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林西报》中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研究

2020-03-27王璇

新闻爱好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

王璇

【摘要】1894—1895年,对外传播影响较大的在华英文外报《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持续关注中日甲午战争,较为详细地报道战争的起因、经过和战争引发的“冲击波”。聚焦《字林西报》甲午战争报道中的40余篇新闻评论,梳理议题焦点和评论内容,挖掘新闻事实的价值指向与思想蕴含,从清朝权力阶层、中国国民、洋务运动和中日形象对比四个方面,考察《字林西报》中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建构的中国政治形象及其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与价值立场。

【关键词】《字林西报》;中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中国政治形象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上海的在华外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850年8月,英国商人奚安门创办英文周刊《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1864年7月,增出日刊《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是英国政府在东方的唯一言论机关[1],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对外传播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2]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字林西报》持续报道战争的起因、经过和战争引发的“冲击波”。经初步搜集和整理,相关报道数目超过800条(1894年8月至1895年2月),体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其中较为典型的新闻评论达40余篇,分别刊发在第三版头条、《最新情报》《战争》《外国邮件》和《读者来信》等栏目,涉及外国人的立场、中日战情、军舰、战争进展、国民意见、西方舆论等议题。这些新闻评论从清朝权力阶层、中国国民、洋务运动、中日形象对比等方面报道评价了清朝的政治生活,透露出英国等西方国家对清朝政治生态的观点与态度,塑造并传播了西方视角下的晚清中国政治形象。

《字林西报》何时开始评论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突袭清军乘坐的英国“高升号”军舰,造成军舰沉没,中日矛盾激化。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十天之后,一篇名为《中国的疾病》的新闻评论首次出现在了《字林西报》上:

中国患上慢性疾病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医生均无法将其治愈。战争使中国精疲力竭,虽然全世界给予其监护和声援,但这些“滋补品”都无济于事;病症还在发展,耻辱这一疾病已侵入了她的四肢。满洲东部、安南和缅甸一个接一个地脱离了中国,如今韩国也离开了,这些藩属国对中国来说已不复存在。一个面积和人口只有中国十分之一的小国(日本)正在攻击中国,征服中国的陆地和海洋;然而中国却自欺欺人,认为她仍然是世界上的大国之一![3]

《字林西报》认为,自18世纪后期,中国患上了一种慢性疾病,症状表现为“神志不清,迷失自我”。19世纪后期,虽然“藩属国”陆续脱离中国,但是中国仍沉溺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国为什么拒绝认清现实?文章写道,“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虽然庞大,但非常软弱,这是因为她向官员和国民灌输的是虚假的知识,而非真相和真理。尽管西方国家不断向中国输入新知识,但中国仍然仇视、歪曲西方基督教国家,从未向西方国家表示友好和感激”[4]。以上文字用犀利的语言点出中国的病根——政治体制腐朽,国民愚昧无知,仇视西方,盲目排外,使自己走上了一条死亡之路。

首篇评论为《字林西报》未来数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报道定下了总基调,亦成为本研究的起点。本文将基于新闻评论原始文本,梳理议题焦点和评论内容,挖掘新闻事实的价值指向与思想蕴含,考察《字林西报》中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建构的中国政治形象及其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与价值立场,从微观层面拓展中国对外传播史的研究领域。

一、“软弱腐朽的权力阶层”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光绪虽然名义上为大清皇帝,但实际大权掌握在政治幕后人物慈禧太后手中。这种畸形的政治形态与执政方式是《字林西报》的报道焦点。

《字林西报》的相关报道,把光绪皇帝塑造成一个年轻气盛、无知无能的孩子,“年轻的皇帝责怪他的大臣,并宣布他将把所有的事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他喜欢如此,他可以做,因为他拥有20岁的年轻气盛和决心;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他有能力这样做,或者知道如何操作中国这台巨大的机器”。[5]该评论刊登之时,日本军队在中国辽东边境节节进攻,清王朝上层蔓延恐惧的心理,中国急需一个强大有力的领导者稳定局势。然而,《字林西报》看到光绪皇帝显示出深深的无力感——摆脱大臣对朝政的把控,似乎只是一时之兴;皇帝虽有治理国家的决心,却没有能力摆脱朝政幕后人物的控制,把中国引向一个相对安全的道路。

