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与共生发展研究
2020-03-24黄华明朱玉霞
黄华明 朱玉霞
[摘 要] 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基础上,探寻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与共生发展的现实意义,认为融合与共生不仅是未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下体育本质回归与价值诉求的需要,更是我国由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的应然诉求与发展必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共生的发展建议:(1)构建“一主多元”管理模式,优化体育资源配置;(2)由割裂走向融合、由融合实现共生;(3)分层进行,逐步实现,在宏观思想层面、中观文化层面和微观形式层面进行全面的融合。
[关 键 词]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融合与共生
[中图分类号] G8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030-02
一、融合与共生的内涵
融合与共生在学术研究初期是作为两个完全独立的生物学词汇出现的,融合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生物学技术层面,指繁殖过程中的相互结合,后主要运用在物理学中,指融成一体;而共生的研究则注重于生物学理论层面,指两生物体之间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一般用来指两个不同而又相互影响的物种之间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包括寄生、互惠共生、共栖和客居等,[1]后被引用于社会学中。在融合的理论研究之初,学者主要是从形态的变化视角进行研究。早期的融合是一种生物学现象,而共生研究的切入点则是生物间的互动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理论的挖掘,许多学者发现融合与共生是一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现象,二者处于同期存在的状态,融合理论与共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互动关系的综合性理论依据,于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经过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融合与共生理论”体系,并被广泛应用到不同的学术领域研究之中。
二、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融合与共生研究文献综述
在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的学者还没有把“融合与共生”理论引入体育学的研究之中,学者在研究体育学时多以独立的融合理论或者共生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而且在融合研究之中,则多以“整合”“结合”代替融合的内涵。根据查阅的文献发现,目前和“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与共生”相关的研究成果多聚焦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整合研究和共生理论下二者协调发展的研究两个方面。
在所查阅的相关文献成果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其中以李吉成教授[2](2012年)的学术论文《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整合发展的策略研究》最具代表性,李吉成教授认为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要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政府导向层面、具体操作层面进行多方位的整合,走出一条全新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对独立”的整合发展道路。而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生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学者依据共生理论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协同、和谐发展的诸多论点,其中以贾文彤教授[3](2014年)的学术论文《共生理念下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最具代表性,贾文彤教授认为主体要素、资源要素以及约束条件要素是体育共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通过改革“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构置“一主多元”体育发展模式可以促进体育共生发展。
综观相关研究发现,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征:研究成果虽然是以生物学的融合与共生理论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依据,然而缺乏体育本质属性的思考,更没有考虑国情、民俗,理论的引用只能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而不能具体指导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创新与相扶共生发展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的融合与共生不仅仅是相互包容、协调发展,而且要在融合中寻求创新,尤其是在形式的创新中体现融合,在互利中彰显共生。而在所查阅的文献中却难以发现创新的成果或共生互利的策略。
三、我国体育事业融合与共生发展的意义
(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融合与共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全国体育事业开始发展。当时,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是以普及为主要目标,即在人民群众中普及体育运动,因此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战略倾向群众体育。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社会事务的增加,国家发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较为滞后,体育事业发展战略开始转变,由原来的普及向普及与提高转变,明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政策,开始向竞技体育事业倾斜。[4]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成员国的合法地位,国家开始加大对竞技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管理制度开始出现并逐渐完善,这个阶段我国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严重失衡,竞技体育飞速发展并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1995年,国家基于群众体育发展滞后的现实,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表明国家在体育事业发展上开始逐步回归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2003年,中国人群健康检测报告表明中国的群眾体质在下降,亚健康状态明显,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已经持续多年呈下降态势,国家真正开始把体育事业发展向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转变,也是由此,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开始走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阶段。
(二)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下体育本质回归与价值诉求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人民的消费观念将会转变,不再仅仅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与需求,而转向精神层面的需求。我国在20世纪初期已经达到GDP人均3000美元的水平,人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体育的价值诉求开始由原来的国家层面侧重追求竞技体育政治价值诉求向提升国民身体素质诉求的倾斜。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问鼎世界竞技体育巅峰以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均衡发展框架开始出现,这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下对体育价值诉求的转变,更是体育本质价值的回归。
(三)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的应然诉求与发展必然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问鼎巅峰,连续3届奥运会我国位列世界竞技体育第一梯队,这充分说明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行列,实现竞技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成为当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实现竞技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的基本条件是群众体育发展同样要位于世界前列,因此,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与共生发展就成为我国体育大国目标实现的必然途径。
四、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与共生发展策略
(一)构建“一主多元”管理模式,优化体育资源配置
“举国体制”展现了国家集权下资源的快速调配与供给能力充裕,但也呈现出资源浪费与计划配置的不合理现象出现。因此,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由原来的直管转变为监督指导,让更多的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到体育事业发展的管理中,建立“政府主导+体育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型体育管理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非均衡发展向融合共生的协调发展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更多社会组织的参与必然拓宽体育事业发展的融资渠道,让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支出,还可以通过市场调控的力量更为合理地进行体育资源配置,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同步推进。
(二)由割裂走向融合,由融合实现共生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的融合与共生不仅仅是相互包容、协调发展,而且要在融合中寻求创新,尤其是在形式的创新中体现融合,在互利中彰显共生。融合与共生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同期存在的现象,割裂二者的联系必然导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非均衡性的发展。因此,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要改变传统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三元认知,[5]以整体性视角树立“大体育观”,打破传统的三元孤立割裂发展向融合共生转变。其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与共生发展要以二者各自属性为基础,探寻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并加以融合,在融合基础上彰显二者的相对独立性与互惠共生性。
(三)分层进行,逐步实现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是有条件的、阶段性的、相对的,而其共生则是长期的、无限的。因此,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与共生发展要分层进行,逐步实现。宏观层面的融合是思想的融合,即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改变侧重竞技体育发展的非均衡状态,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实现我国体育大国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发展思想的融合促进体育事业均衡性的发展;中观层面则体现在文化上的融合,即竞技体育文化与群众体育文化的融合,在探寻二者文化特征共性的基础上,通过竞技体育普及化和群众体育竞技化实现二者文化上的融合;微观层面的融合是形式上的融合,即在竞技体育项目中融入更多休闲、娱乐、健身功能。在群众体育开展中增加竞赛活动,融入更多的竞争性元素。微观层面的融合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发展的最直接体现,也是二者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创新关键。
五、结语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着非均衡性现象,在竞技体育高度发达的现状下,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必然。以融合与共生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融合共生理论与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有着高度的契合。“融合创新、互惠共生”正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的核心,也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由“二元孤立”向“融合共生”转化的必然。运用融合与共生理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可为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英]大卫·克里斯特尔.剑桥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1161.
[2]李吉成,滕占強.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整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6):60-63.
[3]贾文彤,郝军龙.共生理念下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1):6-9.
[4]肖谋文.新中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J].体育科学,2009,29(4):89-96.
[5]阿迪亚.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4,384(6):129.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