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对策

2020-03-27郭丽

新闻爱好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转化传播新媒体时代

郭丽

【摘要】新媒体时代,文化信息的传播受到传播媒介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也给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托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的现代改编创作就是传统文化转化的一个生动例子,在受众中产生了差异化的文化传播效果,主要受到文化价值观、艺术表现手段以及传播媒介的影响。适应当代社会场景,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力需要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信仰,处理好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表达形式的衔接,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在文化转化中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转化;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包含历史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在世代传承创新中不断积累并向前发展,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当代价值,是增进全民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石和精神源泉。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命题,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传播趋势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适应鲜活的当代社会场景,借助现代表现形式重塑和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化

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途径,媒介融合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更为高效便捷,但也给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诸多现代改编就是传统文化转化的一个生动例子。

在先秦典籍中就有赵氏孤儿故事的相关记载,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进一步丰富了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人物形象塑造鲜明、性格饱满,蕴含着追求正义、坚韧顽强的民族价值观,“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成为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兴起了一阵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现代改编热潮。在原有《赵氏孤儿》故事的基础上,通过传统戏曲、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表達形式先后对赵氏孤儿的故事进行传承和转化,在基本保留原有作品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各方对《赵氏孤儿》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及理念进行了多视角解读和重构,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传承体验和传播效果。

一是传统戏曲改编,主要是2002年后推出的豫剧《程婴救孤》和越剧《赵氏孤儿》。作为传统的地方戏曲文化,豫剧改编文本承袭了《赵氏孤儿》的忠义价值和复仇主题,并将作品改名为《程婴救孤》,突出和放大了以程婴为代表的忠臣义士追求正义、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借助对传统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当代价值挖掘,弘扬了传统文化价值和人文理念。越剧《赵氏孤儿》的改编将原有剧本主题进行了重新设置,对元杂剧中主人公程婴的心理动机和行为表现进行再设定,从主动救孤转为被动救孤,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权衡个人利弊的思想斗争历程,从符合人性的、体现儒家“仁义”思想的视角阐释了救孤行为,更多从人本个体视角来阐释“仁”的当代价值。

二是话剧改编,主要是2003年国家话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推出的改编话剧,二者均对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了多元化的转化与再创作。基于人本主义视角,国话版《赵氏孤儿》将弘扬忠义、扬善惩恶的传统戏剧主题转化为探讨当代社会的人本价值,对孤儿复仇的正义性主题进行了多维解读,站在当代个体价值观的角度,辨析了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表达了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深层思考。北京人艺版的话剧改编也弱化了原有作品中复仇的正义性主题,而是从人文主义的视角,更注重人物内在矛盾、复杂心理的展示,表现了编导对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的深刻思索以及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

三是电影作品改编,主要是以2010年陈凯歌推出的改编电影为代表。电影作品对故事人物情节作了大幅修改,整体上将元杂剧表达的原有内在思想精神予以了重构。同样基于人文主义视角,电影将原作中程婴大义救孤的英雄行为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并将原作中“程婴舍子”从主动行为解释为不得不如此的被动行为,给人物角色赋予了更多客观真实的人性特质。电影试图为每个人物的行为找到合乎人性的动机解释和发展轨迹,虽然从个体上看,剧中人物的行动线索似乎都合情合理,但整体而言削弱了具有浓郁历史色彩的文化故事意义,部分消解了原作中舍生取义的悲剧美感和震撼力量。

元杂剧《赵氏孤儿》自创作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于仁义忠信的精神价值诉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其文化影响历经数个朝代而传承不衰,所讴歌颂扬的义薄云天的传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内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新媒体时代,从传统的戏曲舞台到话剧、影像,传统文化转化和传播途径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在传统文化故事的当代转化创作中,固然可以在史实的基础上“失事求似”地进行渲染和虚构,[2]使之更加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但不同的表现形式也要把握好传统文化的内在之“魂”。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面临着新媒体时代的诸多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转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是开放条件下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与冲突。多元文化冲击下,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想交流碰撞,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当代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不仅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要考虑当下受众的文化需求特点,吸纳融合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价值内核与传播形式的有效结合难度增加。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和原型。西方文化往往宣扬和放大个人英雄主义,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家国情怀存在着内在分歧,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巨大冲击。例如,《赵氏孤儿》的现代改编中,如果用西方解构主义来发掘其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容易呈现支离破碎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失落感,原本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在转化过程中会被弱化乃至消解,与作品被广为传唱的重要历史文化地位相悖。

