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2020-03-25利婷
利婷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人们更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不单单是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也不再是简单地传授式教学“你说我听”,更多的是师生互动和教师引导的方式。新时代的进步更让我们反思,要更关注人的本能发展。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的感知能力是音乐教学内容的首要目标。从学生的基础感知到较高的感知能力,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训练、引导等。本文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学生对音乐感知有初步了解,大胆表现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音乐感知能力等这几方面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兴趣;感知能力;情感抒发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課程目标的首要教学目标是感受与鉴赏。”从而可以体检,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性和首要地位。如果不能发自内心的感受,是无法理解音乐中的喜怒哀乐,更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基本的感受能力,使得我们的情感可以通过多方面有效的抒发出来。音乐中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要通过我们的感知来分辨,并通过感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提高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美育不断提高。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果把音乐感知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是我们一直都应该探讨和发展的,对此,在我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作为个人的见解。
一、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基本要素包括: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音乐的基本要素即音乐的基础,如,语文中的拼音,数学中的数字,英语中的字母,既简单易重要,缺一不可。但在音乐教学中,这些单一的音乐知识点,怎样才能有效地让每个学生掌握,重点在于学生对它们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围绕兴趣做了一系列的尝试。比如,在一年级音乐课上《感受音的高低3、5》,课程一开始,让学生听两种小动物的声音,分辨那只动物声音高那只动物声音低,一种是小鸟、另一种是小牛。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份的学生回答错误了。学生把牛声音叫的大声分辨为高音,小鸟清脆的声音分辨成小声。后来经过反思,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接触甚少,表达能力也欠缺,那么,在更高的音乐感知能力更是难感受出来。后来我想到,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小乐器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带了几个小乐器去,(口琴、铝板琴、笛子)首先,孩子们看到小乐器,都是聚精会神的。接下来,我选择一个乐器吹奏,让学生模仿这两个音符的声音,显而易见,学生感觉到位置的不一样,我再对两个音的位置,高低进行讲解。再换下一个乐器。让全班同学再感受音高低的位置。最后,请同学上来敲乐器。在座的同学分辨敲的是哪个音。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有效的进行引导,这样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从基础抓起,迁移物化的贯穿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以课程的内容为联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感知领悟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可根据教材编排,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供给学生多元的听觉内容,可以是风格相同、题材相近的音乐组合,也可以是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作品的对比;可以是同一乐曲运用不同形式表现,还可以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让学生在聆听比较和鉴别的过程中完成音乐的初步感知,形成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执教《青春舞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风格,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听着新疆歌舞音乐,学习简单的新疆舞蹈,扭着歌舞进教室,学生一下子就被扑面而来的“新疆”所感染;学说新疆方言,观赏新疆歌舞,不同艺术形式的整合,把西北地区音乐文化风格亮在了孩子们的面前,丰富了他们的听觉感受。接着再让学生听《青春舞曲》,学生们身临其境,完全融入了音乐,融入了《新疆舞曲》的意境,融入了新疆音乐文化的氛围中。很显然,从风格类似的音乐迁移到不同艺术形式的语言,歌舞的拓展,多元听觉内容不仅使音乐课堂显得丰满充实,而且从感性入手,使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把握住了音乐的精髓,实现了音乐的听觉感知,拓宽了音乐的感受领域。
三、从课程实践中,鼓励学生进行感知表现
在音乐课程中,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们的表现,即使是不是很好,甚至错误的表现我们都鼓励所有的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体现了感知的表现,用身体,把音乐表达出来,让音乐与每个人相结合。表现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更好地把感知能力表达出来。在课时《火车轰隆隆》中,火车从远到近开来是发出的声音强弱是不一样的,学生在理解强弱力度不一样时,我让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一下强弱。一位学生运用了跑步,这位学生,一开始是原地慢跑,当火车声音越来越接近时,他就开始加快自己的脚步。我认为他对声音的感知已经达到了很好的表现效果。接下来,又请了一位学生,他模仿前面一位学生用跑步表现火车的强弱,不同的是,他加上了小乐器,手铃。让整个表演更丰富,更让我们理解。所以我认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表现自己的情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这样不但使学生得到情感抒发,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社会心理问题也越发严重,根本原因还是个人的情感没有得到正确的抒发表达方式,所以在音乐是语言的艺术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表达音乐感知,是我们要坚持并要进行到底的重要任务。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感知能力是追随人一生的。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即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潜移默化体现美育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灌输、贯穿、感染、表达等手段,从浅到深入,对每位学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也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会坚持这一目标,让音乐健全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惟粤.小学新课程音乐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3]蔡萍.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汇编[M].农村读物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