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医学在口腔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3-27洪淑慧

现代盐化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口腔疾病治疗效果

洪淑慧

摘   要:探究在口腔疾病患者治疗中运用预防医学具有的临床效果。采取患者比较的方式,验证预防医学具有的临床效果,选择荆楚理工学院110例口腔患者成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治疗方法,只是加入日常生活习惯、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方案基础上加入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规定观察时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预防医学应用于口腔疾病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的特点,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可以普遍使用。

关键词:口腔疾病;预防医学;治疗效果

预防医学是由多个学科共同组成的学科群,研究对象为人类群体,在运用时采取生物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等理论内容,再结合宏观与微观情况,从而实现预防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生命质量显著提高的交叉性学科[1]。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症之一,且存在多发性特点。预防医学的研究方向是预防疾病,在治疗口腔疾病时运用预防医学的效果比较好。针对预防医学的疗效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荆楚理工学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110例,采取抽签方式将1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1~66岁,平均年龄为(38.5±27.5)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为(11±10)年,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9~65岁,平均年龄为(37±28)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为(10.5±9.5)年,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1例。将两组患者资料、病程输入至统计软件中可知,患者资料、病程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诊断标准

将(原卫生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口腔卫生保健规划作为110例患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标准,从诊断结果可知,110例患者均达到西医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

(1)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未实施任何治疗措施,只是加入日常生活习惯、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的指导,指导患者每天坚持刷牙,保证口腔的清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由于饮食方面存在较多损害牙齿的食物,要对患者加强饮食卫生指导,让患者了解哪些食物对牙齿是具有影响力的,摄入这些食物后,及时漱口能够降低食物对牙齿的腐蚀,再通过早晚刷牙,进一步保证牙齿不会受到食物的腐蚀。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实施的措施基础上加入口腔健康卫生知识教育、必要的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方式。在口腔健康卫生知识教育中,包含的教育内容有口腔疾病的概念、口腔疾病的引发因素、日常生活习惯与口腔之间的关系、口腔卫生与口腔疾病的关系、食物与牙齿之间的关系、食物具有的腐蚀性等内容。两组患者共同给予1个月的治疗期限。

(2)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效果,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产生的数据全部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运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运用(x_±s)表示,再运用t检验,统计软件给出P<0.05,表明两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后,全部集中在医院进行检测。经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再对两组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中,显效患者38例,有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21例,有效患者18例,无效患者16例,治疗有效率为70.91%。从治疗有效率数据(见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較大的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对策与建议

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性疾病之一,具有的种类较多,且部分疾病能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口腔癌、唇癌、舌癌等。分析引发口腔疾病的因素,站在中医的角度可知,患者体内因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浮而引发口腔疾病。另外,患者的机体防御机能产生问题,如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精神受到刺激、营养不良、疲劳过度、失眠等。年龄也会成为产生口腔疾病的因素,在性别方面无差异。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未注重口腔卫生、未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食物的刺激、腐蚀下产生口腔疾病,是由兼性厌氧菌与专性厌氧杆菌作用于口腔内部,使口腔产生问题[2]。患有口腔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出现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败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产生是由于心血管组织被牙周病感染,其过程是牙周病存在的细菌进入到血液中,附着在患者冠状动脉脂肪酸上,导致血块形成,进一步影响血液的流通性,从而使氧气与营养无法正常供应,引发心血管疾病。所以,需要针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再引入有效的治疗方式,从而使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存在的口腔疾病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与治疗口腔疾病采用现代医学与临床医学等方式的合理化共同治疗,能够准确分析出口腔疾病可能引发的各类疾病,通过及时调整治疗方式,使治疗作用与效率得到提升,进一步阻止口腔疾病的产生与蔓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可知,在人体健康方面口腔疾病具有的影响力较大,各个国家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居民口腔串病率,对边远、贫困地区人群的健康水平要重点关注,使居民的生活方式达到积极健康指数,从而使威胁人体口腔问题的环境、经济、社会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缩减。最有效的措施是创建优良的口腔健康卫生体系标准,在体系的影响下,使口腔健康目标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在我国创建的口腔健康活动中,以培养口腔卫生人才、口腔健康教育为核心,使口腔疾病防护管理有效推广,再通过科学的研究,制定出防护策略标准,通过分析措施,使预防口腔疾病的活动有效开展,从而促进我国口腔疾病防护活动顺利开展,提高居民口腔健康程度。再通过研究口腔疾病治疗措施,把有效的药物运用到口腔疾病治疗中,以日常生活为治疗核心,注重生活中的口腔卫生问题,再采取合理的预防方法,使预防与治疗的标准目标得以成功建设。预防口腔疾病需要从健康教育开始,要充分了解居民对口腔知识的认知程度、掌握引发口腔疾病的因素,从而能够有效分析出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及是否与免疫力下降有关。研究表明,口腔溃疡患者的整体免疫力水平低下。由于患者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口腔疾病频繁发生,需要患者重视疾病和预防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掌握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改变不良生活习性,从而进一步阻止口腔疾病的蔓延与扩展,实现健康生活。

为了证明预防医学在口腔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本次实验,目的是要证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掌握口腔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反复发作原因、日常生活习惯与口腔疾病之间的关系、食物与牙齿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注意日常行为,使口腔卫生能够得到有效保持,达到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的目的。通过对患者实施口腔健康卫生教育及有效的药物或者是手术治疗方式,使患者能够掌握口腔疾病相关知识,把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进行改正,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从而有效减少食物腐蚀后所产生的细菌对患者口腔的侵扰,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有效抑制疾病复发,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数据可以充分证明,运用预防医学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36%,而只是采取生活引导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只有70.91%,对比两组数据可以得到,运用预防医学措施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对口腔疾病的预防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由于对照组患者中未加入口腔健康卫生知识教育,使患者未掌握口腔疾病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保护口腔,使治疗效果无法提升。由此可知预防口腔疾病的措施具有的重要性。

虽然本次实验结果证明了预防医学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验结果可知,仍然存在无效案例,分析无效原因可能与患者的知识水平、依从性、遗传等有较大的关联。所以,需要更多的研究学者深入研究口腔疾病的预防,从而使预防措施更全面、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让所有患者避免口腔疾病的困扰,在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下,使日常口腔卫生更加优质,进一步保证患者的健康生活。

4    结语

将预防医学应用于口腔疾病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患者加强口腔疾病知识教育、改善日常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注重食物对牙齿的腐蚀作用,从而使患者自身能够有效预防口腔疾病,保持自身的生活始终处于健康状态中。

[参考文献]

[1]李  刚,孙轶群,郝媛媛.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现状及差距[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10):18-19.

[2]王  兴.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4):23-24.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口腔疾病治疗效果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0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比较
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统计学案例设计初探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MOOC优质教学资源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溶菌酶对口腔环境的调节与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