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于业,美于心”:为新生代教师专业成长增温提质

2020-03-25申瑞芝

中小学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学校教育

申瑞芝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希望。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学教育集团是一所扎根社区的集团校,在职专任教师中,1985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将近一半。如何基于这些新生代教师的身心特质和发展需求,激发其教育热情,磨砺其教育智慧,尽快提升其专业水平,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成为集团管理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精”在谋划,解决青年教师的真实问题

学校以“精美教育”为办学特色,致力于打造一支“精于业,美于心”的现代教师队伍。为此我们试图从青年教师的真实需要出发,为青年教师解决问题、创设机会、搭建平台,探索出一条“精美教育”下的新生代教师培养之路。

1. 目标引领,帮助青年教师找准方向

芳古园小学在职专任教师中,35岁及以下教师占46.8%。这些教师虽然基本学历达标,也都有很强的专业发展需求,但“齐而不尖”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专业发展目标不清晰、发展路径不明确、工学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重谋划,形成了“顶层设计,精准培训,资源共享”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我们提出,通过培养,要让20%以上的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区级骨干教师或新秀,50%以上的青年教师在区、市等各类教学竞赛及论文比赛中获奖。所有教师要对标学校发展规划,完善个人成长计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最终大幅提升其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2. 资源整合,拓展青年教师成长空间

我们从供给端整合高等学校、教科研部门、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源,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成长机会。其一,我们建立青年教师工作室,对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师带徒”帮扶计划。如区教研员马洪波老师和青年新秀张蕾老师,市级骨干孙秉涛老师和“春苗计划”成员陈艳老师结为师徒,开展一对一辅导。其二,为青年教师争取更多的参与丰台区或方庄教育集群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多元活动中受触动、被启迪。其三,推荐多名青年教师成为区级英语、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中心组成员,参与区级研讨活动。其四,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比赛和论文评选等活动,要求35岁以下教师必须全员参与,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3. 制度保障,解决青年教师工学矛盾

学校一直秉承“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理念,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开拓眼界。但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任务多,家庭生活负担重,要让教师安心地走出去,还需要学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此我们建立了更富有人情味和科学性的培训激励制度。其一,经费支持制度。学校对各工作室发放专项培训经费,从办公经费中预留资金保障教师的外出培训经费。其二,代班代课制度。学校实行副班主任制,班主任外出培训,副班主任就会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遇特殊情况,学校教育教学主管部门会出面调课,请组内教师代课,确保参加活动的教师都能放心地去培训。其三,轮岗轮休制度。为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对假期、周末出去培训的教师,实行轮岗休息的制度,确保教师身心健康。

二、“美”在培养,为青年教师铺就发展路径

我校在“精美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对所有青年教师给予全方位帮助和支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素质优良、身心健康的青年教师队伍。

1. 搭台子,在专业成长中实现自我

学校始终把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并通过思想引领、方法指导、搭建平台体现教师自身价值,与此同时,还给每一位青年教师充分的空间和自主权,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英语组孙老师为例,从201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她在校方的关注培养下,一步一个台阶地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学校根据她的个性特长,为其提供了很多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她的师傅众多,有英语市级骨干、主抓英语的教学主任,还有英语组组长。在强大的团队帮助下,她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踏实稳健地成长起来。

2. 压担子,在承担重任中挑战自我

如何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学校通过“工作压担子、学校谋发展、过程共参与”的方法为其成长提速。语文学科的白老师刚结束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就赶上二年级一位教师住院,需要代课教师。面对陌生的学生、新版本的教材、还要包班语数双科,更有接踵而来的家长开放日……白老师依然毫不犹豫地接下班主任工作。刚刚结束开放课,她就接到了“师慧杯”复赛的通知,在短短一周内又要完成一次复赛课的设计与说课任务。为此,学校特地让教学副校长对其进行单独指导;成立语文大组,发动同组教师帮助她准备学具教具。正是这么多人的鼓励,使她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经过这次锻炼,学校继续为白老师谋发展,推荐其进入区二、三年级中心组,铺就其成长之路。对这些有潜力、能担当的年轻教师,学校看得准、信得过、放得开,敢于给他们压担子,使教师们更增强了勇挑重担的信心、勇气和智慧。

3. 给面子,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我

年轻教师往往由于经验少,教龄短,在工作中缺乏自信,尤其是在资深老教师面前总感觉是班门弄斧,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针对这样的现象,大力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首先,学校选用组织能力强,善于沟通,愿意为大家服务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组长职务,协调各项工作。对于刚上任的年轻组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失误,学校不是指责,而是一起想办法弥补,共同承担责任,在不断的反思中,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其次,结合教师基本功训练,借助每周例会制度,打造一支自信、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每周例会均由一名青年教师主持,固定版块八个,自创版块两个。他们要搜集一周之内的校内外实事要闻、值周考勤等情况,对此进行汇报讲评;还要根据自身优势,开发两个自创环节,如魔术、音乐欣赏、自制小视频等节目。青年教师的这些创意呈现,深受全校教师们的喜爱,真正让例会成为教师们的期待,青年教师也由此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教师论坛,开展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中,优先让青年教师进行展示,鼓励他们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德育一招鲜”“教学齐分享”等,处处都有年轻教师的身影,很多老教师也纷纷借鉴他们的做法,共享优质原创资源,使学校这潭春水活了起来。

三、“暖”在共情,让青年教师感受大家庭的“古道热肠”

这一代青年教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独立自主、个性张扬,但也缺少兄弟姐妹等家人扶持,缺乏中国人对传统亲情的切身感受。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精美教育”理念下的“大家庭”文化建设,让青年教师们切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同道中人的“古道热肠”。

学校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不断减缓教师工作压力。对于生活上确有困难的教师,我们给予无私帮扶和适当救助。2017年,青年教师陈老师因为房屋过户程序衔接问题,面临着无法交付房款违约被罚的风险。交款日期迫在眉睫,但是短期内却无处筹得大额资金,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在巨大压力下,在楼道阴暗的角落里偷偷流下绝望的眼泪。这一幕被校长无意之中看到,了解情况后,校长马上和工会主席、委员进行商议,一场“火线救援”在微信群里迅速展开,不到一个小时,所需房款全部筹齐,帮助陈老师解了燃眉之急,让这个青年教师感受到了“古小”爱的速度和力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古小是个大家庭”,这句话教师们常挂在嘴边。新年的时候,我们开展用画笔描绘出美丽家庭的活动,最终用每位教师的作品拼接成巨幅校园场景作品,教师的画作中有精美佳作,也有稚嫩表达,但是当它们被汇成一幅巨作时,缺少任何一块都不会成就最后的完整和精彩。这幅画就像我们古小大家庭,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是家庭的一员,共同构成我们温暖的家。

注释:

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发挥教育集群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DFB1733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学校教育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