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康复技术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3-26夏钧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功能障碍

夏钧

江苏省如皋市广慈医院中医科,江苏如皋 226500

中风是脑卒中的中医名称, 是中老年尤其是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多突发起病,一般是因为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存在较高的残疾率、死亡率[1]。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医学技术的进步, 中风的临床救治效果有了明显提升,患者病死率逐渐下降,但存活的中风患者仍绝大部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其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具体多表现为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减退,生活无法完全自理或者无法自理,需要依赖他人,对患者生理、心理都会造成明显影响[2-3]。 临床治疗中现代康复技术是重要方法,通过多个方面的康复指导,能够帮助患者功能逐渐康复,但效果发挥缓慢,且对患者依从度有较高要求[4]。 当前中医针灸方法逐渐在偏瘫患者中有了更多的应用, 该研究以该院2016 年10 月—2019 年5 月120 例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现代康复技术结合中医针灸方法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120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 例,男32 例以及女28 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7.95±10.34)岁;对照组60 例,男30 例以及女30 例,年龄53~80 岁,平均年龄(68.59±11.08)岁。 两组年龄、性别不存差异无在统计学意义(P>0.05)。 ①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诊断标准[5];②存在偏瘫表现;③神志清晰;④治疗依从度高;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②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非首次发病;③偏瘫时间超过1 个月;④有认知障碍;⑤有昏迷表现。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现代康复技术进行治疗, 具体选择Bobath 技术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内容包括:①被动运动。患者肌力为0 级, 需要绝对卧床时, 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给予患者功能性电刺激,直到患者肌力逐渐提高。 ②主动运动。 等患者肌力提高到3 级时指导其做主动运动,从手指开始进行主动运动,慢慢增加肌力,等到肌力提升后经健侧协助患侧进行运动,可以练习翻身,练习身体左右移动。 等到肌力进一步提升指导患者离床活动,整个运动保持循序渐进,下床后先练习站立,站立时间也先从短到长,等到患者可长时间站立后手握健身球进行运动,帮助手指功能恢复。③坐位训练。等到患者肌力至Ⅱ级,健侧可协助患侧活动时,指导患者型坐位训练,护理人员先将床头抬高,协助患者坐起,慢慢转为坐轮椅,逐渐增加持续时间。④站立训练。等到患者肌力至Ⅲ级,护理人员扶着患者练习站立,先尝试站立1 min,之后慢慢延长站立时间,等到患者站立可超过10 min,护理人员减少对其的支撑协助,练习利用拐杖站立,之后慢慢练习独立站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选择督脉、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穴,如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上肢不遂配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配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足三里、解溪。口角斜配地仓、颊车、合谷、太冲;吞咽困难配廉泉、金津、玉液;语言謇涩配廉泉、通里、哑门。 风痰阻络配丰隆、合谷;肝阳暴亢配太冲、太溪;痰热腑实配曲池、内庭、丰隆;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气虚血瘀配气海、血海、足三里。

消毒穴位后常规进针, 捻转1 min 后留针30 min,以有酸胀麻感为宜,每天治疗1 次,1 个疗程持续1 个月,进行1 个疗程的治疗[5]。

1.3 评价指标

肢体功能: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 个月结束后通过Fugl Meyer 运动量表[6]进行评价,包括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四肢感觉恢复、平衡感几项指标,其中下肢运动功能总分34分,上肢运动功能总分66 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强。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 个月结束后利用Barthel 指数[7]评定量表进行评价,内容有转移、洗澡、行走、如厕、修饰、小便控制、大便控制、上下楼梯、进食、穿衣,结果0~20 分表示极严重功能障碍,20~45 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50~70 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75-95 分表示轻度功能障碍,100 分表示生活完全自理,得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高。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肢体功能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上肢、 下肢功能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 个月后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均有升高, 较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 个月后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肢体功能改善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limb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肢体功能改善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limb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组别上肢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后下肢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37.54±4.95 36.83±5.02 0.780 0.437 48.67±5.92 41.23±4.61 7.681 0.000 16.34±3.26 16.82±3.57 0.769 0.443 24.53±4.49 20.25±3.34 5.924 0.000

2.2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 个月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有升高, 较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 个月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aily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aily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points]

组别治疗前 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50.36±6.95 51.46±7.04 0.861 0.391 75.42±9.47 70.64±8.43 2.920 0.004

3 讨论

中风是一类突发的脑血管意外, 临床会有永久性或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体征表现,疾病特征包括突发智力障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8]。 中风引起的偏瘫发病迅速,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积极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9]。 西医治疗除了应用脱水、神经营养、循环改善药物治疗,另外注重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该研究应用的Bobath 技术强调依据正常个体发育顺序,通过感觉反馈输入(如平衡反应、自发性姿势反射)的利用进行运动功能的调节,诱发正常运动反射输出,并经中枢神经系统重组运动输出, 最终达到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目的[10-11]。

该研究观察组在现代康复技术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1 个月后患者上肢、下肢功能评分为 (48.67±5.92) 分、(24.53±4.49) 分, 均高于对照组(41.23±4.61)分、(20.25±3.34)分,另外1 个月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75.42±9.47)分,优于对照组(70.64±8.43)分(t=7.681、5.924、2.920,P<0.05),类似研究显示[12],观察组治疗后ADL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 (78.17±13.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71±11.32)分(P<0.05),该研究结果与之有一致性, 证实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可以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更大程度改善,因而患者生活能够恢复自理, 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良好促进作用。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亏虚,因为脏腑精气虚衰使得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所以在治疗上应该做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人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各处穴位综合针刺有助于发挥满意舒筋活络效果,有效消肿除痹[13]。 联合实施针灸治疗与康复训练,能够经不同途径协同提升康复效果,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明显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营养现代康复技术结合中医针灸方法实施治疗,能够使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提升,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功能障碍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