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世界”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探析

2020-03-26文丽萍唐芬芬

文教资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活世界

文丽萍 唐芬芬

摘    要: 在“生活世界”的话语体系中,教师实践知识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交往及自我反思获得的一种内隐的知识,是一种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知识,是源自生活世界的知识,具有经验性、个体性、具体性、动态性、综合性和缄默性等特点。教师的实践知识包含三种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 个性属性。教师个人与社会、文化通过交往不断地外化、内化、综合化,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教师实践性知识    本质内涵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一直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教育理想。人与之共生的世界形成教育最原初的基地,也是知识最直接的加工坊。教师实践知识在现代哲学的影响下,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热点。那么教师实践知识是科学世界的一种工具,还是教师“生活世界”中的存在?要真正了解教师实践知识,有必要摆脱科学话语的束缚和异化,复归生动鲜活的、非符号化的具有原初意义的“生活世界”的话语,探究教师实践知识的本质内涵。

一、何谓“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创始者是胡塞尔,他没有直接对生活世界进行界定,但是他的思想内涵在《生活世界现象学》中有丰富的体现。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我们身边的可经验的世界,它是人参与的主客体和谐统一的整体世界,是我们生活其中现实又具体的环境。“生活世界”以直观和经验方式为科学和生活提供抽象思维的源泉,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它是日常的、可感觉的现实世界,不是符号化的观念世界。“生活世界”除了直观性、经验性之外,还有主观性与个性化的特点,这样的世界为人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提供了平台,同时又是主体间的世界。胡塞尔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进行着主体间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指主体间的互识和主体间的共识。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人的一种存在境遇,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范畴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有机整合,生活世界既呈现个人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又涵容着人类共同接受的规范准则,两者的实质需要在交往行动与生活世界的交互关系的阐释中相互映照出来。因此,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有交互性及整合性的特点。

二、“生活世界视域下”的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属性

1.什么是教师实践知识?

实践知识是不同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不易用语言系统表达的知识,是与个人的体验和经验密切相关的一种知识类型。它在无形中影响并制约着个体的思想与行为,教师的实践知识来自其日常生活与教学中,包含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及具体的实践经验。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明认为,“实践性知识”是一种行动的工具,具有实践性和能动性,呈内隐状态,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情景始终,还将教师信念纳入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范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拥有多层结构,最底层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中间是教育观念、教育信条,最上面一层是问题意识与视点或感悟。这种“实践性知识”的直接母体是“我”的内心世界。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昌木认为实践性知识是与教学情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探索研究而获得的,体现了课堂情景中教师的决策和行为本质,是解决所遇到问题情景的功能性知识[4]。并且,这些知识具有经验性、具体性、个体性、综合性和缄默性等特点。

2.“生活世界视域下”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点。

如果将教师实践知识置身于生活世界的话语中该如何界定呢?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结构的划分,他将生活世界划为三大结构要素:即文化、社会和个性[5]。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的三大要素每一个结构要素的再生产过程都对其他两个要素的重构有重大的影响,它们相互联结、交叠,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结合教师实践知识的相关研究,我们在生活世界的话语中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界定: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教育生活而形成的包括具有个人特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基于此产生的教育信念、教育信条,以及教育教学中一些难以明确表达的技能、技巧和经验等,它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交往及自我反思所获得的一种内隐的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不是基于符号的文本知识,不是基于科学主义的工具性的知识,而是一种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知识,是源自“生活世界”的知识。因此,这些知识具有经验性、个体性、具体性、动态性、综合性和缄默性等特点。

3.“生活世界”视域下教师实践知识的属性。

生活世界融合了文化、社会和个体多种构成要素,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结构的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便涵容在这一整体性的知识结构中,基于生活世界结构要素的三个层次的理解,我们可以从文化、社会和个体要素解构教师的实践知识的结构,便知道教师的实践知识中包含三种属性,即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个性属性。

(1)文化属性。在教师的实践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文化既作为一种既存的背景境域,又作为一种即时的背景境域而存在。既存的背景境域指的是历史及文化传统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人生信仰及生活方式。即时的背景境域是指在当下的时空之内所经验的情境。当教师的实践知识在建构的时候会通过一系列语言或符号文化形式,也就是带着一定历史文化系统中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人生信仰,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之内,用语言或符号等一系列文化形式,将既存的背景境域和即时的背景境域结合起来,通过社会文化进行建构。

(2)个性属性。在“生活世界”话语中,个性指的是个体的“同一性”,他是主体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所形成的个人认同及个性成长。教师的实践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性的特点,因为它是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以“我”作为主体建构的,作为实践知识组成部分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信念、教育信条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认识,是个体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教师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在个体不断地体验和反思的过程中内化和建构的。这些实践知识的形成与教师的灵感、洞察力、灵感及心智模式有关。另外,教师的个人生活史既是自身知识重构的主要动力来源,又是教师实践知识建构的素材。教师在个人生活中,基于主观需求和对于现实的认定,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出有个人特征的实践知识。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生活史会构建出不同的教師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的习得离不开既往的个人生活史,也离不开当下主动的参与,静态与动态的经验在不同的时间经纬线上交织,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教师实践知识。

(3)社会属性。教师实践知识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教师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教师个体与外在环境互动的结果。教师的实践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这样一种互动。另一方面,教师内隐的个人实践知识通过语言、行为、文字等形式进行知识共享,使教师的实践知识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因此交往互动成为实践性知识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具体说来,交往行为在教师实践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过程中:经验理解—内化综合—社会化。在经验与理解阶段,交往主要是呈现与传递的作用,在内化综合阶段,交往主要是个体结合已有的经验与同行,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批判和整合,最后形成具有个人同一性的实践知识。社会化阶段是个体通过行动、语言及符号等方式对隐性的实践性知识进行分享,促使知识社会化。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是教师个体通过文化再生产、个性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再生产出来的。

三、“生活世界”视域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

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来看,可以知道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个人与文化、与社会之间通过交往不断地外化、内化、逐渐综合化而成的。生活世界中教师的实践知识生成的过程是:

1.生活世界中教师实践知识的理解。

教師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会面临一些真实的教学情境,要处理一些问题,这时真实的当下的情境与过往经历中所持有的文化知识背景交织,通过自己的知情意会对当下的教育情境产生大致理解,除了自己面对的情境之外,还可能通过实地观察、文本、媒体等一些非直接临在性的体验而对相应的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加以理解。

2.生活世界中教师实践知识的建构。

教师的实践知识的建构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互动及自我反思所达成的。通过我与你、我与你们之间的交往互动,个体进一步社会化,同时内化文化背景与其他人的知识,与此同时个性化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整合之后,内化成自己的实践知识。

3.生活世界中教师实践知识的社会化。

如何对个性化的实践知识外化,即社会化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方面在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中,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将自己的实践知识用外显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教育问题的处理中,综合运用教育实践知识,使实践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呈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教育反思、教育叙事等符号或非符号的方式在社会中呈现。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将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编码记录,成为可方便共享、交流的知识,通过会谈、倾听和交流等方式共享,将个人的经验等隐性的实践知识表达出来或通过转化使知识获得社会化。

生活世界话语中的教师实践知识是由文化、社会和个性糅合而成的,教师的实践知识的建构过程是自我反思的过程,是语言过程,是符号化过程,也是一种交流的过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通过经验、建构、内化、社会化等一系列过程不断进行自我再改造。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9.

[2]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5.

[3]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0.

[4]赵昌木.教师成长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2.

[5]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89.

项目来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基于生活史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发展和管理研究”(编号:GD14CJY0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四位一体”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8〕436号)。

猜你喜欢

生活世界
设计与生活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传播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