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贲门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在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2020-03-28赵一江南巩瑞想张熠徐露佳董璐璐韩大正
赵一,江南,巩瑞想,张熠,徐露佳,董璐璐,韩大正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开封)
0 引言
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是门脉高压者常见并发症,约50%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胃食管静脉曲张[1],肝硬化患者中每年5%~15%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食管胃静脉曲张。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2],是门脉高压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中,胃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低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但更为严重,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较高[3],再出血率高[4-5]。目前,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ST)、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及组织胶栓塞术对GOV有良好疗效,近年来已经成为治疗GOV的一线方法,因存在较多并发症,已减少使用。所以,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很重要。本文主要探讨李坪等[6]提出的内镜下贲门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ndoscopic selective varices devascularization,ESVD)对食管曲张静脉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月5日因门脉高压所致的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于我院的45例患者,入组标准为:(1)不限年龄;(2)GOV1、GOV2型食管胃静脉曲张;(3)均符合2015 年中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7]的诊断标准;(4)患者本人、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1)存在内镜检查绝对禁忌症;(2)既往接受过曲张静脉相关内镜、介入、手术等治疗者;(3)孤立的胃静脉曲张 (Isolated gastric varicose type,IGV型);(4)合并肝癌、门脉癌栓者。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采用内镜下精准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ESVD)方法治疗GOV1、GOV2型食管胃静脉曲张[2],即内镜下使用注射针在贲门、胃底黏膜内,由远及近寻找可能存在曲张静脉的黏膜隆起并行穿刺,当回抽注射针见血或穿刺点有明显出血时,采用“三明治夹心法”依次向各曲张血管内注射聚桂醇3.0mL、组织胶0.5mL、空气2.5mL及生理盐水3.0mL。注射完成后使用注射针多点穿刺判断是否已阻断曲张静脉血流。如果穿刺点不出血或仅少量渗血,说明血流阻断完全,患者仅需定期观察;若穿刺点持续出血,说明贲门胃底曲张静脉血流未完全阻断,可再次穿刺寻找曲张静脉阻断血流,方法同前。需注意的是,食管曲张静脉贲门胃底来源支的寻找及判断血流方向是关键。术中一旦出现胃大面积缺血或瘀血,立即停止内镜下治疗。首次ESVD治疗完成后,1周后复查胃镜,如仍存在食管静脉曲张,可再于贲门胃底寻找来源支并行精准断流术。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胃镜,记录再出血及食管静脉曲张情况。
1.3 主要器械
采用PENTAX EPK-i7000主机及PENTAX EG29-i10型电子胃镜,Boston Scientific-23ga注射针,专用于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组织粘合剂(康派特,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北京康派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每支0.5mL),聚桂醇(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100mg/10mL)。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临床效果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后食管胃静脉曲张改善率、并发症、3个月及6个月内再出血及食管静脉曲张情况。依据2009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修订的《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8]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分型及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分为以下两型:①GOV型,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GOV1、GOV2型);②IGV型,孤立的胃静脉曲张。治疗效果:①显效。消化道糜烂、溃疡完全消失,内镜下完全看不到曲张静脉,消化道黏膜呈现基本色泽,即食管胃静脉曲张根除;②有效。消化道糜烂、溃疡完全消失后内镜下仍可见残留的细小曲张血管,即静脉曲张基本消失。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45名患者入组,其中女性20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为50.2±4.3岁,详见表1。
