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2020-03-26詹燕华
摘 要:古诗词内容的丰富决定了古诗词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古诗词的内容不再是低年级简单的咏物和描绘,而是表现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下作者深刻复杂的思想情感。对于这些作品,学生需要根据不同诗词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学习,以挖掘出作品内在的诸多思想文化内涵。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依然停留在机械地理解作品主旨,背诵记忆的层面,而不能运用多样的手段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出各个作品的特色。以至于千篇一律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动力不足,所以,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改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
重点字词、语句翻译、意象意境、思想情感、写作特色、历史背景等方面都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在现今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主要能够做到的是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记忆和对诗词的牢固背诵;而对意境、思想情感、写作特色等方面则主要局限在文字分析、口头讲述的方面,而不能够采用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发现不同诗词的独有特点,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深刻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模式变得固化,对于古诗词的内在魅力不能进行多样的感受。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古诗词自身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机动灵活地让学生达到对古诗词的全面深刻的学习。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一、 以诗成文,进行优美翻译
古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能够通过大量意象的罗列形成场景丰富、意境深远的艺术美感。在传统的古诗词学习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翻译存在着过于机械或者模棱两可的缺点。经常是诗词中有什么就翻译什么,造成翻译出的句子相互之间没有过强的关联性,不能像原文一样生动地展现一定的场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诗意化的翻译,拓宽古诗词翻译的篇幅,将简短的诗词通过丰富的描写和大胆的想象变成优美的散文,这样学生就能将诗词中的所有要素综合运用,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了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全文意象进行扩展,描绘出朦胧而丰富的行舟之夜的景象。比如,对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烟”“水”“月”“纱”“秦淮”“酒家”等意象,想象江岸上寒意笼罩,月色微茫的场景,对诗人从行舟到登岸的各个场景和动作进行描写,使作品由简单的两句诗变成行舟登岸的记叙文;对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王公贵族与卖唱的歌女这两种人物,对酒楼中纵情声色,耽于享受的场面进行丰富描绘,对作者目睹这些场景时的表情进行生动刻画,从而进一步发掘出作品强烈的讽刺意味。通过这样的散文化的优美翻译,学生就能对作品进行更加丰富的理解了。
二、 以诗成诵,进行品读朗读
韵律是古诗词写作上区别于其他作品的重要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对于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没有进行充足的讲解和大力的挖掘,学生对于古诗词在朗读和背诵时没有一定的艺术感,不能学会运用语气和节奏的变化来恰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使作品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因而在背诵中也会存在背了又忘,无法牢固记忆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盲目地背诵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朗诵技巧,运用自己的声音表现诗词的韵律之美,提高古诗词背诵的效率,发挥古诗词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王翰的《凉州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情的朗诵。通过阅读学生首先能够体会到这首诗是作者借助出征前饮酒的场景来表现战争的残酷,表达在战争中士兵朝不保夕的悲哀命运。因此,学生能够知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看似是奢华美丽的场景,实际是以喜衬悲,表达对安逸生活即将失去的叹息。因而在朗读时应当使用压抑、无奈、消沉的语气;学生能够知道“醉卧沙场君莫笑”,看似是一种放荡、洒脱的态度,实际是对“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悲凉现象的无奈和绝望,因此在朗诵“醉卧沙场君莫笑”时可以采用潇洒、快速的语气,而以绝望、凄伤、舒缓、低沉的语气来朗诵“古来征战几人回”,以达到强烈的转折反差作用。通过这样的以朗诵带动理解的方式,学生就能对作品中的每一个字词进行细致的琢磨,达到对作品全面精细的理解。
三、 以诗成画,进行水墨展现
强烈的画面感是古诗词的重要特点,在古诗词的写作中,作者能够将目光投放在天地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上,通过不同事物的裁剪和整合形成丰富生动的画面。因而对于古诗词的画面感的重点理解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古诗词的画面感更多的是停留在让学生大体想象的层面上,但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不能通过空泛的想象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因而,教师可以通过以诗成画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绘画才能,让学生对作品中的意境进行展现,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能够贯穿我国传统的诗画同源的艺术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
