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2020-03-27王芳
王芳
(河北生殖妇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 引言
黄疸是新生儿中的常见疾病,可分为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两种。黄疸的发生原因是患儿体内的胆红素发生代谢障碍从而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异常升高[1]。新生儿黄疸会导致患儿的皮肤及神经系统损伤,胆红素的增高易导致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严重可致患儿死亡[2]。目前,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常采用蓝光照射疗法,为寻求疗效更佳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采用蓝光照射结合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7 年5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26 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 例。其中观察组患儿中,女性37 例,男性26 例,年龄 为3~22 d,平均为(7.58±1.04)d,体重为1.6~4.2 kg,平均 为(2.6 7±0.76)kg;对照组患儿中,女性33 例,男性30 例,年龄为4~21 d,平均为(7.61±1.12)d,体重为1.5~4.4 kg,平均为(2.62±0.73)kg。经诊断,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儿营养支持及保温支持,保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若有发生感染的患儿,为患儿实施抗感染治疗。为对照组患儿实施单纯蓝光照射,将患儿的外生殖器和双眼用黑布遮住,放置于双面光疗箱内,保持患儿与灯光之间的距离为20~25 cm,调节箱内温度至30~32 ℃,湿度在55%~65%,采用广泛照射的方式使患儿的皮肤均匀受光,每日进行蓝光治疗1 次,治疗时间为8 h 左右,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调节治疗时间[3]。观察组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蓝光照射治疗与对照组患儿相同,使患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999 茵栀黄口服液,10 mL×6 支×3件,国药准字Z11020607),每日口服2 次,5 mL/次。
1.3 观察标准
患儿的临床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为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黄疸消失;有效为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下降,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黄疸减轻;无效为患儿的黄疸变化不明显,血清胆红素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
血清胆红素(μmol/L)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 315.71±45.75 114.78±13.35对照组 63 314.64±45.64 152.14±20.96 t 0.131 11.933 P 0.896 0.000
2.2 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d)
表2 对比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d)
组别 例数 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63 11.25±3.36 14.26±3.41对照组 63 17.87±4.32 18.06±4.27 t 9.601 5.520 P 0.000 0.000
2.3 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n(%)]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中的生理性黄疸多发于患儿的出生后的2~3 d,通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处理则可在7~10 d 则可自愈。若患儿的黄疸现象出现于出生后的24 h内或1 周后,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病情发展迅速,且病程较长,病理性黄疸必须进行治疗,不可自愈[4]。导致黄疸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患儿发生感染、肠肝循环的增加、缺乏维生素E、血管外溶血等。病理性黄疸不仅是患儿的面部发黄,常伴随着手、足心及四肢发黄。病情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精神不振、厌食等症状,新生儿黄疸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及胆红素脑病等。新生儿黄疸也可通过有效的预防方式进行预防,如产妇在妊娠期间,调节饮食,在孕期尤其应注意弓形体以及风疹病毒的感染,若产妇在孕期受到病毒感染,会增加新生儿的黄疸患病风险[5]。若产妇曾经生产过有胎黄的胎儿,可在孕期中服用中药进行预防。胎黄患儿在出生后,护理人员和产妇应密切关注患儿情况,若患儿症状严重,应及时进行相关处理。目前,蓝光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式,蓝光照射的治疗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且对患儿造成的副作用较小,治疗安全性高、且疗效明显[6]。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常采用420~470 mm 波长的蓝光对患儿进行照射,以降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7]。通常情况下,间断蓝光照射法的疗效较好,光照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如患儿出现皮疹、照射后发生腹泻、缺乏核黄素等,间断蓝光照射能使患儿之间适应光照环境且便于母乳喂养。在照射时,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儿翻身,保证皮肤的均匀受光,在蓝光照射的治疗过程中,注意为患儿及时补充水分、维生素B 及钙剂,提升治疗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中医中,新生儿黄疸被定义为湿热胎毒,茵栀黄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茵陈、栀子以及黄芩,作用是清热解毒、退黄、利湿等。二者联合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在治疗后,改善明显,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 <0.0 5);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
综上所述,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快速恢复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二者联合应用有效提升了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