清王朝政治幕后的操控者慈禧太后如何,她能不能引导中国度过目前的危机?英国外交家威妥玛认为,“人们认为女性摄政不会带来好运,而中国在过去的33年中,有26年是由女性统治的。中国皇帝非常年轻,并且显然非常软弱”。[6]《字林西报》不看好清朝太后摄政,认为畸形的执政方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国力衰败、政治腐败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滋生。《字林西报》把清皇室的缺陷持续放大,使媒体视野中的清皇室成为行政瘫痪、即将崩溃的政治形象。

虽然《字林西报》不断向紫禁城内打望,但是外国人很少有机会接触清朝皇室,与西方人打交道最多的是清朝官员。《字林西报》认为这些官员愚昧无知,比软弱畸形的清皇室更可怕:“欺骗中国的不是一个无知的女巫,而是‘只知中国,不知世界的中国官员。他们之中有些人散布谣言,称西方人是邪恶的怪物,西方国家决心摧毁中国。政府官员由于自身的无知,常常会相信这些错误的言论。”[7]《字林西报》指责清朝官员眼界狭隘,盲目排外,认为他们是清朝“闭关锁国”的缩影。他们个人至上、贪得无厌,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仿佛一群蛀虫腐蚀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清政府的领导者缺乏真正的爱国心、正义感和仁慈感。中国所有的官员都被贪婪的欲望和政治腐败蚀了心。”[8]在东方各国都在寻求启蒙和进步之时,清朝官员不可救药地满足和沉溺于兽性之中,将惠及数百万人的产业变成自己的私产,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9]

1888年,德·昆西曾提出,将世界分为“地球的我们这部分”(指欧洲)与“其他部分”(指东方国家以及非洲、美洲)。他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其他部分”均为野蛮部落,中国人是野蛮世界中最野蛮之人。

《字林西报》泛化中国人性格,与德·昆西的观念趋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普遍的世界观和中国观。欧洲国家以自我为中心构建全球视野,其狭隘性堪比中国古代的华夷观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华夷观念延续数千年,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人缺乏科学、完备的世界地理知识。15世纪,欧洲国家开始了探索地球未知领域的地理大发现,至19世纪,欧洲国家掌握的世界地理知识已较为完备。在这一前提下,他们仍选择将世界一分为二,是受到了价值观和利益链的支配。

英国政府希望中国国民永远保持愚昧无知的状态,这将有利于其在华利益的维护与扩张。甲午战争期间,《字林西报》按照英国价值和利益的需要,将中国人整体塑造为愚昧自大的形象,并传播至西方世界,遮蔽了中国国民的真实形象。

三、“注定失败的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与历史上中外冲突的意义不同,这是一场近代战争,是对清政府洋务新政成效的一次检验。洋务运动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是清朝统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一场以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和拯救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活动。[18]洋务运动给中国这架古老的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曾经带给清王朝一些新气象。但清王朝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意味着中国尝试的洋务运动受挫”。[19]清政府苦心经营的洋务运动为何毁于一旦?《字林西报》认为,在旧体制内开展的洋务运动,其方向和目的一开始就是错的:

中国所谓的改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办同文馆、派遣一百名留学生、翻译科学著作、用外国方法训练士兵、建造军火库、开矿、架设电报等举措本该对中国有益,但是,这一改革的深层动机是坏的。[20]

《字林西报》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针对西方的一场“复仇”行动,蕴藏着中国对西方国家复仇动机和复仇情绪,这一错误的动机注定了改革的失败。

《字林西报》对洋务运动目标的定性是否科学?洋务运动是一场“复仇”行动吗?应该指出的是,洋务运动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早期以“自强”为目的,这是中国在西方强大的军事挑战压力下做出的反应。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凭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洋务派以“求富”为己任,创办民族工业企业,这是中国民族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合理抵御。《字林西报》无视洋务运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合理性,将“自强”与“求富”的强国运动理解为清政府的“复仇”行动,用西方价值剖析中国问题,政治倾向性明显,报道客观性存疑。

“复仇”一词的使用亦值得反复斟酌。自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19世纪末,英国以通商的名义反复向清政府索取利益,认为“闭关锁国”的晚清中国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是东方世界的黑暗漩涡,已经到了世界难以容忍的境地,理应接受西方国家的救赎。但是,《字林西报》的措辞露出了一丝破绽:先有“仇”,继而才有“复仇”。文本作为一种镜像,已经融入了作者无意识的、潜在的心理状态。[21]《字林西报》的评论员无意间承认,英国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是违背了中国意愿的侵略行为。