2.2 ESVD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45例患者共43例成功行ESVD,其中2例患者因胃黏膜大面积淤血,停止内镜干预,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好转;一次ESVD治疗后静脉曲张改善率(显效 + 有效)为71.1%,其中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率为22.2%。术后共32例患者进行第二次ESVD治疗,静脉曲张改善率为81.2%,其中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率为28.1%,术后2例患者伴发少量出血,未出现异位栓塞及死亡病例,见表2。
2.3 随访情况
本研究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及6个月内再出血率分别为4.44%、8.89%,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77)。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胃镜,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情况较前明显好转,表现为曲张静脉直径缩小,未见红色征等。
3 讨论
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是多种原因所致的门脉压力增高、血流阻力增大而形成的门体侧支循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常见严重并发症,是门脉高压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Child-PughC级患者病死率更是高达30%~40%[9]。依据印度学者SARIN[2]等提出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分型方法,将食管-胃连通型静脉曲张分为两型:①GOV1型:食管曲张静脉沿胃小弯延伸到贲门下2~5cm,曲张静脉较直;②GOV2型:食管曲张静脉沿胃大弯延伸并超过贲门部进入胃底,血管较长且迂曲,或呈结节样改变。按李坪静脉曲张的内镜下分型,将GOV分为4型[2,10]:①静脉回流上行:血流方向自下而上。②静脉回流下行:血流方向自上而下。③静脉回流上下行:血流方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存。④静脉回流不确定(no-way)。此研究我们按食管胃血流方向分类,将GOV1和GOV2合并为一种分型,即血流上行类,食管曲张静脉来源于贲门胃底曲张静脉。
表1 45例患者一般资料
近年,李坪等[6]提出ESVD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核心是反复探寻并尽量一次性完全阻断贲门胃底静脉曲张来源支,阻断回流上行血流,降低食管曲张静脉压力[11],无需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2]。而来源支即为血管刚从胃食管腔外进入腔内的部分,来源支充分闭塞可防止静脉曲张治疗后复发及再出血。本研究主要纳入GOV型EGVB患者,采用“三明治夹心法”依次向贲门、胃底曲张静脉内注射聚桂醇、组织胶、空气及生理盐水,观察记录食管静脉曲张情况。结果显示有43例患者成功治疗,操作成功率达95.6%,有2例患者出现胃大面积粘膜淤血,术后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遂停止内镜干预,保守治疗后症状减轻,复查胃镜见排胶溃疡形成。一次ESVD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总改善率为71.1%,其中曲张静脉完全消失率为22.2%,术后共32例患者再次行ESVD治疗,静脉曲张总改善率为81.2%,其中静脉曲张完全消失率为21.8%,效果明显,提示GOV型食管胃曲张静脉相通,符合李坪教授提出的静脉回流上行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疗效欠佳,可于食管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必要时行曲张静脉套扎治疗[14]。
聚桂醇注射液内镜下注射可被人体吸收,引起血管内皮组织炎症反应,激活病灶凝血功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产生止血效果[15],有效消除曲张静脉,显著降低静脉曲张复发率和再出血率[16]。组织胶注入血管能瞬间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进而产生免疫学异物反应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管闭塞。但组织胶局部作用效果较弱,在人体不可吸收,会被排除体外。在未闭塞的曲张静脉中,机体发生排胶时可能会再次发生出血,排胶率约为6.1%[17],且一次注射大量组织胶,可引起异位栓塞。二者联合使用时,组织胶遇血快速固化,有效封堵曲张静脉及注射针,从而减少和避免注射针孔出血概率[2],并使聚桂醇停留在血管内,降低异位栓塞的发生率,而聚桂醇可加速硬化速度,充分闭塞血管,降低随后注入血管内的组织胶漂移引起的异位栓塞[2],并减少组织胶用量,加快排胶速度,降低组织胶脱胶时发生再出血概率。本研究34例(75.6%)患者术后出现胃排胶溃疡,2例(4.44%)伴少量出血,治疗后好转,考虑与贲门胃底黏膜使用大量组织胶有关。ESVD强调一次性完全精准断流,只要将组织胶少量多点精准注入血管内,一般不会出现胃排胶溃疡出血。因此,二者联合治疗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可明显提高止血率,降低并发症及再出血率,达到即时止血,消除胃食管静脉曲张的目的[12-13]。最后使用的空气、生理盐水组合使胶快速进入血管,防止胶堵针,并将组织胶推向深部血管,有效栓塞管壁外血管[6]。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胸痛、恶心等不适,考虑使用大量硬化剂导致黏膜瘀血,产生坏死性介质,并伴发细菌感染有关,常通过抗感染、保护胃黏膜制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表2 ESVD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综上,ESVD治疗GOV型食管胃静脉曲张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治疗次数少,临床价值高,考虑此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将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