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行普罗帕酮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28熊爱民
熊爱民
(建始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湖北)
0 引言
心律失常属于心内科疾病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认为患者的发病机制与窦房结节异常激动有密切的关联性,继而导致激动传导发生障碍,降低传导速度,给患者的心脏搏动频率、节律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发病[1-2]。一般情况下,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表现以肾动脉供血不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悸等相关症状为主,因此患者发病后会影响其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对于患者预后而言意义显著。本次以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通过普罗帕酮、普罗帕酮+胺碘酮疗法展开对比分析,具体过程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分析,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心电图检查符合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全面知情;排除标准:①心肌受损严重者;②心动过缓严重者;③充血性心衰者;④不稳定心绞痛者;⑤房室传导阻滞者等;⑥其他脏器功能障碍、低血压者;⑦甲状腺亢进、低钾血症者;⑧近期存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史,或是治疗药物过敏者;⑨治疗依从性较差者等;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随机数字表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对照组包含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分布区间为47-76岁,均值(55.64±9.76)岁;研究组包含23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分布区间为46-77岁,均值(55.71±9.88)岁。就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可见数据进行组内对比分析,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P>0.05),研究开展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普罗帕酮治疗:患者入院后取100mg普罗帕酮(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33020108)给予患者饭后吞服,3次/d[3]。
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其中普罗帕酮治疗方案等同对照组,以此为基础,取0.2g胺碘酮(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03843)给予患者口服,3次/d;然后参考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维持剂量,一般设定在0.2g-0.4g/d;若患者每分钟的心率低于80次,给药剂量需调整至0.1g/次[4]。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治疗效果: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率、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心率、心电图检查均有明显改善,为有效;经治疗仍不符合上述条件,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有效率[5]。
②临床治疗安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1.0软件采集并分析两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的观察指标数据,记录形式以计数资料(n/%)作为参照,并由χ2值行统计学检验,若结果为P<0.05,可判断数据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数据较高,相对比对照组的69.23%而言,组间可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数据较低,相对比对照组的28.21%而言,组间可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情况对比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好发性较高,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普遍以心脏搏动频率异常为主,心律失常的影响性因素较为繁杂,常见的表现药物中毒、心血管疾病以及机体电解质紊乱等等,临床症状集中在心室颤动以及心动过快等,患者发病后需要立即接受有效疗法的干预,避免给其生命健康与安全预埋风险隐患。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多采取保守方案,可应用药物种类繁多,医学界尚未统一最佳治疗范本。有学者以9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普罗帕酮(A组)、胺碘酮(B组)治疗,结果发现,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数据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相对比普罗帕酮而言,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6]。以此为基础,本次为了探讨普罗帕酮、胺碘酮联合用药的可行性,以78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数据较高,相对比对照组的69.23%而言,组间可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数据较低,相对比对照组的28.21%而言,组间可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联合应用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分析原因:普罗帕酮作为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吞服之后,可以发挥良好的β受体阻滞UI及膜稳定效果,对患者的心肌兴奋状态产生有效抑制,促使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得到延长,所以在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发挥持久能效[7]。而胺碘酮属于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对α、β肾上腺素受体产生轻度非竞争性阻滞作用[8],促使患者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得到延长,解除折返激动,降低传导速度,而且并不会对膜电位、动作电位高位产生干扰,钾离子内流情况相对较少,同时不应期可以得到有效延长,避免患者心肌过度兴奋[9-10]。所以联合应用二者治疗心律失常,可以解除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为可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为患者的预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