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困境的突破路径
2020-03-24许书娟
许书娟
[摘 要] 首先简单论述了产教融合的概念,然后针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从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以及教学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从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企业为引导增强校企合作以及推动面向市场的专业、将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三个方面实现了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希望为以后产教融合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困境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210-02
最近幾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推动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以及企业培养出了很多综合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教育、产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高职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寻找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困境的解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教融合概念
产教融合实际上就是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缩减,其是目前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不断研究的新型发展方式,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所设立的专业,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把产业和教育进行系统整合,把高职院校逐渐转变为培养、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
高校和企业共同创办学校实际上就是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式,然而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不只是受限于和企业进行合作,同时还促使高职院校创办产业企业。高职院校深入产教融合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从另一方面来看还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职业教育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需要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从高职院校教学方面来看,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全能型技术人才,同时这也是企业和组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具有的特征和性质在人才培养方向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以往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的约束性,在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运用产教融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所以产教融合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高职院校校内与校外学习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都会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然而在以往高职院校教学中,主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缺乏实践,进而使学生出现理论学习和实践脱离的状况,从而降低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高职院校通过合理运用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践中,可以激发学生实践验证知识的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此同时,将产教融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院校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逐渐出现良性循环的效果,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三)推动教学的改革
高职院校在不断发展期间,通常都是选择将理论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当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随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产教融合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运用过程中,需要对以往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且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课程的设计等都需要按照实际的状况进行改变,进而逐渐构成和产教融合相吻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例如,在设计教学课程时需要与实践内容进行系统整合,教学内容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评价需要全面地对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评价等,以上所叙述的内容都需要随着实际情况进行改变。然而这些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以往教学模式,并且还有效地转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同时在优化教学体系方面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困境的突破路径
(一)将就业作为指导,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可以将其划分为校内实践与企业实践两个方面,详细划分为四个实践模块,即基本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以及企业实践。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只需要利用基础实践与综合实践这两个模块,到大三时期,在实践时需要使用综合实践与创新实践模块,学生到大四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其到企业进行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大学整个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将课程实验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课程组综合训练当作重要枢纽,专业方向作为引导系统,设置课时尽量减少课程实验的上课次数,将主要学习时间放在课程组综合训练中,总共课时在8周左右。创新实践阶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各个专业课程在上课期间的实验构成,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专业课程组的集中性实践环节构成了综合实践模块,把以往的独立课程作为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改变多学科紧密联系的基础上规划实践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模块主要将综合性课程作为主要学科,结合各种新型活动项目与学科比赛等,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企业实践模块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企业作为引导,增强校企合作
通过让在校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锻炼,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是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与步入社会的重要枢纽,同时还是高职院校达到培育人才目的的可靠保障。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实习基地和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少,二者没有构成合作双赢的利益关系,有些高职院校和企业逐渐构成劳务输出的关系,导致双方很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伴随着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市场不断的变革,这就要求实习模式需要跟随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变革。当前,我校為实现产教融合对实习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将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创新,突破传统校企合作的方式。我校学生到大二时期就可以按照学生的想法和企业的需要,共同构建冠名班。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联合规划冠名班人才培养的方案,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需要融入企业岗位相关的职业标准内容,然后共同研发出课程的内容与实践模块。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增添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实验,避免出现太多的验证性实验,最终实现工程应用技术和实验的系统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工程创新与运用能力。冠名班人才培养方案和普通班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存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使用大平台制,在每个学期要结合冠名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学生的数量,以便于使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保障,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推动面向市场的专业,将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即专业与课程,推动面向市场的专业,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第一考虑的内容。首先,需要从整体上重新对专业进行规划,同时还需要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进行相应的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的合理设置可以提升其培育人才的质量。在重新设计专业时,需要全面地思量专业与产业以后的发展情况,同时还需要斟酌同一地区中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将教育具有的指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所以学校需要派遣专业团队到企业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设计和企业、市场相符的专业,同时还需要对该专业进行合理的评价,充分掌握专业设计的过程,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其次,加快企业融入学校课程的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以便于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
企业专家通常都是经过企业的培养,在企业中进行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其对企业的人才需求非常了解,经过企业专家的详细引导,有利于为学生设计出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课程,同时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吻合,提升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目的。
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其还是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整合的手段之一。为了使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得到有效使用,发挥其自身具有的作用,需要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改变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这也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在不断发展中需要注重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鲁小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9(24):102-103.
[2]宋毅,李红霞.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课堂生态的有效策略[J].职业,2019(21):66-67.
[3]李梦卿,刘博.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9(3):80-85.
[4]刘任熊.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有效运行机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2):17-20.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