洋务运动为何失败?中国历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历史学家蒋廷黻曾指出,“中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22]所谓“全盘接受西洋文化”,即全面借鉴接受西方思想理念和政治经济体制,彻底地改造中国。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只求在保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部分接受西方的改造,没有涉及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如何改变问题,也没有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规划,因此只是中国迈出的“近代化一小步”,是一场不彻底的改良运动。

四、“截然不同的中日形象”

清朝大兴洋务运动之时,邻国日本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字林西报》频频将中日两国置于相同的维度进行比较。

1894年11月下旬,大连、旅顺相继陷落,中国战争形势急转直下,而此时的日本则信心十足,力图一鼓作气,直指北京。面对这种态势,《字林西报》的评论中流露出赞赏与惊叹的语气:

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可以说,日本在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需要其他国家花费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日本此进步,精彩至极!我们承认并允许日本进步。同时,我们必须记住,日本为了成为一个具有优势的文明大国,取得了迅速进步和发展,这是老牌帝国无法完成的。日本的崛起和繁荣彰显了时代的进步。在这个时代,日本在战争、立法、艺术和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进步。[23]

《字林西报》剖析了日本近代化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认为日本正是通过改革,虚心学习西方,才使国家发展获得了强大动力。大和民族为东亚国家树立了榜样,它善于吸收融化人类优秀文化,使自己不断完善、不断强大,从而走向了新生,“在政治发展方面,日本借鉴吸收中华文明,这让它准备好迎接新的政治活力。通过接受西方政治文明,它在过去三十年中,尤其是向中国发起的战争中,向世界展示了这一活力”。[24]明治维新取得的巨大成就,确立了大和民族的归属感,“建立了全新的国家机器,将政府和民族在天皇的神性中结合为一。万众一心,举国相赴,是以二十年内即发动侵朝犯华的甲午战争”。[25]日本国民受到了一种狂热的民族精神的感染,积极支持日本政府向外扩张的战略,“整个国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投入前线”[26]。

与中国的洋务运动相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比较彻底的西化运动,近代化的改革在政治、军事、法律、艺术、科学等领域全面推行,成果众多,进步显著。日本为何能够改革得更彻底?《字林西报》发现,中国与日本是不同类型的国家,它们体现了停滞与发展、保守与开放、黑暗与光明之间的鲜明差异。[27]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背负的文化传统十分沉重,在文化变革方面脱胎换骨步履艰难,心灵充满了矛盾、挣扎和选择的痛苦。日本缺少原创性文化,也没有经历过人类文化创始的“轴心时代”,善于学习其他文明,对学来的东西缺乏刻骨铭心的归属感。明治维新序幕拉开,日本先后学德国、英国,没有遭遇像中国那样旧势力设置的障碍,翻天覆地的变化遍布了整个国家。对此,一篇名为《日本的棉花產业》的文章描述了改革带给日本主要城市——大阪的变化:

任何一个多年后重访大阪的人,都会为其城区和郊区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震惊。大阪一直是日本的商业中心,现在它可以被称为‘日本的曼彻斯特。二十年前,大阪只有造币厂的一个烟囱,但现在竖起的烟囱有几百个,空气中弥漫着黑色的烟雾。二十年前,大阪附近只有一家棉纺厂,产能非常有限,但在1893年底,大阪已拥有众多具备快速发展前景的棉纺厂。日本政府具有极大的智慧和前瞻性,培育和鼓励各类工业发展,心系人民福祉。[28]

在江户时代,大阪曾是日本开展国际贸易的最大经济城市。1868年,大阪正式开港,并在川口地区设居留地供外国人居住,成为最早接受西洋文明的日本城市,各种现代化的技艺和理念由此传入日本国内。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政府将造币厂和炮兵工厂设在大阪,其中大阪造币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币局。19世纪末,随着重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大阪逐渐变为工厂林立的工业城市。大阪发生的变化正是日本整个国家的缩影。这个小小的岛国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其迅速摆脱沉重的封建气息,欢欣拥抱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字林西报》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目光长远的日本政府,这与虚弱畸形、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综合来看,《字林西报》认为中日道路已完全不同,“中国旧社会的衰弱已经无法恢复,其疾病的症状可能会改变,但疾病本身不会改变,日本则走上了相反的道路”。[29]

