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预后情况分析

2020-03-26赖杨骁方强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阿替普脑组织溶栓

赖杨骁,方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浙江杭州 310003

急性脑梗死为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 为脑组织突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情况,急性脑梗死发病急且疾病进展快速, 有较高的致残和死亡率。 在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急性脑梗死缺血脑组织血液循环的尽早恢复是抢救的关键。 超早期静脉溶栓是发病6 h 内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可以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1],阿替普酶是一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物, 该研究选择该院40 例2018 年2月—2019 年2 月重症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或者波立维治疗,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则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治疗后1 d、治疗后1 周和治疗2 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APTT、FIB 以及TT、PT;不良反应发生率, 分析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预

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40 例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患者是NIHSS>6 分或者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 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0);年龄41~82 岁,平均年龄( 58.72±5.44)岁;男12 例,女8 例;患者体重42~81 kg,平均达到(61.21±2.21)kg;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5 例,合并糖尿病有3 例,合并高血脂有4 例,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有3 例。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n=20):年龄41~81 岁,平均年龄( 58.78±5.56) 岁; 男13 例,女7 例;患者体重42~82 kg,平均达到(61.26±2.26)kg;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5 例,合并糖尿病有2 例,合并高血脂有3 例,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有3 例。 对照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或者波立维治疗,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 首剂300 mg 口服, 次日起口服100 mg/d;或者波立维(国药准字:J20130083)首剂300 mg 口服,次日起口服75 mg/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则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在明确有静脉溶栓指征之后,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剂量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将阿替普酶混合100 mL 浓度为9 g/L 氯化钠注射液之后,将总剂量的10%在2 min 内进行静脉注射,剩下的90%在1 h 内给予输液泵静脉滴注治疗。在静脉溶栓之后的24 h 内避免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 24 h 后复查头颅CT 或MR, 无脑出血则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或者波立维75 mg/d 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两组在静脉溶栓之后的2 h 内, 每隔15 min 进行1次血压的监测, 之后6 h 内每隔0.5 h 进行1 次血压的监测,6 h 之后每隔2 h 进行1 次血压的监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治疗后1 d、治疗后1 周和治疗2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APTT、FIB 以及TT、PT;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效: 病情恢复正常,NHISS 评分改善90%以上;有效:NHISS 评分改善45%以上,症状体征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2]。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疗效效果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疗效100%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5,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diseases

2.2 凝血功能APTT、FIB 以及TT、PT

治疗前对照组、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凝血功能APTT、FIB 以及TT、PT 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凝血功能APTT、FIB 以及TT、PT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后1 d、 治疗后1 周和治疗2 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治疗后1 d、治疗后1 周和治疗2 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21±1.23) 分、(7.15±1.44)分、(5.22±1.21)分,对照组分别是(10.20±2.11)分、(9.20±2.21)分、(6.20±2.12)分,比较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4、6.568、6.245,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和对照组15%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05),见表4。

表4 对照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control group and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roup

表2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APTT、FIB 以及TT、PT 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APTT, FIB, TT and PT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表2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APTT、FIB 以及TT、PT 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APTT, FIB, TT and PT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组别时期APTT(s)FIB(g/ L)TT(s) PT(s)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n=20)对照组(n=2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6.24±0.56 26.55±0.21 26.20±0.54 30.10±0.46 3.45±1.45 3.41±1.42 3.45±1.45 4.62±1.55 11.13±2.25 12.25±2.18 11.14±2.22 14.25±2.14 10.16±2.21 11.11±2.24 10.14±2.21 14.25±2.56

表3 对照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治疗后1 d、治疗后1 周和治疗2 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roup 1 day after treatment, 1 week after treatment, a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表3 对照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治疗后1 d、治疗后1 周和治疗2 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teplas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roup 1 day after treatment, 1 week after treatment, a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1 周 治疗后2 周对照组(n=20)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n=20)t 值P 值14.20±2.21 14.11±2.22 0.868 0.144 10.20±2.11 8.21±1.23 6.864 0.000 9.20±2.21 7.15±1.44 6.568 0.000 6.20±2.12 5.22±1.21 6.245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病变由中央坏死区和外周脑缺血半影组成。 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缺血性半影具有大量存活的神经元[3]。 随着缺血时间的增加和严重程度的增加,缺血性半影变得越来越大。 研究显示,由于血流供应急剧降低,脑细胞储备能力降低,容易出现酸中毒,产生炎性反应和大量自由基,引起脑细胞损伤,且缺血再灌注情况下,各项炎性因子可引发局部炎性反应,导致微循环障碍加重。给予及早的溶栓治疗可以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血流,挽救缺血性半影脑组织,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阿替普酶作为第三代溶栓药物,是一种内源性酶,虽然在没有纤维蛋白的情况下更难激活纤溶酶原, 但它很容易激活纤溶酶原在血栓体内,然后转化为纤溶酶以溶解血栓,最后发挥强烈的局部溶栓作用[4-6]。 相比较尿激酶,阿替普酶有更高的特异性,可对血栓中纤溶酶原进行高选择性作用,且对正常血液循环纤溶酶原的影响小, 不会引起明显全身性纤溶作用, 用药后全身凝血功能指标无出现明显变化,安全性较高[7-8]。 在治疗时间方面,在实施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过程需要严格掌握治疗的时间窗, 因脑组织缺血后3~6 h 内患者半暗带缺血的情况最为严重,而6 h 之后半暗带逐渐缩小和消失, 通过超早期治疗可减轻脑组织神经损伤[9-11]。

该研究中,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或者波立维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则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结果显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疗效100%高于对照组80%(χ2=6.955,P<0.05)。姜平舟[12]的研究也显示重症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达到95%, 高于对照组75%,和该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可更好改善病情,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小,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阿替普脑组织溶栓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阿替普酶体外溶凝效果评价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