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利亚之死
2020-03-27高畅
高畅
【摘 要】莱辛的《爱米莉亚·迦洛蒂》是德国文学史上市民悲剧的代表作之一,而女主人公爱米利亚的死亡事件一直是评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从表面上看,是作品情节中因果关系和偶然性的结合造成了爱米利亚的死亡。实际上,伯爵和她的父亲这三个男人的男权游戏才是造成爱米利亚死去的直接原因。她的善良被视为这场游戏中可被利用的筹码,同时最终的自我觉醒也促使她用自己的方式对这场游戏进行修正。于是,爱米利亚的死结束了这场男权游戏,爱米利亚本人也成为了这场游戏的牺牲品和最终获胜者。
【关键词】男权游戏;自我觉醒;死亡;爱米利亚·迦洛蒂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5-0018-02
“爱米利亚为什么死”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文学评论界阐释莱辛戏剧作品的大标题,是处于莱辛时代的人们对这部作品关注的重点,争论持续到现代,人们对爱米利亚的死因仍然有着不同的猜测。而我也有着同样的困惑。爱米利亚的罪过究竟是什么?她为什么非死不可呢?难道是因为她没有把教堂的事告诉阿皮阿尼伯爵,所以她必须死?是父亲对于她的单一教育促使她同意去死,甚至希望去死?还是说,她的死同伯爵的死一样,是肆无忌惮的君王强权所致,是统治者轻率行为的结果?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她的死呢?是赢得自由、拯救市民道德、克服人世枷锁,以获得人道的自我控制?是一种胜利?还是复杂人世中人道沉沦的结果?是对市民阶级理想的美化?或者说她的死证明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理想无法实现的沮丧结局?
一、不可逆因果与爱米利亚之死
严谨的因果关系对于爱米利亚死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看这部剧时,总是会联想到古英格兰的一首著名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戏剧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和这句民谣类似,是一连串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消极原因和效果的产物。一个错误的判断引起下一个错误的判断,其总和就形成了情节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最终成就了一场灾难。
剧中因果关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不可逆因果都是无数个偶然造成的,同时这些偶然也是因果关系能持续下去的原因。几乎每一场戏都包含在后面看来是错误的决定,但是从观众视角看来,这发生的一切又是那样自然。即使是很積极的出发点、信念或是特殊的性格特点,如王子对爱米利亚的爱、爱米利亚出于不伤害伯爵的感情决定不同他说见过王子的事情,等等,也会很快在下一个剧幕中成为是错误的事情,为剧中的悲剧因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人出自错误设想的活动都是以否定自己的初衷而结束的,或者是被迫做不想做的事。例如,马利内里的初衷并不是想要伯爵的命,由于伯爵拒绝在他结婚的日子离开城市,所以马利内里只好想其他计策;爱米利亚的初衷是想要告诉伯爵有关王子的事情,但被母亲劝阻了;而爱米利亚的父亲在见到爱米利亚之前,已经准备放弃杀死爱米利亚的念头想要转身离去,“我要走,我要走,我不想等她了。”但是看到爱米利亚朝他走来,又改变了主意,“上天需要我的手,上天需要我的手。”。在这些活动背后总有一双隐形的偶然的手,在帮助剧情的发展,或者说在推动剧情朝着爱米利亚的死亡发展。
二、男权游戏与爱米利亚之死
男权游戏中的三个主角,即王子、伯爵和爱米利亚的父亲,三者的游戏者形象不尽相同。王子是一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权利拥有者,对于爱情的追求蒙蔽了他的双眼,甚至他的人性。在第一幕结尾,他急迫地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因而对于在死刑判决书上签字这件生死攸关的事,他的回答竟然是“太愿意了!”这种幼稚的行为,实在太像一个游戏中急于获胜的孩童了。
伯爵也是一样。第二幕中,在爱米利亚面前他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只因为他的朋友们要求他将结婚的消息告诉王子,他违背意愿答应了下来,这让他对自己的软弱耿耿于怀。而他的这一状态又是何时改变的呢?在他与马利内里的斗嘴中占了上风之后。他顿时意气风发,之前的郁闷烟消云散,直言自己感觉好受多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男人呢,因为自己在强权面前的软弱而闷闷不乐,为自己在另一个人面前逞了口舌之快而心满意足。其实是接受不了那个低头认输的自己,于是在其他方面抬高自己,以寻求心理补偿罢了。
爱米利亚父亲这一角色的特点在他的原话中便可寻得“没有什么比长着一头白发,却像年轻人那样爱冲动的脑袋更让人讨厌的了!……对我来说,如果杀你的凶手不能享受他罪行的成果,就已经够了——这会比罪行本身更能折磨他!当不能满足的欲望和厌恶使他从一个情欲走向另一个情欲,对过去失败的回忆会使他兴趣全无。”从中可以得知,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用更残忍的方式折磨他的敌人,早已忘却了女儿生命的珍贵。他谋杀女儿的行为,可以说就是这个所谓道德化身的父亲,对其所赞成的一切的一种反讽,是他沉浸在男权游戏中的一种惩罚。
