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社会化传播
2020-03-25胡琪鹃
关键词 毛泽东 勤俭建国思想 社会化 增产节约运动
作者简介:胡琪鹃,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1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230
长期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欺压的旧中国本就经济萧条,再加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腐败以及撤离大陆时转移了大量资产,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一穷二白。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新中国的安全、维护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中国军队受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和生产恢复问题亟待解决。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此后,毛泽东同志又多次提出勤俭建国思想,并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要在全国各个方面提倡节约。通过以下社会化传播方式,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被逐步推广,被全党、全社会所认知、认同与遵循。
一、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节约运动
毛泽东同志一向重视教育和宣传工作,强调左手握传单,右手握枪弹,要坚持读书,“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要坚持写文章,写优秀的文章,“文章要尖锐,刀利才能裁纸,但是尖锐得要帮了人而不是伤了人”。[1]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入心入脑,毛泽东同志认为可以通过宣传达到教育的目的,他曾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2]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广泛持久的教育活动,要善长运用报刊、广播、口号、标语、影片、戏曲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媒进行宣传。
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小学抓起。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是国家当前的中心任务,“是贯穿到一切方面的总方针和总任务”[3]建国初期,国内一贫如洗,各方面的建设都存在一定困难,我们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不能忘记这个实际情况,经济建设要靠大家一起努力,要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优先,坚持个人利益始终服从于国家利益的原则。一九五一年二月,中共中央发起“订立爱国公约”运动,号召全体人民爱护国家财产,增产节约,反对浪费。《人民日报》发文号召大家积极响应“勤俭建国、勤俭持家”,认清眼前的困难,艰苦奋斗,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要是大家都只顾及自身利益,不管国家、集体利益,贪图享乐,只讲究生活,不生产劳动,把建设资金全用到改善生活上,那么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建成,个人的生活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改善。[4]各个行业都要坚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八届八中全会上将开展轰轰烈烈且广泛参与的增产节约运动作为一项明确的指令。此后不久《红旗》杂志刊登了《认真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文章提到东冠县清水公社利用广播发动群众向麦田搬积雪,促进了当年粮食大丰收;利用广播发起夏季栽地瓜竞赛,超额完成栽地瓜任务,取得了秋季的丰收;利用广播广办教育,培养教师,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农忙时节回去帮助生产。
劳动教育更要认真抓一切宣传教育机关。新中国成立之初,军费支出浩大,党中央发出“勤俭建军”号召。《解放军报》刊发《勤俭建国》社论,表示中国的军队一贯坚持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原则。据统计,抗美援朝结束后,工兵111团积极响应"勤俭建军"口号,开展节约用煤运动,他们改良烧煤炉灶,提升烧煤技术含量,使工兵连平均每天的人均用煤量从二十八两降低至二两三钱,为此,总后会特地召开现场会,宣传并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全军仅一九五八年就节约了煤炭两千九百多万公斤。对于党内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现象,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一场浩浩荡荡的“三反”运动。毛泽东同志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材料的批示中曾经明确提出,要时刻警惕党员干部贪污行为,发现一例,严处一例,中央处决了刘青山、张子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彻底肃清腐败现象的决心,警示其他党员干部以及各行政机关,使其不敢腐、不能腐、不会腐。
主流媒体通过中央文件、报告等形式对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宣传,是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有利更进一步的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在积极主动践行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同时,运用比较口语化的形式其进行推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向科学进军”,这些宣传标语及口号遍布各个角落,同时,诸如孟姜女、满江红、霓虹灯下的哨兵、义和团等人民群众喜闻樂见的影视作品及歌曲,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人们对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理解与认同,有效地推动了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社会化进程。
二、制定年度增产节约计划
