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与推进“差异性公平”

2020-03-25褚宏启

中小学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英才残疾人因材施教

褚宏启

差异意味着不一样,既然不一样,还公平吗?公平不就应该是一样的吗?看到“差异性公平”这个词,有些读者难免会生出上面的疑问,甚至会认为这个词本身就自相矛盾。不少人认为,只有为所有学生提供一模一样的教育,才是公平的。其实不然。

实际上,公平指的是“合理性”,我们常常说“公平合理”,把公平与合理两个词一起使用。公平与平等不同,平等意味着一样,是一个数量化的概念,是一种事实判断;而公平意味着合理,是一种价值判断。有些情况下,平等(一样)才是公平的,如不论家庭背景贫富贵贱,每个儿童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教育机会均等、平等、一样,这才是公平、合理的。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差别对待、不一样对待才是公平合理的,例如:与普通儿童相比,应该给予残疾儿童更多的人均教育资源;对于贫困儿童,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教育资源,以补偿家庭背景不利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公平分为三种: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与补偿性公平。

本文关注的是差异性公平,它是遵循“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先天禀赋、身心缺陷、不同需求等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精准提供”的差异性教育服务。此时教育资源份额不是平均或平等分配的,而是“差异性”供给的,但却是公平合理的。

差异性公平的实质是因材施教,正视个体的差异性,放弃对教育同质性的追求,主张人人都要接受适切的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要求提供多样性的教育,包括多种类型的学校、多种类型的课程甚至多种类型的课外活动。

差异性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提供差异性的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达成高质量的教育。因此,要实现“有质量的公平”,必须以差异性公平为基础,差异性公平有助于同时推进“提高质量”与“促进公平”两个目标的实现。差异性公平要求摒弃“提供整齐划一的同质性的教育才是教育公平”的陈腐看法,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充分发展。

教育的差异性公平要求基于学生先天禀赋或缺陷、能力差异等,提供差别化的教育。以义务教育为例,这种差别化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层次,体现在从大群体到小群体最后到个体的差异。

首先,针对大群体差异,提供不同类别的教育,即提供特殊教育、英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學教育。这三类教育的对象分别是残疾儿童、英才儿童(即一般所讲的“神童”)、普通儿童。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要求实现残疾人教育全覆盖,除盲、聋和智力落后三类残疾人之外,将脑瘫、孤独症、多重残疾等残疾人也纳入残疾人教育的保障范畴。英才教育对于国家创新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与欧美国家相比、与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相比,我国的英才教育非常落后,亟待发展。(具体参见《中小学管理》2018年第8期“宏启观察”系列文章之《英才教育势在必行》)普通儿童是指残疾儿童和英才儿童之外的儿童,数量巨大,对于此类儿童提供的就是普通中小学教育,也是本文最为关注的。

其次,针对小群体与个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教育。就普通中小学而言,学生差异性很大,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不同,具有阶段性差异;有学优生、中间生、学困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有显著差异;即便是学业成绩相同的学生,还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差异。这些差异要求精准提供教育服务,既要求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精准实施教学,也要求学校的课外教育也要因材施教,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自主选择。

在普通中小学有效推进差异性公平、实施差别化教育,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因材施教只是一种手段,也有可能被用于服务错误的目标,如某些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把因材施教用到极致,只为某些成绩好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差异性公平、差别化教学等,应该服务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解决大班额问题。在班额大的前提下,教师的教育教学都很难做到因材施教。2010 年OECD 国家(指发达国家)小学和初中平均班额分别为21 人和23 人。据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班数375.49万个,其中56人以上的大班额有26.5万个,占总班数比例为7.06%;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有1.87万个,占总班数比例为0.5%。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大班化、乡村空校化”的两极分化态势加剧,我国化解大班额依然任重道远。

第三,给教师减负并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但是当前教师非教学事务繁多,相关部门必须把教师从这些事务中解放出来,让教师能聚精会神于教学主业,让教师有时间去研究和了解学生,为因材施教提供最基本的时间保障。同时,要提升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改进教师培训内容,优化教研内容,让教师在备课、上课、评价等不同的教学环节,学会因材施教的操作性技能。

通俗而言,差异性公平的总体要求就是“把因材施教进行到底”。而因材施教是有条件的。政府、学校、教师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职责,才能真正把因材施教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英才残疾人因材施教
永川:“逐浪奔永”汇聚八方英才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我骄傲
木牌指路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批判英才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