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2020-03-27魏岚

卷宗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教学实践一带一路

魏岚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开设高质量的“中国文化”课程,有效地开展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实践,加深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多维度、多层面的了解,以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中国学习生活;进而培养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南非留学生

基金项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教改课题“南非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JG201945)。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这不仅增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活力,同时也为高校教育管理带來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外师生在语言交流、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精神导向以及生活状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若得不到重视或者妥善的处理,容易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不利于中外留学项目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2 “中国文化”课程开设的意义

来华留学生通过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对中国传统思想、地理、历史、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既可以帮助留学生迅速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能力,也有助于来华留学生认识与理解更真实的中国,更好地领悟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并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由此可见,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不仅紧迫且十分必要。

3 “中国文化”课程开设的现状

这些年来,各高校为来华留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中国文化类课程,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对留学生文化课的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情况以及教材等方面的研究上。如何充分有效地规划设计这类课程,提升此类课程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层与教师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将着眼于南非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探究如何遴选适合的课程模块和专题,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良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4 “中国文化”课程实施的策略

如何开设高质量的中国文化类课程,有效地开展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实践?这就必须要明确课程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给谁上?上什么?怎么上?本文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南非留学生项目为研究对象,在2018-2020学年开展中国文化类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进而探讨“中国文化”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方案。

4.1 “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对象

2018年杭州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立法促进城市国际化的城市以来,推动教育国际化已是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2018-2020年期间南非留学生相继来我院进行电梯等专业课的学习和实习。在与南非留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殖民等历史原因使得南非留学生处于多语言环境中,其文化背景也呈多元化。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南非留学生也体现了不一样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他们对于英语文化更加熟悉,具备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渴望了解并尝试一切新鲜事物;相比较而言,尽管南非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但由于语言制约以及学习中国文化渠道受限,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印象还停留在诸如“中国功夫”、“长城”、“大熊猫”这些固定而又刻板的层面,缺少对中国文化实质性的接触和体验。

4.2 “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在留学生的文化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轻文化、重语言”的误区。殊不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学习汉语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但不应该忽视文化这一中心。事实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南非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语系相差甚远,使得他们在汉语学习方面有极大的障碍,这也打击了他们汉语学习的热情,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要科学设置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比例,突出文化学习的主体地位。

中国文化富有底蕴,中国文化的内涵极为深厚,在遴选教学内容上需突出实用性和文化性。同时,结合南非留学生的文化背景、特长兴趣等特点,我们把中国文化类课程设定为“初级汉语”和“中国文化”两大模块、分为五个专题:中国文化、杭州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武术以及中国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中国文化符号,培养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如通过中国文化主题的讲座,让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有全景式的认知,了解儒家、道家等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思想内涵以及中国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生活、艺术等历史的变迁与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文化传授的过程中把杭州地域文化纳入其中,这不仅能拉近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距离,还能让他们在文化氛围的熏染中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南非留学生懂得中国不仅有国粹京剧,还有越剧、昆曲等中国传统戏曲;世界不仅有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及哈拉帕文明,还有与上述比肩而立的以良渚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杭州不仅有湖光山色,还有千百年来锻造而成的文化烙印,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由历史铭记;丝绸、茶叶、中医药、杭帮菜、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等活态传承被世人熟知。

4.3 “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选择何种方式来实施“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尤为关键。大家都有共识:文化类课程特别难上。一是因为内容博大精深,二是文化作为抽象概念,很难落地。基于此,我们经过认真的研讨和论证,制定了一套立体化跨文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资源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中国文化”主题的教学侧重于理论,借助于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通过大量直观、动态的画面和音效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符号和文化现象。“杭州文化”和“中国茶文化”主题的教学则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先让留学生对杭州地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再带他们去西湖、西溪湿地、梅家坞、龙井、良渚古城、茶叶、丝绸、刀剪剑等博物馆实地考察,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杭州文化的气息,从而在现实的文化体验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而“中国武术”及“中国书法”两个主题的教学主要采用了轻理论,重实操的模式,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让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功夫和中国书法的魅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线上线下资源的开发,线上建有一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供留学生课后在线学习;线下建成非遗博物馆、传习创新基地和非遗体验中心,这些都为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南非留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制作油纸伞、中国结或是金石篆刻,在提升汉语水平之余,也加深了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序推行,高职教育国际化迎来了蓬勃的发展,“中国文化”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影响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的顺利实施,只有深入分析留学生学情、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心遴选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才能保证健康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何向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01).

[3]蔡骏.“一带一路”战略下在苏留学生苏州地方文化中英双语授课课程构建——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7).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教学实践一带一路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