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
2020-03-27杨晶晶
摘要:时代的发展孕育了新媒体技术的产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需要更新,一些陈旧老套的话语需要淘汰,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是多元化、新颖性的话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教育者要更新理念,树立教育双方话语平等交往的思想,用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积极健康的网络话语,实现教育的话语转换,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移动通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实现了点对点、非面对面的交往方式,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趋向灵活化、多元化,每个人拥有更多的话语表达方式。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教育双方话语的沟通与交流,逐渐达到思想政治的教育目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多元化给教育双方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教育双方共同话语的缺失、话语创新能力不足、话语体系单一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进行转换,才能提高教育双方话语交流的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客观要求
新媒体依托技术手段,以信息海量性、交互性、有效性等特征吸引大量高校学生,微博、微信、贴吧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话语是双方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教育双方通过教育话语实现沟通交流,其话语内容包括:人文道德、知识理论、传统习俗等,通过双方话语的沟通,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低效性的原因在于其話语体系单一,教育双方共同话语较少,如果高校教育者在新时代能紧跟时代要求,那么这些问题现在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得到缓解,一些陈旧老套的话语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新颖性的话语模式,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性,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新媒体的动态,增强自身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新媒体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增强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海量化的信息充斥着高校校园,这其中有优秀的思想文化,但也包括一些西方腐朽文化,但校园的学生思想不成熟,辨别错误思想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运用喜闻乐见的话语,引领学生正确辨别各种思想,加强主流价值观的熏陶,提高辨别错误思想的能力。
(二)是应对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挑战的必然选择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时代的发展孕育了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开展提供新的平台,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果对新媒体不加合理的利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错误滥用,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所以,第一,网络上充斥着鱼龙混杂的各类信息,有能够促进人们人心健康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有错误的腐蚀青年学生的低俗文化信息,那么,认真辨别这些不同种类的信息并且及时传导给高校青年学生是其必不可少的任务,同时也是这个网络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第二,在网络等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地位逐渐缺失。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者有时因为惰性,没有及时更新库存知识和思想观念,导致运用原有的话语知识传达教育理念,通过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以及灌输式的话语表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教育者会出现不积极、不感兴趣的不良情绪,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因此,为应对新媒体时代高校话语面临的挑战,高校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积极辨别各类思想;另一方面,能够在新媒体时代继续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能力,为高校学生思想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二、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环境下,受教育者追求教育话语的多元化、独特化以及个性化,而传统单一的教育话语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话语减少,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
(一)教育双方共同话语缺失
在高校,教育双方教育共同话语缺失是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表达自我的意识和观念,能够积极利用网络上流行的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此同时,高校教育者囿于传统的教育话语,未能及时更新库存知识体系,不了解高校学生的诉求和情感,用严肃紧张的话语,对高校学生进行传统模式的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双方交流受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严重缺乏灵活性,不能够及时传达多元化的思想,教育者只是作为传统教育思想的搬运工,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互动性和新颖性,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思维特点不相符合,不能够满足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交流及时性、内容多元化、话语独特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话语越来越少,差异越来越大,不能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话语创新能力不足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直接引用一些制度性话语、宣传性话语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话语方面用语严肃、紧张,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学生生活,缺少人文关怀,不易于高校学生理解和践行。高校教育者在传达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喜欢积极研究政策性话语,并将他们的思想直接套用过来,不加以创新和分解,用单一的、缺少互动的话语直接灌输给学生,发出一种不一定与自己本意相一致的、或者严重脱离实际情况的想法,导致教育双方都陷入了一种失语的境地,教育者成为“他言者”,受教者成为被动接收者,教育双方沟通显然受阻,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与发展。
(三)话语体系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的话语体系相对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为单向灌输,使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话语霸权的地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将教育思想直接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之中,受教育者正当表达自己的权益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他们想法的表达可能会随时被终止,思路不被人重视,话语受到限制。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双方不能有效实现话语的交流和沟通。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技术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拥有平等互动的权利,教育双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严肃话语转换为日常话语,回归生活,将教育话语转变为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话语,改变话语体系单薄的现状,从而拉近教育双方的距离,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对策
(一)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理念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在话语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育者要更新理念,树立教育双方话语平等交往的思想。话语交往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沟通的桥梁,教育双方以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进行交流与互动,关系到教育双方教育目的的达成。在新媒体时代,教育双方都追求一种平等、自由的交往方式,受教育者更渴望充分表达自己极具个性化的思想和情绪,因此,教育者要树立教育双方平等交往的话语方式,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和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教育地位,在教育双方平等的教育交流之中,善于倾听受教育者表达的思想观念,实现教育双方平等的交往互动,与此同时,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话语表达要充满情感,富有人文关怀,使得高校受教育者在话语对话交流中感受到教育者的温暖,而不仅仅是以往单一枯燥的教育灌输,这样更容易达到思想政教育的目的。其次,合理强化高校教育者权威。教育双方平等交流沟通并不意味着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相反,教育者始终处在教育的主导地位。因为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发起者,在教育活动中必定是占据主动的一方,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合理强化高校教育者权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媒体时代,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充斥其中,包括优秀文化也包括腐朽文化,然而,由于大學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中,不一定能很好辨别各种思想的区别,因此,教育者要在教育活动中合理强化其权威,正确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不至于被错误思想迷惑走向不正确的道路。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文本话语是和生活话语相对的语言表达方式,文本话语是将学术、理论、政策话语搜集整理,形成一种纯粹理论的话语模式;生活话语是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具体话语,增添了教育话语的生活色彩,更容易使人接受和认同。文本话语在特定的环境中必不可少,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少活力,不利于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因此,借助新媒体平台,将纯理论的文本话语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生活话语,使其符合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思维特点。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关注生活。新媒体时代下,海量信息充斥其中,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抽象、刻板、老套的讲解,新媒体时代下生动活泼、新颖多元的语言表达更能吸引高校学生的眼球,教育者回归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运用新媒体技术,从生活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在高校中实行教育任务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改变思想政治传统的文本话语,教育者要积极关注日常生活发生的大事和时事动态,运用接地气的、亲切的具有生活气息的教育话语,在教育活动中积极与学生互动,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观点,达到教育双方融合发展的局面,从而促进话语的有效转换。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借鉴新媒体时代下健康的网络话语。当今时代,大学生生活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期,新媒体平台给予他们表达自身观点的自由。流行于这一时期的网络用语,以其幽默性、大众化、通俗化被大多数高校学生所接受,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积极借鉴网络中健康的话语,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这样,教育双方真正融合到一起,教育者从心里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受教育者将自己内心的疑惑倾诉给教育者,从而教育双方都能够从对方的反馈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指话语以何种方式传递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不仅具有普通话语方式传递信息的特点,而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具有较强的教育特性。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以灌输、单向式讲解为主要特点,如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首先,高校教育者要增强话语对话意识。建立对话式话语方式要摒弃过去教育者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地位,教育者要放低姿态,主动和受教育者交流沟通,在平等对话的方式下引导受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充分的人文情怀。其次,受教育要善于表达。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由于思维活跃、头脑灵活、充满活力,拥有充分的表达自由和表现欲望,为改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学生表达方式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用语过激、侵犯他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学生要注意表达方式的合理性,以及表达用语的文明性,将教育双方之间的对话变成积极有效的沟通桥梁,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云天.新媒体境遇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转换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9(05):5-7.
[2]明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创新路径[J].黑河学刊,2019(05):135-136.
[3]赵建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与话语体系建构[J].理论导刊,2019(07):118-124.
[4]冯娅楠.“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5]董婧.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8.
[6]张小芳.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杨晶晶(1994.09-),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生态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