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其健康认知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03-27邓俊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脑梗死优质急性

邓俊峰

(阳煤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好发于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的血供障碍从而导致的脑组织缺氧以及缺血性病变,并且相对应的神经功能也会发生缺损或者坏死。依据TOAST 分型,可以分为粥样硬化血栓、心源性、小动脉疾病、其他病因以及病因不明等多种类型[1]。本文将结合不同护理方式用于具体研究分析,详见于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3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0 例,其中男113 例,女67 例,年龄50~79 岁,平均(56.93±4.62)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180 例,其中男130 例,女50 例,年龄53~79 岁,平均(57.11±3.07)岁,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头颅CT 或核磁等诊断方式确诊,且全部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患有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以及严重心、脑、肝、肾器官等病变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吸氧以及结合个性化治疗,药物可以选用抗栓类如阿斯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结合使用降压药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物等。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进行检测,并帮助患者换药给氧以及辅助翻身,进行常规医嘱告知等。

观察组则是护理人员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对病房进行定时消毒与清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控制病房人数流通,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以及睡眠质量;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按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要求,对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等进行计量和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体表症状有无异常表现,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帮助行动不便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身以及更换体位,避免长期压迫血管造成组织坏死会出现褥疮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合理安排患者的膳食:补充维生素以及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忌食生辣刺激性食物等;心理护理干预,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患帮助患者结合自身状况消除不良情绪,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让患者对预后以及治疗效果都充满信心;安全管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在房间安装护栏等保障患者的安全,患者有需要进行检查以及下床等活动时,及时安全的进行防护和引导,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功能性复健:当患者病情得到基本控制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锻炼,制定方便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功能行使状况,有效提高预后质量与效果;健康知识教育普及:针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病因症状以及治疗预后复健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尽健康认知教育,加强患者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等,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1.3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认知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对比采用Barthel 指数记分法,用于对老年患者经治疗前后的独立生活能力进行测定的方法。分值为100 分,0~40 分表示具有严重功能障碍,41~60 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0 分以上表示有轻度功能障碍,100 分表示完全能够生活自理。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评分,分值为100 分,其中非常满意为90~100 分,满意为80~90 分,不满意为80 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认知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对,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认知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认知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对比分)

健康认知 日常生活能力组别 例数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180 33.4±6.3 40.5±6.9 35.9±6.7 40.6±5.3观察组 180 34.6±7.3 60.1±7.1 37.0±7.2 60.4±6.8 t 1.669 26.560 1.500 30.812 P 0.095 0.001 0.134 0.001

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发展实质是由于脑血栓的病因基础动脉粥样硬化上而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以及病变坏死。发病机制多见于血管壁的病变以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以及一些外伤或者药物的影响等[2]。

常见的发病因素可见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饮食因素、缺乏锻炼、抽烟喝酒以及精神因素的影响等[3]。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及视觉障碍等[4]。检查方式结合头颅CT 等影像学方式检查,目前临床治疗以静脉溶栓结合个性化治疗为主,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各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采用的个性化护理方式,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经济状况等提供的护理服务[6]。结合本次研究试验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心理干预护理、功能复健等方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护理,并结合患者护理后恢复状况以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表明采用优质护理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7-8]。

综上所述,结合本次研究实验结果,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增强健康认知,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脑梗死优质急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