增产节约计划最初是以东北的劳动竞赛形式出现的,一九四九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以实际数据向我们证实了制定增产节约计划的重要性。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共中央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生产计划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农业、工业发展的计划。明确提出要以农业带动工业,始终贯彻增加粮食产量同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的基本方针,要及时地向农民推广量大质优的农副产品及新式农具、普及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经验以期达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的效果。
农业方面,在确保粮食面积不减少的条件下把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放在首位,为此对水、肥、农业机械提出要求。有关资料显示,一九五六年三月,在全国开展的兴修农田水利五年计划提前并超额完成,这五年间,不但洪灾、水灾次数明显减少,农田灌溉面积始创新高,比原计划超额百分之四十。陈云在视察河南时提到,准备在全国搞三百个年产八百吨的合成氨厂,利用全部有利条件发掘化肥及农药的来源,改善使用化肥及农药的方式,减少病虫害。新式农具的投入使用改变了只靠人拉犁的方式,拖拉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产计划还应有计划地将广大农民分配在劳动互助组织、生产合作以及供销合作组织当中,并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新的农产品特性及农具的使用方法。逐步订立保护森林与水源的条例,同时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行业。
工业方面,首当其冲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东北地区一九五一年粮食增产节约一千三百万吨的先进生产经验,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恢复和发展,广泛地开展制定生产计划、开展增产节约的群众性运动。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此同时注意发展纺织业、造纸及印刷行业等一切对国计民生发展有利的轻工业。改良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注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生产出质好价优的产品。资料显示,一九五二年钢、生铁、铜、煤、发电量分别增产百分之二十九点六、百分之三十一、百分之五十七、百分之三十一、百分之二十六点七。这不仅为国家今后的工业发展提供资金,而且向各个企业普及了先进的生产经验,促进了企业的良好发展。此后,全国各大行政区和多数省、市的国营企业和机关单位都召开会议,为增产节约计划建言献策。全国铁路系统提出在年内增产节约四万一千亿元的计划;北京市各工矿企业拟定了增产节约一亿二千亿元的计划;天津市拟定增产节约两万亿元的计划;东北沈阳市各国营企业工厂拟定了增产节约一万零七百亿元的计划;鞍山钢铁公司及鞍山市其他国营工业提出了增产节约九千亿元的计划;华东纺织管理局所属的上海各厂提出在本年度第四季度內增产三千两百亿元的计划。[5]
三、落实经济核算制度
经济核算制度并不神秘。陈云在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会议上作总结时提到,“以前我们的经济工作搞的是‘供给制,不是经济核算制,现在要改变。”[6]因为战争时期造炮弹是不计成本的,但是现在不同,我们要改善管理制度,落实经济核算制度。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一定要开展劳动竞赛以及实行经济核算制度。一九五一年国营工业生产建设决定中提到,我国政府对所有的国营企业提出践行经济核算制度的号召,要根据政务院颁的编制生产、劳动、材料供应等各项具体计划和规定来清理资产,确定资金,企业内部要核定工资,建立与健全财务成本的管理制度,实行独立的会计及审查、监督制度。不久,中央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对国营企业提用企业的奖励条例,促使各企业落实经济核算制度。
辽宁省锦州市的农业机械厂,领导带头响应“勤俭办工厂”号召,落实清仓挖掘、核资建制等指示,并发动全场职工进行了摸清了物资家底活动,核定了厂区的资金的运转情况,加强企业制度管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发展生产。天津市沈庄子煤店,通过清仓建制,核定资金,加强了经济核算。大庆党委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清产核资的指示,成立了由陈烈民书记任组长的十一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改进经济核算体制,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山西省襄汾县供销社拟定了《供销合作社清产核资试行办法》,制定了严格的定额管理制度,深度发掘资产的潜在能力,处理有问题的商品,进一步深入宣传、推广增产节约运动,当年资金周转速度较前一年加速了十天、百元销售额占用资金较前一年降低了二点七八元、获得盈利额较前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十六点七。其中,商品的销售达到原计划百分之一百二十四点七、商品的流通费用比原计划减少百分之零点七,增产节约成效显著。
四、结语
中央文件、报刊杂志、电影、戏剧以及标语口号等宣传教育方式将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推广到各个领域之中,促进了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通过制定较为完备的增产节约计划将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付诸于行动,推动了农业、工业的发展,同时增加了核算制度,强化了践行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监督系统,使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5.
[2]邱明,丁仁祥.毛泽东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实践及启示[J].桂海论丛, 2019-05-20.
[3]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是国家当前的中心任务[N].人民日报,1957-04-13.
[4]有问题,有矛盾,如何解决?——甘肃日报关于“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讨论是一个好办法[N].人民日报,1957-04-13.
[5]王传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节约运动述略[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12(5):102-114.
[6]陈云.1951年财经工作要点(1951年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业卷[M].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