对于这场幼稚的游戏,爱米利亚的母亲似乎早已看得分明。在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她直接指出事件背后的这场 “男孩的游戏”。同时这位智慧的母亲也预见到了,若是一切都没有发生,爱米利亚同样会遭遇悲惨境地,面对伯爵“一种不能见效的毒药不能说明它不危险,情人不在乎的东西,会使丈夫在乎……但一旦情人挤走了丈夫,情人会马上变脸。”面对王子“你太不习惯无聊的风流倜傥了,在这种调侃里,彬彬有礼会成为感觉,甜言蜜语会成为誓言,想法会成为愿望,愿望会成为企图。”[面对父亲“有这种道德的男人,看什么都觉得可疑,什么都应该受到惩罚。”“他一气之下能把无辜的受害者同罪犯混淆在一起。”通过以上对这三个男人的结论式评价很容易推断出,即便那个人是艾米利亚的父亲、丈夫或者情人,即便她还是有可能会得到一点爱,但残酷的事实是,在这场男权的游戏中艾米利亚必将遭受更多的,要么是占有,要么是支配。
由此可见,在男人们的男权游戏中,爱米利亚的死不只是所有错误推断的结果,更是各方对峙下艾米利亚得以脱身的唯一出路。在这场男权游戏中,主角们的游戏内容就是在各自的较量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在王子那里是爱情;在伯爵那里是追随他所认定的最高美德楷模——爱米利亚父亲以及其附属价值,即爱情;在爱米利亚父亲那里是他所坚守的不容他人破坏的严格道德观。善良的爱米利亚,她在这场男权游戏中所充当的不过是男人们的获胜砝码或是制胜法宝。即便她没有死,无论哪一方在这场游戏中获胜,用而弃之,也将会是她最后的结局。
三、自我觉醒与爱米利亚之死
在男权统治下的爱米利亚当着乖巧的女儿,顺从的未婚妻,那些为她的人生做出安排的人从未问过她的真心。即便如此,在细微处还是能找到那个真实的她。在我看来,她不爱伯爵,其实她是向往着伯爵和父亲所不齿的繁华生活。甚至,在伯爵和王子之间,她的心更偏向于王子一些。这从二人见到爱米利亚时的不同反应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王子对爱米利亚的爱要比伯爵的爱纯粹,而对于爱米利亚来说,纯粹的爱才更能打动她。
结婚当天伯爵看见她的未婚妻时是那样严肃,他津津乐道的一直是她的父亲,向爱米利亚的父亲表白了半晌过后,他终于提到了艾米利亚:“我能作出的唯一的回报就是实现我的决心:做他的儿子……他又说了很多欣赏你的话,我会有一个虔诚的女儿,而她并不以她的虔诚而自豪。” [1]p338一對相爱的恋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眼中不应该只有对方么?可伯爵所言尽是对爱米利亚父亲的崇拜,连对爱米利亚的夸奖都是转自这位父亲之口。爱米利亚就这样成了伯爵眼中其父的影子,伯爵娶她更多是为了得到他崇拜对象的认可,爱米利亚只是助他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工具。
相比之下,王子的反应则截然不同,第一幕时王子看到的还只是爱米利亚的画像,可那时王子就已经被爱冲昏了头脑“你的眼睛充满了爱的魅力和谦虚!你的嘴!要是能开口讲话,能微笑该多好!这张嘴!” 另外,在第二幕中,爱米利亚母亲也无意提及到爱米利亚与王子交谈甚久这件事。尽管只是浅浅一笔,但这已经能同爱米利亚与伯爵之间那些前言不搭后语的交谈形成明显对比,爱米利亚与伯爵恋爱关系中的问题也可见一斑。而之所以推断爱米利亚不爱伯爵是出自她三次梦见伯爵送给她的宝石变成了珍珠。如她所说,珍珠意味着眼泪。梦境是爱米利亚在现实中无法表达的真实想法,梦中的珍珠隐晦地向人们传达了她对这桩婚事的态度:她的内心是悲伤的,藏身于婚姻角落里的她是哭泣的。
艾米利亚那个一直压抑着的真实自我终于在两难境地中觉醒。她真正的性格正如其母所形容的,是我们女人中最胆怯和最坚定的。因为在乎她所爱的所有男权游戏者们所在乎的一切,所以胆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让这些男人们难堪,伤害任何一个人的心,她都无法释怀。尽管是她受到了王子的骚扰,但她还是担心父亲和伯爵对自己的看法,怕父亲会发现自己身上有什么必须受到责备的东西,怕伯爵把她看作是好虚荣的人,而不是有美德的人。
胆怯如她,一直在他人的眼光中谨小慎微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默默守护着她爱的人。但坚定也如她,在最后的自我觉醒中,她成为了这场危险的男权游戏中最坚定的一个。性格中坚定的一面,在她决定牺牲的时刻终于得以显现。为了不使任何一方为难,她毫不迟疑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以保全这场游戏里的父亲和王子。与其说爱米利亚是被其父谋杀,不如说是爱米利亚在两难中,出于她善良的心性和对于父亲与王子的爱,为了修正这场泯灭人性的游戏所进行的自我选择。
四、结语
爱米利亚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决定自己的生活了。她的血与泪终止了无穷尽的因果,终止了这场可笑的游戏。可以说,在这场游戏里除了她以外再无获胜者。那些男人们,一个丧了命,一个失去了女儿,一个失去了魂牵梦绕的爱人。我认为爱米利亚的死是冲破因果监狱,重新建立人的尊严和独立的事件。而这也是她人生中可以为自己做的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决定。在价值危机的情况下,人能否保留自己的信念,保持自己的道德特点,而又不同自身产生矛盾呢?在男权游戏中,我所看到的主人公们都在争个输赢,只有爱米利亚争的是对错。
参考文献:
[1]莱辛.莱辛剧作七种[M].李健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莱辛.关于悲剧的通信[M].朱雁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郭英豪.莱辛式的启蒙——评莱辛戏剧《爱米丽亚》[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