养料及菌束,定量分装在泡沫包装容器内(若菇体含水量高,需要先铺一层吸湿纸),运输至市场销售。

10 冷贮后再销售

规模化栽培大球盖菇,出菇高峰期如不能及时销售,将整理后的鲜菇及时放入冷库,可延长其货架寿命,否则会因菌盖表面长出茸毛状气生菌丝而影响商品价值。在2~5℃的环境下鲜菇可保鲜2~3 d。笔者经验,栽培面积达几十公顷以上时,一定要建与之相匹配的冷藏库,即1万平方米栽培面积需建造面积1.5~2倍的冷藏库,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才能使大球盖菇栽培效益最大化,达到高产高质高效。

猜你喜欢

盖菇玉米芯培养料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得闲爱搓玉米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