二是文化发展中的商品属性和娱乐化倾向增强。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伴随着消费文化的普及,解构了人类社会的地域传统和生活秩序,使传统文化陷入衰落的困境之中。[3]当今文化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深化,商品化、产业化、流行化成为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新型传播媒介的涌现,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覆盖面,而市场意识和消费主义的全球化张扬,使承载着精神价值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力量的影响。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带来文化内容的泛娱乐化现象,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过度的市场化取向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其中既有文化内容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和商品消费主义的挑战,也有市场化取向带来文化发展的急功近利和哗众取宠现象,无意或有意地忽视舍弃了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艺术底蕴。从文化产业的市场反馈来看,真正将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做得好的往往是那些传承和秉持民族文化精神、又能以现代语言进行讲述和传播的作品。

三是传统文化形式和时代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和发展历史,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承载、表述方式,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但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更新。新媒体的涌现,充实了文化场景中的视听体验,凭借影像叙事的形象性和直接性,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表现方式从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逐渐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转变。[4]传统文化的文字传播富有理性的文化思想,但缺乏影音图像的直观感性体验,其传承传播在面向当代受众群体尤其是青年受众时,失去了部分吸引力,难以有效吸引受众,影响了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发挥。如果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展示风格和转化方式不能与新媒体时代的现代社会实现很好的交融相通,不能实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就难以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提升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传播的对策

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丰富发展,为繁荣文化建设和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转化需要积极适应传播媒介的变化,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价值理念,吸收融合西方有益文化元素,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

首先要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信仰。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承基因,饱含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与文化标识。在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过程中,既要有益吸收多元化的人类文明包括西方文化元素,也要坚持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尊重传统,防止在转化和创新过程中迷失自我,甚至从西方文化价值观出发来消融传统文化精神。我国传统文化虽然在历史传承中也受到多次冲击,但一直文脉相承、薪火相传,有着深厚的民族习俗和行为方式积淀,传承着数千年丰富的人文价值和道德信仰。在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创新要坚持优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核,以现代化的語言和传播方式来彰显民族文化精神,不能一味迎合部分消费群体的市场化审美趣味。特别是对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要合理甄别,结合传统文化予以吸收扬弃,开放而不盲目崇拜,依托传统文化消化吸收西方文化,给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和生命力。要避免借用西方的价值理念来改造和解构优秀传统文化,防止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中出现虚无化和结构化,防止庸俗化、功利化、商品化的转换和解读,以免丧失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传统文化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要传承创新而不是否定颠覆。当然,也不能在传统文化的转化中只学外在的“形”而忽略内在的“神”,例如“国学热”不能只是对经典文化作品的简单记忆和背诵,而是要传承汲取其中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气质,而不是狭隘化传统国学的表现形式。

其次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表达形式的衔接。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精神,但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需要不断推进传统文化在文化载体、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传承创新,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制于文化表达形式而陷入困境,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弱。因此,传统文化的转化迫切需要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途径和艺术表达形式,赋予能够体现时代特点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内涵,使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借助鲜活的时代主题来讲述传统文化,进而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段、方法和渠道上大力创新,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及与受众的共鸣点,做到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现代表达形式。要处理好传统文化的内在艺术特性与新媒体的衔接和融合,将具有多元视听特点的现代叙事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艺术特性融为一体,夯实具有丰富历史记忆的传统文化美学体验,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当今社会火热的生产和生活场景中,形成日用而不觉的效果。近几年,国内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传承推出的电视节目《诗词大会》、动画电影产品《哪吒》等,在遵循传统文化价值和保留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有效融入了现代的视觉元素,重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影响。

再次要充分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在文化转化中的作用和影响。作为文化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桥梁,传播媒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观各种文化载体对于传统文化转化和创新发展的能力,新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渗透率高,更为注重传播主体与受众的交互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传统文化需要借助现代媒介技术等予以表演和重现,甚至需要根据时代特征及社会环境去重新定义、审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转化和传播也不能忽视社会文化条件的演进,以及文化资源和文化功能的演进和变化,面对文化多元化、艺术多样化、传播现代化的大趋势,要加快把传统文化的生动内涵转化为具备独特内容和新颖表达形式的当代文化产品。新媒体视觉文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益途径,特别是电子媒介的涌现,为传统文化的生动性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5]我们要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融合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传播内容和传播载体,将传统文化内涵全面融入新媒体传播媒介中。

最后还要发挥政府在传统文化转化传播中的政策支持作用。文化事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新媒体时代,既要推动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内生发展,也要积极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要遵循市场经济下文化发展的特有规律。人们在经济条件改善后存在对传统文化的自然性、内在性市场需求,是推动传统文化转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点。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具有价值引导和社会教化等作用,对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坚持文化的公益化特性,合理发挥政策的支持功能,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传统节庆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切实走进人们的生活。另外,还可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支持等方面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注重标志性文化成果产出,增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87-89.

[2]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M]//彭放.郭沫若谈创作.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137.

[3]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0-212.

[4]姚文放.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J].文艺争鸣,2003(9):14-16.

[5]杨华轲.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的现代重构[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30-134.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转化传播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