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高专医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2020-03-28刘涛周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8期
关键词:同辈就业指导团体

刘涛 周冉

[摘           要]  现今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在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是提升高职高专医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迫切要求,更是提高学生择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在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思考和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    键   词]  团体心理辅导;高职高专;医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048-02

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由于受到行业特性和学历层次的限制,就业选择面窄,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操作层面,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开展模拟招聘会和简历制作大赛、举办多种类型的双选会等,忽视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特定团体中开展的、以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借助游戏活动这一载体,促进团队成员的交流与思考,最终帮助个体获得成长与适应的辅导课程。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即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活动,用引导的方法带领参与成员进行分享讨论,引导成员自我察觉与反思,同时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行为将如何影响这个团队的动力,让参与者沉浸在获得知识的体验情景中,透过概念化及类比过程,将此经验转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同时也帮助个人培养参与团队合作所需要的技能。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职业修养与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辅导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尤其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彰显出特别的适用性。

一、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本研究选取在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以自愿报名的形式招募的300名医专生,对他们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筛选就业能力水平接近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选取其中的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另外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当前不进行任何干预。但出于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考虑,在课题研究结束后的一个月内依然对30名对照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由四个单元组成,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3小时,共四次。活动方案以CASVE模型为技术框架(如下图),每个单元的课程由热身活动、就业心理辅导的体验式活动、分享与整合活动经验、如何将经验在生活中实践等内容组成,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活动的体验与心得。

1.第一单元“寻找我的黄金法则”——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促进团体成员相识。

2.第二单元“倾诉就业和创业压力”——情绪宣泄与表达,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互助。

3.第三单元“《西游记》中的团队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魅力,强调团体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

4.第四单元“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寻求积极应对策略,活动结束。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人际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压力,勇于直面压力,舒缓紧张的情绪来迎接压力和挑战;学会共同寻找应对策略,学会收集就业与创业信息,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就业与创业的主动性,提升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竞争力。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在对医专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其必要性概况来说有以下四点。

(一)为就业求职中遭遇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需求不断增加,一对一的传统个体咨询(每次咨询面谈需要40分钟到1小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求职困难学生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一对多的形式能够同时帮助更多的就业求职困难学生,而且在符合资助的专业心理指导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更全面地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能力。

(二)提高大學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支持

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毕业前夕身处求职就业压力中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更为突出。但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辅导和调适,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严重心理疾病甚至精神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凭借其突出的活动主题、丰富的辅导内容、广泛的深度交流、成员间高度的团体认同感等特性,能够提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必备的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同质(同样都是在求职中有困扰)成员间形成亲密关系,使求职就业困难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和情感支持。

(三)使同辈群体拓宽就业思路、明确求职方向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有强烈的同辈交往需求。正处于求职毕业的“95后”大学生选择解决问题排解烦恼的第一途径是找同龄人倾诉、与同辈交流。团体心理辅导中设置的系列活动恰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让同辈之间因某个共同特点(求职就业困扰)相互倾诉与交流、分享经验与教训、探讨成功与失败的平台,同辈大学生群体通过此平台彼此交流与分享,促进其更深刻地认知自我、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从而更准确地明晰未来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同辈就业指导团体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消失吧!同辈
域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同伴关系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