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0-03-26吕清海姬海宁靳晓曼胡佳莹

新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探索思考新时期

吕清海 姬海宁 靳晓曼 胡佳莹

摘 要:基层团组织是团工作的基础和堡垒,只有做好了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整体的团工作效果,实践证明,激发基层团组活力,才能带动全团工作活跃,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打造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势在必行。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的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为例,分析在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其要害,并采取创新的建设探索模式,提升改革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基层团组织;服务型团组织;探索思考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任务,“服务型”成为了党组织基层建设的重要方针,而团组织建设也要落实服务功能,2014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建设方向,切实以党中央的政策指导和高校的育人宗旨为根本,为高校的基层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建设目标等作出新的目标规划。

一、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意义

高校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中央工作的分支,其主要群体是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的新生力量,因此在进行团组织建设,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加强党中央的政治引领是非常有必要的,引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性指导讲话,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进行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服务型建设,能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目前高校的团组织的普及化,客观上造成了部分青年的团意识缺失,而因为相比党组织,团组织建设的工作范围更广,涉及的青年学生范围更广,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了自身的规范和约束力,没有履行好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也是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的基层构架,能从更好地履行团组织的工作,将团组织工作贴近青年、引导青年,以赢得青年为目标发挥团组织的向心力,提升我党对基层青年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还能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针对青年学生的需要,定向进行组织建设,能有效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并做好组织和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计划。

二、新时期提升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在青年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的思考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青年需要什么,团组织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样才能提升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建设质量,找准发力点,全面履行团章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以“服务青年”为契机,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团组织骨干队伍

高校方面应当提升重视,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并且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团组织队伍,团委成员应当有过硬的知识和技术储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强大的执行力、开拓进取的心态。各学院也要在团中央和高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打造高效的服务型学院分团委队伍。团委书记应当有丰富的组织经验和实践经验,并且以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为依托,切实提升工作效率,打造以“服务青年”为准则的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团组织工作。

(二)充分联系学生群体,打造服務型团组织形象

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工作离不开高校学生的广泛参与,各学院团委应当充分发挥各班级团支书、班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依托团校、团支书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团干成员的培养和学习。各学院应当对团干成员组织系统化且持续化的团组织学习计划,在不断学习培训中提升团干成员的思想政治境界和工作水平,打造思想觉悟高、技能水平强、有胆识有才干的青年基层团组织队伍,在团委成员的带领下将基层团组织工作做好做强。

(三)走品牌化道路,打造有特色有水平的基层团组织活动

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应当根据办学宗旨、学生诉求,定向打造基层团组织活动,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团组织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并且打造有水平、有价值、有内涵的基层团组织活动,把基层团组织工作做出实效、做出风格、做出品牌,为本地兄弟院校做出良好的表率。以我校艺术学院分团委的高校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工作为例,结合我校“四季树人”育人模式,打造我院独特的“美育文化”学院品牌,学院分团委以多种多样的互动的形式,提升了团组织活动在高校的影响力。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团组织的工作,实现思想价值观上与团组织的要求一致。依托专业特色和社会资源,定向组织基层团组织活动,例如,我院2018、2019年持续开展的“送美丽、送廉政、送法制”三送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墙绘,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校35周年阶梯墙绘,大学生艺术作品展、艺创艺卖、与拱宸桥街道团委开展桥西历史文化宣传、保护活动,在实际的工作中加深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此外为了提升影响力和表率,我院借助讲座、学院公众号、校园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大力弘扬团组织文化,切实加深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院校校园中也迎来了“00”后学生,其相比“90后”学生,性格更加张扬鲜明,并且渴求新知识、渴望得到全新模式的思想引导和技能指导,在当今历史时期下,高等院校的基层团组织工作也要改变工作模式,切实将“崇德重志、树人为本”的工作目标落实下去,切实推进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稳步开展。

参考文献:

[1]许俊伟,程纪扬.论基层团组织在服务青年中加强政治引领的价值与举措[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4):5-10.

[2]陈璟,蒋李.以“服务青年”为契机,深化高校基层团组织职能改革[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9):82-85.

[3]曹蕾.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8(15):63.

猜你喜欢

探索思考新时期
油画创作教学中意象语言的探索与思考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初探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广播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听众意识刍论
小学数学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