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点

2020-03-27贾婷婷杜德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户经营生产

贾婷婷 杜德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江苏省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水平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小农户分化转型为主线,大力引导小农户差异化发展,在拓展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面挖掘潜力,并在集体权益不弱化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化服务供给、惠农政策向小农户倾斜,积极构建支持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小农户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参与度、分享度、满意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共同分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

现代小农户现状

小农经营作为江苏比较普遍的农耕方式,并没有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现阶段广大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生活习惯没有根本改变,户均10亩以下的分散经营比重大,户均经营面积不足4亩。随着青壮年外出就学、转移就业,小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维系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从事农业生产以没有市场机会的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构成的“3860部队”为主。据统计,目前江苏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57岁,其中60岁以上占比57.6%,兼业农民总数超过60%,普遍进行小规模分散经营。在资本下乡、土地流转的趋势下,缺乏组织性、缺乏要素供给的小农户的生产空间被挤压,不少地区出现“既当地主又当长工”的小农户。不是所有小农户都通过农业生产来致富,但农业生产是其收入的基本保障,也是其就业的基本补充。

小农户分化转型的必要性

避免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拉大。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城乡收入比在逐年缩小,但因为工商资本的市场化逐利本性和运行逻辑,以及政策扶持受益对象多为大户,有些地区农村内部的发展不平衡有逐渐扩大趋势。对小农户的再造升级不仅为他们提供价值实现的载体,还能减少贫富差距,这也是农业领域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应尽之责。

有助于农村稳定和谐。小农户自给自足的模式为长久以来的农村稳定作出了贡献,但发展的局限性使大多数小农户经不起生产风险。引导小农户分化转型,提升小农家庭经营竞争力和生命力,支持他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改善自己的生活,对农村经济与社会稳定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减少阻碍绿色农业发展的因素。部分小农户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在生产上更多考虑收入的增加、生产的便捷。农业绿色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对小农户来说依然门槛较高。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让农业绿色发展融入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可以带动小农户进入绿色农业大循环圈。

转型路径

差异化培育发展。江苏根据各地小农的发展情况,主要有三种转型方式:一是由“小”渐“强”型。对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和农业经营意愿的小农户,引导其通过土地流转、开展创新创业等形式,创办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转入现代高效种养业。二是抱团发展型。培育发展一批彼此间合作或联合的农户,引导小农户参加和领办农民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通过开展统一服务促进小农户应用先进品种技术,通过代储代销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抱团转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三是产业带动型。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带动下的农户,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引导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带动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这三种形式可以独立运行也可并驾齐驱。

产业链功能拓展。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排挤了进行多样化经营的小农户,这使多功能的小规模经营所具有的多样化优势逐渐丧失。种植兼养殖的小农户,不仅能满足自家需求,还可为区域农产品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在区域农产品多样化方面挖掘小农生产经营空间,构建小型区域农产品市场,在满足市场上农产品多样性同时,让小农户直接获得销售环节收益。立足小农户生产的特点和需要,统筹兼顾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小农户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拓展农业功能留出空间。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富民,强化农业产业对脱贫攻坚的基础作用,带动更多低收入农户分享产业发展成果。

适度规模经营主导。针对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土地细碎化、科技应用水平低、务农效益低等问题,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适度规模水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土地流转、经营权入股、互换并地等行为,提升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供给水平,为小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土地集中型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社会化服务供给扩面提质。耕种细碎化土地的小农很难在市场上获得农业机械服务,社会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转向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把小农户纳入到农业乡土人才特长挖掘计划,鼓励农技人员深入小农户开展服务,指导科技示范户结对帮扶小农户,引导小农户采用安全、绿色、高效的种养技术。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为小农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社会化服务。

集体权益不弱化。完善农村产权体系,严格保护小农户对承包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深化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改革,赋予小农户“股东”身份,确保小农户的各类资产具备保值增值功能。提高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覆盖程度,赋予小农户交易主体资格。认真执行并大力宣传《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加快提升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化、民主化、信息化水平,确保小农户的集体权益不被弱化。

惠农政策补短板。把小农户作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重点服务群体,加快提高小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依托县级农广校,采取送教下乡、半农半读形式,开展农民中等学历教育。积极鼓励、推广定向委托培养进行全日制大中专农科学历教育。在农业生产环节鼓励普惠制政策,推动财政、金融、信贷、保险等支农政策更多惠及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农业情怀的小农户。同时,将带动一定数量小农户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申报各级财政支农项目必要条件,补齐小农户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实现节本增效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农户经营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用旧的生产新的!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