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动物病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0-03-24於敏王海波刘玲孟婷高月秀董亚青王琳琳方向红
於敏 王海波 刘玲 孟婷 高月秀 董亚青 王琳琳 方向红
[摘 要] 与传统的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从其涉猎的范围来看,不仅包括思政课,还涵盖众多的专业课程。动物病理是高职院校动物医学类相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兴趣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兽医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个人品德、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关 键 词] 动物病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6-0012-02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不是单单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课程德育,指的是整合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双重功能,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有机有效的融合,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渗透于专业教学的顶层设计中,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2]。动物病理是高职院校动物医学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沟通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一门探究疾病发生时形态、结构和代谢变化的课程。课程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之中,以期完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一、动物病理课程的育人思路和目标
课程总体育人思路是:聚焦“育人”这个短板弱项,破解高校思政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为此,课程团队经过科学调研,制定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明确课程所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思政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及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缺氧、炎症、发热、休克、黄疸、肿瘤的概念、引起原因、病理变化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掌握尸体剖检的基本知识,掌握尸体运送及处理技术、病料采取及送检技术。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并能进行分析;熟悉疾病过程中动物机体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一般特点;掌握动物尸体剖检及病料采集、保存与送检技术。
(三)思政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珍爱生命,懂得感恩,用“One World,One Health”(万物健康)的理念诊疗动物疾病,切实履行动物福利,能够形成较好的职业精神,树立较高的职业理想,参透兽医的职业道德,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懂两爱三有”青年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
二、动物病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必须做到“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相长[3]。教学内容是思政的载体,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找准“道”与“术”的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方式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4]。为此,课程团队经过多次研讨,搜集典型案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一)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教育
在进行生物性病因教学时,通过播放中国人民抗击非典、正确处置非洲猪瘟等经典视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堂,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和担当的人;在进行低张性缺氧教学时,邀请藏族学生现身说法,介绍美丽的高原景象,让汉族学生了解西藏的神秘所在,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课堂,从而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二)道德情操——家庭美德教育
在进行羊水栓塞授课时,让学生查找资料并汇报羊水栓塞的原因、危害等,通过典型案例将家庭美德融入专业课程教育,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回馈社会;在进行萎缩教学时,针对目前大学生由于校园恋爱问题导致的各种心理、生理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讲授各个器官萎缩的时间,教育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恋爱观。
(三)职业道德教育
在进行炎症教学时,由于发炎时需要使用抗生素,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目前兽医临床上一个重大的困惑,通过违法滥用抗生素的素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能唯利是图,并用良好的职业操守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在进行尸体剖检技术教学时,带领学生观看屠宰应激和运输应激的视频并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要注重动物福利,敬畏生命,爱护生命,以此树立良好的职业品德和职业道德。
三、动物病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一)切实发挥理论课堂育人功能,坚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師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程团队要求每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必须时刻传递正能量,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不愉快、任何抱怨都不允许带进课堂,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无形中都会影响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类似前段时间发生的,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某某,在课程QQ群“创新的本质2019”和学生讨论论文选题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也没有形成事实上的生产力或协作”,“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这样的案例已经被课程团队的教师视为反面教材,时刻警醒并引以为戒。
动物病理课程通过思政要素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兽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如在进行疾病概论教学时,将近期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引入课堂,通过生动现实的案例,教育学生在平时要注重动物福利,自觉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每个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要养成团结合作、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把为动物诊疗疾病、保障动物健康、为人类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作为己任,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二)根据课程专业内容与思政映射和融入点,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实发挥实践教学思政育人的作用
很多动物医学类专业老师认为实践课程很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但实际上实践课程尤其适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由于兽医和人医的相似性,我们课程团队借鉴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经验,当需要实验动物进行教学时,在课程伊始,先让学生对实验动物低头默哀一分钟,这种默哀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让学生从心底产生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强烈意识。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还将对着自己的实验动物总结这次课的心得体会:本次实验,动物的死亡是否值得?我是否从动物的牺牲中学到了应学的知识?通过不断地珍爱生命,学会感恩思政内容的渗透,学生在每次进行实验时,都能够温柔对待动物,学习态度逐渐改观,学习风气愈发良好。
四、动物病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
课程思政的实施必须以提高专业教师的道德、文化以及能力水平为前提。但是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与课程思政的要求还有差距。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前虽然都经过相关的培训,但培训尚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因此,如何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意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改革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目前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仍然是“一考定终身”或“过程+期末”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仅通过授课教师的主观判断评价专业课的德育效果,不能量化和固化,难以客观反映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真实效果。动物病理课程正尝试将思政考核如问卷调查、学习竞赛等有机地融入过程考核中,以便更好地检验学生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并指导教师后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改革。
(三)建立长期的课程思政效果追踪机制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掌握某种专业知识不同,它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需要较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合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5]。而一门专业课仅上一个学期就结束是难以真正评价课程思政的“思政”效果的,因此建立长期的课程思政效果追踪机制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的。
动物病理课程作为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卓越兽医工作者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一懂两爱三有”青年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我们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发挥专业课堂在育人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林方.“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9,31(2):158-162.
[2]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67-70.
[3]徐启江,周波,闫海芳.“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1):15-19.
[4]雷程红,李建龙,卢亚宾,等.动物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2):88-90.
编辑 冯永霞