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2020-03-24邱小艳
邱小艳
[摘 要]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未来职业生涯中最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既是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与“国考”对接的必然需求;既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其更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大实践课程比重,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考核,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基本技能;开展教学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改革教学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聘请“校外导师”,为师范生的技能训练提供示范和指导;借助网络平台,拓宽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渠道;开设卓越教师班,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00-02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未来职业生涯中最为核心的职业技能,也是决定其未来是否能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素养。然而,随着诸多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师范专业被严重弱化,加之长期以来师范生的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传授轻教学技能培养的情况,导致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主要表现为“对教材不熟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欠缺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缺乏导入和讲授技巧、课堂管理能力欠缺”等方面[1]。我们前期的调查也发现:一些师范生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难以胜任中小学的教学任务。此外,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自2015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终结了师范生毕业时自然获得教师资格的历史”[2],也对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国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及教育实践能力,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面试中的试讲环节,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备好课并写好教案,然后在10分钟之内完成片段教学,对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课堂讲授与互动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如何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既能顺利通过“国考”又能胜任中小学教学的应用型教师,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
鉴于此,本文探索地方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探寻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的质量,促进地方高校教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既是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与“国考”对接的必然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7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师范生技能展示活动,强化“三字一话(画)”等师范生基本功训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2013)更是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是重点考核的内容。因此,本课题研究既是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与“国考”对接的迫切要求。
(二)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其更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学
传统的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主要依靠短期的见习与实习,缺乏系统的教学技能的专项训练[1]。要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就应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切实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其顺利完成由师范生到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三)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当今教师进入渠道更广阔、教师的准入条件日益严格、竞争更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中,不少地方高校办成了往除教师教育外的其他应用方向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仍然停留在知识型教师的培养,忽视了应用型、专业型教师的培养,极大地影响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的质量,也使得毕业生在教师应聘考试中处于劣势。当今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较大,而中小学在选聘教师时更青睐教学技能强的教师,因此地方高校应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二、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途径
笔者认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
当前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缺乏教学技能的专项训练课程,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利。因此,应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一方面要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心理学、教育学等课堂上增加试讲环节),另一方面要开设专门的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4],比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学评价”“教师口语”“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微视频制作”等技能性课程,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和考核,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基本技能
基本功“三字一话(画)”是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基础,而教学基本功的提升不是简单地开设一两门有关的课程就能解决问题,必须要经过长期、大量的练习。因此,要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必须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将基本功训练“日常化”,即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将集中指导训练和自主训练相结合,并加强考核评价,确保人人过关。
(三)开展教学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
除每年组织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以外,还可组织教学设计竞赛、三笔字竞赛、多媒体课件与微视频制作竞赛、教师口语竞赛、才艺展示及微课竞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四)改革教学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实践是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关键。首先,高校要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建立长效的见习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学观摩和调研,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使师范生持续地获得中小学课堂和学校生活的鲜活具体、生动丰富的直接体验;其次,高校要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延长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五)聘请“校外导师”,为师范生的技能训练提供示范和指导
缺乏有效的指导是导致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的一大重要原因。尽管高校教师在理论方面较擅长,但由于缺乏中小学教学的经历与实践经验,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不熟悉,加之对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不够了解,难以给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相比较而言,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经验更丰富,也更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高校有必要聘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担任校外导师,一方面可以给师范生提供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六)借助网络平台,拓宽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渠道
目前地方高校的实训场地相对有限,为弥补这一短板,可考虑借助互联网,搭建虚拟教学技能实训平台。一方面可通过网站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中小学教学的优秀视频、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及课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训练;另一方面可借助平台给学生提供教学技能训练展示的空间[5]。
(七)开设卓越教师班,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可参照广东肇庆学院的培养模式,从师范生中精选一批职业信念坚定、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成立卓越教师班,从大一开始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这既可以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奠定基础,又可以为其他师范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师范生热爱教师职业并努力提升教师职业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应贯穿于师范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分层、分阶段实施并逐步推进,每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比如:大一的侧重点在于基本功训练,同时通过见习丰富师范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职业兴趣。在基本功训练上,主要通过开设三笔字、普通话等有关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功练习(后续则以学生的自主训练为主,同时通过考证及组织各类基本功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大二主要结合教育理论的学习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同时通过见习、研习了解中小学教材,熟悉教学的主要环节等。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同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开设一些教育类的选修课程,全面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发挥理论对技能的科学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位”教学、教学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大三重在教学技能的综合训练与全面提高。课程设置上主要开设教学设计、学科课堂教学技能、板书设计、教师口语、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微视频制作等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同时通过撰写教案、模拟教学、微格教学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讲课、说课、评课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见习上采取给中小学教师做助手的体验式见习方式,身临其境地体会教学工作的全流程。此外还通过组织“卓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微课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四则主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通过长达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或顶岗实习,亲临实践、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其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斯琴.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及培养策略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77-79.
[2]林培锦.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产生及对师范生培养的影响:基于福建省H校师范生对“国考”认知与意向的调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3):125-130.
[3]尹坚勤,田燕,陈华.“反思性实践者”:新时期学前教师教育特征解构与路径探讨[J].江苏高教,2019(12):49-54.
[4]何雪玲.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的策略探析[J].教育探索,2015(1):125-127.
[5]陈林川,廖元锡.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7):100-101.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