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效果研究

2020-03-26姚丽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丁苯帕金森病症

姚丽娜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 072750

帕金森(简称PD)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中老年患者为该病症的高发群体,属于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 该病症在临床中的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出现紊乱状态、认知功能障碍、四肢运动不协调以及神经性精神障碍。 由于患者的病情在不断发展,PD 非常容易发展成为PDD,也就是帕金森痴呆,致使患者失去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1-3]。 在临床中治疗PDD 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多巴胺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该类药物容易使患者产生异动症, 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丁苯酞在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脑卒中,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相对广泛,可以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缓解神经细胞的受损状态[4]。 因此,该文将针对2017 年1月—2018 年1 月在该院进行治疗帕金森的76 例老年患者, 为其实施丁苯酞与美多芭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治疗帕金森的老年患者, 共76 例,在患者及患者家属完全知情的情况下, 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联合组和美多芭组,每组38 例。 其中,联合组男21例,女17 例;年龄60~83 岁,平均年龄(71.51±5.94)岁。 美多芭组男20 例,女18 例;年龄59~84 岁之间,平均年龄(71.56±5.83)岁。 联合组和美多芭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根据国际通用的帕金森疾病临床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在59 周岁以上;③患者及患者家属均自愿加入该次实验,了解该次实验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方法,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和其他继发性综合症的患者; ②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进行沟通交流的患者;③在入组之前已经接受帕金森病症治疗的患者;④患有严重内脏器官病变的患者; ⑤对丁苯酞或美多芭等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⑥提前退出或不愿参与该次研究实验的患者[5-6]。

1.2 方法

美多芭组实施美多芭( 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0.25 g×40 片)进行常规治疗,用药剂量:第1 周0.75 g/d,分3 次服用,第2 周开始的每周递增0.25 g,分4 次服用,连续服用8 周;联合组以美多芭组为基础,予以患者丁苯酞(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24 粒)与美多芭联合用药治疗,美多芭的用药剂量与美多芭组一致,丁苯酞的用药方法:餐前空腹口服,0.2 g/次(两粒),3 次/d,20 d为1 个疗程,共服用3 个疗程[7]。

在进行上述药物治疗时, 患者服用的具体药物剂量均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由医生酌量增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生活自理能力、 认知能力和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检测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1.3.1 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0 分,总分低于30 分为生活不能自理, 总分31~60 分为生活自理能力有限需旁人帮助,总分高于60 分为生活可以自理,最终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好。

1.3.2 临床治疗效果 显效: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且生活可以完全自理,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比刚入院时有一定改善,但认知功能存在部分障碍,生活需要旁人协助,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消退,反而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8]。 治疗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经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的自理能力评分

联合组患者用药前的自理能力评分与美多芭组患者相比,结果相近,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后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美多芭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elf-care ability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elf-care ability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point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联合组美多芭组t 值P 值53.16±5.98 53.27±6.02 0.080 0.936 75.48±5.58 61.59±5.99 10.459 0.000 16.822 6.039 0.000 0.000

2.2 经过治疗后期临床疗效的变化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美多芭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3 讨论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症就是帕金森,其病理学特征是多巴胺分泌异常或产生大量变性丢失。就目前情况而言, 治疗帕金森的主要药物以多巴胺类药物为主,虽然对患者的病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整体的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因此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治疗帕金森是非常重要的[9]。

对于帕金森病症的研究要从其病理特征开始, 就目前研究结果可知, 导致患者体内多巴胺出现神经性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反应。C 反应蛋白是患者机体对非特异性炎症产生敏感反应的标志,具有激化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能力,而PARK7 是导致患者出现帕金森病症的致病因子,PARK7 的功能是可以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蛋白水解酶,NT-3 可以缓解患者因局部缺血而导致的神经受损,可以有效提高神经细胞的活性[10]。

丁苯酞可调节脑血液中的一氧化氮含量, 减少脑细胞中的钙离子,并抑制自由基对脑神经的损伤,改善线粒体的功能,从而起到保护脑神经的作用。

该文将丁苯酞与美多芭联合用药治疗帕金森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对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参考。 根据该文的实验结果可知:联合组患者实施联合用药前的生活自理能力(53.16±5.98)分与美多芭组患者单一用药前的生活自理能力(53.27±6.02)分相比结果接近;联合组患者实施联合用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75.48±5.58)分明显好于美多芭组患者单一用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61.59±5.99)分(t=10.459,P=0.000);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73%)明显高于美多芭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57%)。 在王大勇等[11]人的研究实验中,根据研究指标中临床治疗效果所得结果数据可知, 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00%,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文的研究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4.73%,两组数据相仿,说明数据研究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 丁苯酞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的效果比单一使用美多芭的治疗效果更佳,且相对安全,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可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并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丁苯帕金森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青春期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