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经典评价,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作品的内涵。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发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句主要是傍晚时分雨后山间宁静空旷的景象,因此在描绘时色彩应当是淡雅朦胧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要突出月的“明”和泉的“清”,因而可以采用光线的变化,以亮色和暗色相互交替来表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富有动感,可以着力描绘浣衣女轻松的神态和莲花经过雨的滋润越发翠绿的样子,着墨可以浓而鲜艳。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作者表达的闲适悠然的心境,还能够从绘画的角度对作品中各种景物之间相互映襯的关系进行深刻理解,提高对古诗词的画面感的丰富生动具体的理解。
四、 以诗成曲,感受深情演唱
音乐美是古诗词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很多的古诗词在长期的流传中都被改编成了歌曲进行弹奏或者演唱。这种改编是古诗词的核心感染力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歌曲的角度进行古诗词欣赏,结合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和相关乐器的特点,分析作品采用相关乐器演奏的原因,以及歌曲的曲调在每一演奏阶段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古诗词内在的情感转变的规律,进一步感受作品丰富而深刻的感染力。所以,教师可以广泛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搜索与作品相关的歌曲进行放映,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导入情景之中进行更投入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之后,教师可以放映经典名曲《阳关三叠》,让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通过放映歌曲让学生注意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是描写春季雨后清晨柔和优美的生活场景,应当是欢快柔和又清亮的曲调,但歌曲一开头便将这两句唱得非常低沉浑厚,给人沉重的压抑感,目的是直接和后面两句的情感贯通起来,不用情理之中的转折,而采用意料之外一降再降、一悲再悲的曲调,从而能够让听众想象到作者早就听闻友人要去边疆服役,因而就算在风景美丽的早晨也始终心情压抑,不能释怀。学生还可以从歌曲一唱三叹,反复重叠的节奏中听出古人对于有人离别、边疆艰险的无奈,体会作者内心的缠绵悱恻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实质是借助歌曲曲调的变化对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行着深刻的体会,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和写作艺术的理解。
五、 以诗为史,进行多重认知
古诗词除了表达情感外还有对于历史和社会的感慨,很多作品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对于当时的政治和人民的生活、自身的遭遇进行感慨和批判。在现今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还不够丰富,不能够通过作品关联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能通过诗词本身进行单一的理解。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古诗词作为史料的功能,广泛联系作品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对作品进行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林则徐的《赴戍登城口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立足于清朝末年的时代状况,联系林则徐的遭遇,对作品进行深刻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清朝末年,由于封建专制的过度僵化和朝政的腐朽黑暗,中国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并遭受着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而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认识到鸦片的危害,进行虎门销烟,但统治者为了和列强妥协而将林则徐罢官流放。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了解,学生就能够理解“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一句中“力微任重”是指当时国家饱受列强侵略,岌岌可危,林则徐承担着救国救民的重任,但由于广大的民众和统治者依然处于麻木之中,林则徐有独力难支,力不从心的困难。因而能够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中深刻体会林则徐大公无私,舍身为国的伟大人格。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的古诗词将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化的,而是植根于社会和生活中的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场景化的作品。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写作的角度也是十分多样的。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过于固化与单一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古诗词的特点,采用相适宜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诗意化的翻译,拓宽古诗词翻译的篇幅,通过丰富的描写和大胆的想象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師要引导学生改变盲目地背诵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朗诵技巧,发挥古诗词陶冶情操、丰富情感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诗成画,对作品中的意境进行展现,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教师可以引导以诗成曲,感受深情演唱,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古诗词作为史料的功能,广泛联系作品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对作品进行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张胜荣.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四步法.学周刊,2019.
[2]张罗萨.吟之诵之,入境入情——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甘肃教育,2019.
[3]金晓英.情境交融,画趣横生——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1).
[4]曲海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音乐融合的应用策略研究.渤海大学,2019.
[5]刘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詹燕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金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