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人课合一”的金牌培训师队伍,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

2020-03-25李杰董慧王晓冬凌淼魏星宇

管理学家 2020年24期

李杰 董慧 王晓冬 凌淼 魏星宇

[摘 要] 培训课程和培训讲师是青年员工培训培养工作开展的两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打造“人课合一”的青年员工金牌培训师队伍专项,通过系统规划、精心实施培训课程开发与培训师选拔培养相结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青年员工的培训课程体系;在青年员工培训师培养过程中,进行培训课程开发,实施课程内化,开展培训师认证,打造出“人课合一”的金牌培训师队伍,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这种将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讲师培养相结合的“人课合一”的培训师培养模式能够打破培训课程无人讲和培训讲师无课讲的双重窘境,可供企业培训管理工作参考借鉴。

[关键词] 青年员工培养;人课合一;金牌培训师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青年员工培训所需的两个关键的培训资源是培训课程和培训讲师,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青年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精品课程设计即是青年员工培训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针对青年员工培训中的资源陈旧、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科学、高效开发精品培训课程,为青年员工培训工作开展和青年员工能力素质提升提供优质资源保障。同时,建设一支精业务、能开发、擅讲课的企业内训师队伍,增强公司培训资源利用能力、知识传承能力和自给培训能力成为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重要目标。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打造人课合一的金牌培训师队伍”项目,以青年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和金牌内训师打造为目标,将课程开发与培训师培养相结合,创造性实现金牌培训师的“人课合一”,为青年员工培训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实践做法可供企业培训管理工作参考借鉴。

一、系统规划“金牌培训师”选拔培训项目

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师培养工作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管理工作的重点,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对“打造”人课合一”的金牌培训师队伍项目进行立项,国网甘肃省电力培训中心具体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严格精选合作的咨询公司,制定严密的项目实施方案。“金牌培训师”选拔培训项目从内训师的选拔、培训到评价、使用进行全过程管理,重点加强课程开发与授课技巧的培训,注重实战,强调“人课合一”,即开发的课程就是企业急需的课程,开发的课程就是内训师讲授的课程。

二、精心设计“金牌培训师”能力素质模型

项目组在对培训师进行调研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经验设计了“金牌培训师”所需能力素质模型,明确了“金牌培训师”的能力素质标准。“金牌培训师”的核心在于“能开发课程,擅长讲授课程”,具有精品课程和培训师品牌的“人课合一”金牌效应。“金牌培训师”在企业内部数量相对较少,但授课水平高,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课程和授课风格有特色;而精品培训课程要求内容充实、运用广泛、设计精巧,具有独特性和可推广性。“金牌培训师”和精品课程的结合,要求培训师既能够开发出精品课程,又能够承担授课任务。

三、严谨实施“金牌培训师”选拔培训项目

(一)公开招募,海选报名

项目组对内训师队伍采用公开招募方式,通过H5页面、微信、海报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公司各级单位进行报名宣传,营造 “愿学想讲”氛围,进行海选报名。海选招募不设工作年限、绩效等级、专业类别、职称门槛等任何限制,激发了广大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大家踊跃报名,为“金牌培训师”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人才蓄水池。

(二)公平面试选拔

针对前期海选报名的参赛人员开展了“视频选拔”、“专家面试”、心理测试和模拟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筛选。整个选拔过程公平公正、精挑细选,确保选拔有意愿的人员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强、实践经验多的特点。

(三)强化培训培养

项目采用训练营方式对通过面试的人员分阶段开展为期2—3月的培训师专业培训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强化培训培养,训练中实行阶段淘汰机制,聚力打造培训能力、精雕细琢品牌课程,全面实现 “一人一课”。

四、注重课程开发,打造青年员工精品课程

培训师通过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分析研讨等方式,开展项目调研和青年员工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策划。胜任力是员工良好绩效的基础[1]。培训师通过读解分析企业青年员工培训培养目标和要,从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工具方法、思维心理四个维度建立形成青年员工岗位素质模型(见图1):

根据以上模型,分析青年员工素质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咨询公司专家辅助培训师结合在国网系统和其他大型央企开展青年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的成功经验,构建了以青年员工能力素质培训模块结构,并依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现有课程资源状况的重要性、紧迫度原则,以企业需要与青年员工个人成长需要结合;企业普遍性需要与青年员工个性化诉求结合;职业素质塑造与工作能力共同提高的原则,从《青年员工能力素质培训模块结构》中选择推荐出企业青年员工职场礼仪、PPT设计与演示、电力常用公文写作、时间计划管理技巧、人际沟通与工作协调技巧、高效工作汇报技巧、问题分析解决技巧、情绪压力管理、思维创新9个具有典型针对性培训模块,作为青年员工能力素质精品课程进行设计开发的重点内容。

五、加强课程内化、严格把关认证、实现“人课合一”

在课程开发后,首先进行课程优化完善。组织内部专家对青年员工精品课程开发成果初稿进行评审。根据内部评审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完善,然后由专业技术支撑团队负责对形成的课程成果包进行美化设计与包装,形成课程开发成果终稿。

其次,开展培训课程内化辅导。对公司内训师进行青年员工精品课程内化培训辅导,帮助内训师掌握授课技巧,并通过课程试讲向公司领导和相关专家进行成果汇报与评审验收。

最后,对“金牌培训师”进行推广使用。公司对“金牌培训师”进行系统包装、组织召开培训供需见面会、采用“金牌培训师”展示发布会等方式,通过各级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为“金牌培训师”创造更多培训机会,提供参加全国竞赛和行业内外授课的平台,不断增强影响力[2]。

六、 “金牌培训师”培训开发项目成效卓越

“人课合一”的“金牌培训师队伍”培训开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了创新企业内训师选拔方式,使培训意愿高、业务技能强、成长潜力大的有志青年员工能够打破常规、获得机会、脱颖而出。“金牌培训师”项目创新了公司企业内训师培训培养方式,集中资源用于孵化精英,使“金牌培训师”更职业、更专业、更精干,实现 “人课合一”,成为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的中坚力量。“金牌培训师”项目开发的针对青年员工成长培养的9门精品课程,在青年员工的培训中得到广泛应用 。“金牌培训师”项目开发形成的9门精品内训师课程,认证产生多名“人课合一”金牌培训师,认证的“金牌培训师”已经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内部得到广泛使用,获得单位和学员的一致好评[3]。

将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解决培训课程没人讲,培训讲师没课讲的双重窘境,是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培训讲师自己参与到课程开发过程当中,在外部专家的帮助下,对课程进行打磨、试讲、内化,从而使培训师能够把握课程的精华,对于培训课程的演绎也更为精准,从而大大提升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Spencer.Competence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2012,(9):222-226

[2]黄静. 我国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研究及模型构建---A公司培训需求分析实证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5.

[3]谢莉花,余小娟.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培训师队伍的角色、现状及挑战[J]. 职業技术教育, 2019,40(3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