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分析

2020-03-25唐亮乐建华李赛帅廖成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血压

唐亮 乐建华 李赛帅 廖成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00例高血压患者, 取BPV的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BPV≥8.8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对照组(BPV<8.80 mm Hg), 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靶器官情况、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 并分析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SBP)(140.3±9.4)mm H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4±0.07)mm、冠心病率44.00%、脑卒中率74.00%、左心室肥厚率38.00%、尿蛋白阳性率36.00%均高于对照组的(132.7±10.6)mm Hg、(0.90±0.06)mm、24.00%、46.00%、20.00%、1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DB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饮酒史、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PV与LVMI呈正相关(r=0.522, 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BPV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 测定BPV有助于临床评估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关键词】 高血压;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17

高血压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发病人数高达

3亿人次, 每年新增高血压人数1000万, 其所致的靶器官损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临床对高血压的防治十分重视。稳定血压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的重要条件, 而BPV能够反映一段时间内血压的波动情况, 其独立于平均血压, 是临床评估血压稳定性的敏感性指标, 也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血管损害密切相關[1]。临床研究证实, BPV越高, 则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高[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高血压患者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BPV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BPV≥8.80 mm Hg)和对照组(BPV<8.80 mm Hg), 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 女22例;年龄39~78岁, 平均年龄(58.9±10.5)岁;病程3~14年, 平均病程(6.8±2.9)年。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37~79岁, 平均年龄(59.1±11.2)岁;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7.0±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SBP/DBP>140/90 mm Hg, 均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脏瓣膜病变、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贫血、大量心包积液、恶性肿瘤等患者。

1. 2 方法 ①计算BPV, 以SBP值得标准差作为BPV的量化指标。本研究中连续7 d上午8:00~9:00检测SBP和DBP水平。②收集资料, 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程、既往病史、合并心脑血管事件、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各项实验室结果[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LDL-C、UA、MAU、尿蛋白等]。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分叉1 cm处的非斑块处内膜, 并测定距中膜外侧的距离, 取两侧的最大值;2007年欧洲高血压/欧洲心脏病协会(ESH/ESC)定义内-中膜增厚为IMT>0.9 mm, 颈动脉粥样斑块为IMT>1.5mm[3]。

④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为:ST-T段压低≥0.05 mV, T波倒置或低平;QRS波群中, RV5或 RV6>2.5 mV, RI+SⅢ>2.5 mV, 男性RV5+SV1>4.0 mV, 女性RV5+SV1>3.5 mV;室壁激动时间(VAT), 在V5导联>0.05 s, 肢体导联>0.04 s[4]。⑤根据改良的Devereux公式计算LVMI。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血压、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 并分析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压及靶器官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SBP(140.3±9.4)mm Hg、IMT(0.94±0.07)mm、冠心病率44.00%、脑卒中率74.00%、左心室肥厚率38.00%、尿蛋白阳性率36.00% 明显均高于对照组的(132.7±10.6)mm Hg、(0.90±0.06)mm、24.00%、46.00%、20.00%、1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B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危险因素比较 两组LVMI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饮酒史、吸烟史、BMI、FBG、TC、TG、LDL-C、HDL-C、UA、MA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PV与LVMI呈正相关(r=0.522, P<0.05)。

3 讨论

以往临床将平均SBP作为预测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的指标, 但临床实践证实BPV也是重要的预测指标, 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了平均SBP。许多研究表明, BPV越大, 对心、脑、肾等靶器官血管损伤越严重[5]。因此, 研究高血压患者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至关重要。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明显大于正常人, 但其增高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是外界刺激与心血管调节之间的相关作用引起。当高血压病情进展后, 动脉管壁增厚、硬度增加, 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压力感受器功能失调, 从而增加BPV[6]。本研究用SBP值的标准差计算中位BPⅤ为8.80 mm Hg, 略低于其他研究所得的数值。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SBP(140.3±9.4)mm Hg、IMT(0.94±0.07)mm、冠心病率44.00%、脑卒中率74.00%、左心室肥厚率38.00%、尿蛋白阳性率36.00%明显均高于对照组的(132.7±10.6)mm Hg、(0.90±0.06)mm、24.00%、46.00%、20.00%、1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BPV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率明显上升, 提示BPV 具有很好的心脑血管病预测价值 [1]。BPV升高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 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导致心、脑、肾等全身大小血管发生慢性炎症反应, 促进靶器官细胞凋亡, 进而引发靶器官功能损伤 [8-16]。

在危险因素方面, 两组LVMI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吸烟率、饮酒率、FPG、BMI、TC、TG、HDL-C、LDL-C、UA、MAU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BPV的增大对心、脑的損伤更为直接、快速, 而肾损伤的出现相对缓慢, 导致了BPV与肾损伤关联度的较差[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PV与LVMI呈正相关(r=0.522, P<0.05)。临床可将BPV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10]。

综上所述, 高血压患者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密切, 临床应加强对BPV的监测, 努力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 以减少靶器官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窦安明, 孙玉丽.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临床医学, 2018, 38(12):9-12.

[2] 余谦, 尧逢友, 戴宏勋. 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 10(4):508-510.

[3] 渠甜甜.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时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8):118-120.

[4] 杨斌武, 韩冰, 张璐, 等.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23):5805-5807.

[5] 李镇洲. 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11):1032-1034.

[6] 徐燕, 高旭光.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7):698-700.

[7] 张清琼, 张新军, 常彬宾, 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2(2):252-255.

[8] 陈维杰, 李瑾, 李微.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2(5):68-71.

[9] 顾娟, 高志伟, 徐添, 等.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靶器官损伤的关系. 江苏医药, 2015, 41(22):2694-2696.

[10] 胡勇, 陈金艳. 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9):1106-1108.

[11] 王红霞, 陈步星. 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研究进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3, 11(5):393-396.

[12] 李宏伟, 李海涛, 于海艳, 等. 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研究进展.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 4(1):78-79.

[13] 李振军, 周凤君, 朱春梅.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8):598-599.

[14] 朱威, 徐琳, 邱健, 等. 基于血压变异性的评分系统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6(4):567-571.

[15] 林从娟. 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 2015.

[16] 余娟, 周丽, 张玉芝.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1):194-195.

猜你喜欢

高血压
高血压年轻化,如何科学预防与治疗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舒张压高 算不算高血压
除了遗传,得高血压还有几个原因
Hold住,你的血压!
美国更新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界定范围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补肾降压汤为主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2例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