《字林西报》呼吁中国进行彻底改革,服用日本曾经用过的西药治疗顽疾:“当日本获得了钦佩和喝彩的桂冠之时,困惑和轻蔑也掩盖了中国。中国内部腐朽的体系已经暴露出来。她最好的朋友不得不抖掉他们脚上的尘土,承认在磨坊里磨碎的过程也许是中国能遇到的最好的事情。”[30]

《字林西报》自称是中国“最好的朋友”。当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受挫,《字林西报》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同情,冷漠地看待中国的苦难。它认为,如果腐朽的中国能被日本迅速碾碎,一切令西方国家烦恼的中国问题便不复存在,中国还有机会在痛苦的碾压中找到重生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戰争之痛对中国而言是一件“幸事”。英国朋友的冷眼旁观充分暴露出这份“友谊”的畸形与荒谬。中日开战以后,《字林西报》在英国是否应该干预中日战争问题上的立场变换不定,随着战事愈演愈烈,它担心“日本可能会成为帝国,并因此威胁西方的利益”,才“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友谊”。[31]英国只是希望保持“往日的美好”,以防日本损害英国在华既得利益,不可能真正与中国结盟。从根本上讲,英中“友谊”十分脆弱,充满了奴役与虚伪。

五、结语

120多年过去了,中日甲午战争成为尘封的记忆。但是,回望这段历史,仍能带给人无尽的思考。中日甲午战争长期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相关史料也很多,但以当时《字林西报》的有关报道为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研究这段历史的成果较为少见。这些报道在过去是新闻,如今是历史。《字林西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其鲜活性和场景感让研究者穿越至甲午战争时期,感受中华帝国迟暮的挣扎。在《字林西报》塑造的立体空间中,研究者发现了腐朽软弱的清朝权力阶层、愚昧耻辱的中国国民和注定失败的洋务运动,并在与日本的横向比照中证实了清帝国的颓败,共同构成了那一时期较为清晰的中国政治形象。而这些因素都为我们重新观照这段历史提供了研究思路。

《字林西报》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紧密关注战争形势,全程塑造中国政治形象,在战争初期以剖析中国政治生态和国民性为主,在战争中后期以中日对比和预测战后局势为主,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历时性变化规律。作为英国政府官报,《字林西报》立场倾向明显,认为中国腐朽落后,必然灭亡,希望借日本之手解决中国的问题,英国只需要坐享其成[32],相关报道一切以西方利益为上,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字里行间透露出居高临下的优越和鸠占鹊巢的嚣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存疑。《字林西报》中日甲午战争新闻评论议题多样,新闻时效性强,富含可靠消息源、目击事实、数据、案例等第一手材料,报纸编排风格类似西方当时的大众报纸,在中国土地上发出了西方现代大众传媒的新声。

[本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字林西报》甲午中日战争报道研究”(项目编号:QN201906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9.

[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5-37.

[3]The Disease of Chin,North-China Daily News,August 10th,1894.

[4]The Disease of China,North-China Daily News,August 10th,1894.

[5]North-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8th,1894.

[6]Sir Thomas Wade on China,North-China Daily News,January 4th,1895.

[7]North-China Daily News,September 24th,1894.

[8]Japan and China,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10th,1894.

[9]Japans Work,North-China Daily News,January 15th,1895.

[10]Responsibility,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27th,1894.

[11]Responsibility,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27th,1894.

[12]Responsibility,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27th,1894.

[13]North-China Daily News,August 16th,1894.

[14]Europe and Asia,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15th,1894.

[15]North-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8th,1894.

[16]North-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8th,1894.

[1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51.

[18]夏东元.洋务运动史(修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19]菊池秀明.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4.

[20]The Disease of China,North-China Daily News,August 10th,1894.

[21]谢庆立.搅动晚清帝国秩序的力量:19世纪早期广州外报中国报道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27.

[2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60.

[23]The Other Side of the Question,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8th,1894.

[24]The Growth of Japan,North-China Daily News,January 14th,1895.

[25]许倬云.历史大脉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1.

[26]The Spirit of Japan,North-China Daily News,February 4th,1895.

[27]Meditations,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19th,1894.

[28]The Cotton Industry of Japan,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8th,1894.

[29]Responsibility,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27th,1894.

[30]China Unmasked,North-China Daily News,December 29th,1894.

[31]North-China Daily News,November 21th,1894.

[32]Japans Work,North-China Daily News,January 15th,1895.

(作者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山东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研究性质刍议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对新闻评论的语言研究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广播新闻评论之我见
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辽沈晚报》优秀源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