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拓宽识字教学的途径研究

2020-03-28王建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王建萍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中最基础的环节。提高识字能力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方案和学生个体等各方面,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语文发展,促进文化提升,这是一件不容忽视的教育事业。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如何拓展识字教学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途径;识字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48

汉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小学生应该积极学好汉字、认识汉字、了解汉字,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流很有意义,这不仅关系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汉字的种类繁多,在小学生刚开始认识汉字的时候,他们自身的文化底子薄弱,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学会汉字。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方式和拓展识字途径是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汉字是陌生的,若只按照读、背、记这种教学模式的话,很难引起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低年级学生本身对汉语有着畏惧心理,若不能从心底热爱学习汉字,低年级学生难以坚持认识和积累汉字,低年级学生没有学习汉字的乐趣,认识汉字将会是一个很辛苦和漫长的过程,会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增加他们对汉字的兴趣,改变教学方式。课堂上利用“游戏”“故事”等方式,增加识字趣味环节,指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掌握识字技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汉字。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从心底喜爱汉字,阔大他们的识字量,有了汉字基础,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进步。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1. 用游戏激发识字兴趣

以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为例,教师安排两组学生以“小鸟”和“青蛙”为两个角色,教师是指挥者,由教师安排整体活动,包括提问题、做笔记等。首先,安排第一、二组自由地描述各自所处的位置,看到的景色等,指出关于地点的字——井和天空;他们对话的原因是什么(“小鸟”渴了)?“小鸟”和“青蛙”有什么样子的行走方式(飞和跳)?争论的话题是什么(天空是什么样子)?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每个生词(井,渴,飞,蹲,喝,弄,错等)。用故事表演的形式把生字写下来,学生带入游戏角色中,参与度高,识字的兴趣也提高了。除此之外,教师教会学生识字后,按照生字延伸其他字,例如动物除了飞,还有“跑”“爬”“游”等,青蛙除了蹲,还可以“跳”,根据角色延伸汉字,学生更有亲近感,不会对汉字陌生,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因材施教,增加趣味的游戏环节认识汉字,把握教学和活动的结合,丰富汉字知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信心。

2. 用猜字或者故事的方式识字

以一年级语文为例,教师在复习阶段可以按照声母或者韵母的方式找汉字,分别把“ou”“ing”“ong”等韵母归类,做成卡片的形式,相同韵母或者声母的归为一类,学生分成小组形式,每个小组在最短时间内把卡片归类好并且派代表正确读出卡片的字就判为赢的一方。教师提前准备小礼物给赢的一方,输的一方也有奖赏。这样,学生有学习的满足感,增添了课堂的学习乐趣。另外,教师根据听故事和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互动学习,以学生为个体,一方为讲故事和另一方为听故事,一方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讲给另外一方听,听的一方讲述或者补充内容,当学生遇到不知如何表达的字时,教师在旁边辅助学生。总之,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教学生认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喜爱汉字,积累语文知识。

二、教會识字方法

汉字是由象形图逐渐演变的,很多汉字的意思是相通,包括读音和字体。学好汉字必须学会拼音和笔画,这是最基础的部分。教师教会学生识字,方法技巧很重要,利用同音字或者相同偏旁的汉字教会学生识字,列出常用的偏旁,每个偏旁有个汉字为头,然后根据汉语词典、变化部首等方法学会更多陌生的汉字。汉字只有在多积累的情况,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得到提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识字的能力,积累词汇量,提高语文知识素养。

以二年级课文“找春天”为例,教师写出文章的生词——“遮遮掩掩、叮叮咚咚、姑娘、符、桃等”,教师对学生说换个衣服——换部首造成新的字,例如“遮”换成“蔗”,“掩”是“淹”,“叮”是“订”,“符”是“附”,教师多用换一换部首的方法教学生认识汉字,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记忆力强,记汉字也比较牢固,由一个汉字演变多个相关汉字,教学生认字的技巧,使其能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三、结合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识字

生活中有很多学习汉字的渠道,例如超市的广告、动画片、杂志、街道上的广告、图书馆、博物馆、学校的通告等。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指着文字问“这里写着什么”,若来到建筑物前,教会学生形容建筑物特点等,这也是识字的渠道。把识字带到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无处不在的汉字文化。必要的话,教师利用多媒体新技术,用看、听、做的视频教学生认识汉字。教师只有多尝试不同有效提高识字的方法,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够提升。

以二年级下册“春节到”为例,教师列举中国重大节日的名称,在课堂提问学生最喜爱的节日以及在节日里干什么等,比如春节要贴对联、吃饺子、压岁钱、团圆饭、拜年等,把有关春节的词语写下来,利用多媒体播放《春节的传说》,让学生学更多的汉字,对教师讲的春节活动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经常播放适合识汉字的视频,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结合生活和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和认识汉字的途径。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识字需要教师的引导,把学好汉字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积极探索有效识字途径,激发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教会其识字方法,最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 孙宗乐,李晓庆.让学生快乐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33).

[2] 杨 柳,尹世奇.探究趣味识字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5).

[3] 官玉儿.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趣味教学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9(2).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3256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